• 首页
  • 智慧神木
12下一页
发新帖回复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2-10-20 11:00:03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话说神木 于 2022-10-20 11:01 编辑

长城始建于周朝,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是最早的关于长城的典故。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工程, 长城抵御外敌入侵的作用被秦始皇发挥到了极致。之后的众多封建王朝都没有中断过对长城的修建与修缮。

据史载,战国时期秦昭王在陕北边塞“筑长城,以拒胡”,秦汉时均曾增修、沿用。如今在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之中,依然残留有长城遗址。只是曾经连成一脉的长城巨龙,历经风雨剥蚀,目前只有零星石块裸露在地表。神木县境内还有两段秦长城遗址,北段北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沿大柳塔东部向南延伸,止于店塔边墙梁村,全长约40公里;南段位于高家堡镇,长约400米。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泽东这首咏怀之作中的“长城”所指正是明长城,即我们今天所说的万里长城。神木县境内明长城从府谷县陈家峁村大圪垯梁向西南入神木县永兴办事处斗峁沟村,其后继续向西南方向横贯七个乡镇,一直到高家堡镇出神木县境,全长125公里,共有墩台186座。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它200多年的统治中, 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明长城在陕北经过了古麟州,即今日的神木。神木地处边关要塞,往往比别处多受几分关注,也多了几分磨难。明朝时期,此地常年驻扎在长城上的士兵就有五万之多,可见古麟州在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

明长城由杨家城沿窟野河东山畔向南,经石筛岔、常家墩、秦家梁、朱家园子、泥河至石壑子段。在这条带状地形上,夯土墩台密集,但除秦家梁保留个别尚有2/3砖砌部分的墩台外,其余大部分墩台、敌楼的砖石均被拆毁,只遗留有夯土墩台。由石壑子向西南经红旗抽水站、石堡墕、五龙口,过窟野河西岸上山顶到滴水崖、窝窝庄至西沟土城段,共有烽火台、敌楼15座。这15座烽火台、敌楼除条石基础大都较为完整外,其包砌的砖石全被拆毁。五龙口北尚有较完整的一段,高约六米,长三四百米的夯土城墙。神木县内的烽火台遗址大部分位于窟野河西岸明长城外侧(西北侧),仅一座位于内侧,总体以神木镇为轴心,向西北方辐射,略呈扇面分布。这些烽火台的性质,一般认为应属明长城的配套防御设施,也有学者认为,神木古属宋疆北界,其时设有神木寨、太和寨等以御西夏,其中部分烽火台应为北宋所建。

纵古今,横万里。长城是万千华夏儿女自豪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然而,在长期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破坏下,大量长城遗址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成为一抔黄土。神木县境内的烽火台、墩台遗址同样毁坏严重,亟需保护与修缮。


明长城局部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1 无聊无聊
丑女0114 发表于 2022-10-20 11:58: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悠久历史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个 发表于 2022-10-20 12:46: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历史遗迹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泪染朱砂 发表于 2022-10-20 12:56: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大明长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0913 发表于 2022-10-20 12:5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需要保护起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折翠萍 发表于 2022-10-20 14:03: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大明长城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嘟嘟贝儿 发表于 2022-10-20 16:5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看着这个就想到了烽火戏诸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劉娟 发表于 2022-10-20 17:2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悠久历史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丑女014 发表于 2022-10-20 17:3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历史文化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糯米虫 发表于 2022-10-21 00:38: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每次回神木都能看到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