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话说神木 发表于 2022-11-29 17:18:1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话说神木 于 2022-11-29 17:20 编辑

凤凰山位于神木县万镇沿黄河流域的强家峁村,北距县城70公里。据碑石记载,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6年)之前,一只凤凰落此山头鸣叫,故得凤凰山之名。该山建筑群多结合自然地形而坐落于山脊之上,南侧山腰石窟之中有唐代石刻,东西两侧山势陡峭,崖壁、奇石林立左右,现存建筑主体为明清风格,以道教活动为主,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凤头西望
在距离万镇镇中心不到两公里处,一条现代化的柏油公路宽敞平坦,沿着它向前,不多时,便可抵达有凤来朝的凤凰山。凤凰山东望西豆峪,南临黄河,与山西省兴县圪垯上乡隔河相望,西临李家峁,北靠强家峁。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飞檐翘角,极为壮观。

沿着山脚西行,是所谓的“凤凰头”,顺凤头向西望去,整个山群连为一体,成了一幅形象的凤凰欲飞图。

走完一段柏油公路,便到了凤凰山的南边。穿过这里的石林,断壁悬崖映入眼帘,在陡峭的悬崖壁上,两座巨大的方形石窟,坐北向南,依次为一号石窟、二号石窟。只容得下半只脚的石阶是通往一号石窟的必经之路,险峻异常。一号石窟里多是佛家的石像,大大小小的泥佛像,或立或蹲,或坐或仰,虽然局部有破损,但是其精美之处彰显无余。二号石窟悬在半空无法攀登,外壁上遗留的痕迹显示着曾有人在此活动过,据村民讲当年修建庙宇群的工人就是在这里居住的。1997年榆林市文化局和神木县文化局及相关考古研究人员曾来此考察,据他们推断,这两座石窟造型古朴,属于唐代建筑。



顺着石窟向下望,与山相隔的庙宇群静静地坐落在黄河边上,庄严肃穆。东面为马王庙,保佑整座山上的牲畜;中间是河神庙,临近黄河,保佑着人们风调雨顺,免受自然灾害;西面是山神土地庙。传说,山神养着一条神犬,神犬日夜奔跑在山中,保护人与牲畜不被豺狼虎豹等动物伤害。这三座庙堂原与凤凰山是一体,但因黄河河床的不断提高及交通道路的修建,使它们被分离了出来,一度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凤翅欲展

通过柏油公路可直达的第一个庙宇是娘娘庙,该庙坐落在凤凰山的半山腰处。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痘疹娘娘端坐其中,庙内香火旺盛,许多家庭来此求子求福。佛家庙、菩萨庙里的香火仅次于娘娘庙,上贡品、点香烛的群众络绎不绝。

凤凰山一景之碑楼,有五米多高,一色红砖雕刻而成,装饰简单、粗糙,整体厚重、神秘。石碑上雕刻的文字已经很难识别,为凤凰山的历史和故事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顺着碑楼往上走,便到了传说中的“365阶”,从碑楼开始至南天门共有365个石阶。每天登一个台阶,365天,步步高升,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这一美好寓意,让人们对凤凰山更为着迷。

拾级而上,石头盆景摆放在道路两侧,山门的石壁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穴,在洞穴的下方,一棵小树突兀地挺立在狭道中央,在坚硬的岩石中生生不息,灵气逼人。这棵小树也有一个典故。传说,一妇女背着孩子来敬神,往下走的时候背带断了,孩子掉落下来正好被神树挡住,平安无事,毫发未伤。



由南向北,走过365个石阶,可直达黑虎灵官庙,庙里供奉的是黑虎之位和灵官之位。传说当年回民起义,沿黄河骑大马而来,到达凤凰山,马不肯上山,如何甩鞭子也不管用,最后调头从李家峁上去。因此,人们把黑虎灵官当成凤凰山的把门将军、守山之神。
黑虎灵官庙的正后方有一座牌楼,牌楼两侧悬挂一钟一鼓,鼓左钟右,钟鼓齐鸣,其声能响彻秦晋两岸。钟楼是神的耳朵,撞钟的意思就是说有人来庙敬神。鼓楼的鼓声,是表示各位神仙降临了。

站在牌楼旁,转身西望,南天门上“凤凰山”三个大字刚健而不失隽秀。推开门,“道法自然”四个字映入眼帘。庙堂中央一位赤脚宗师巍然立于其中,身长百尺,金锁甲胄,按剑而立,他便是众人景仰的真武祖师。真武祖师脚下踏着五色灵龟,身边侍立着龟、蛇二将和记录着三界功过善恶的金童玉女。真武祖师是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也是凤凰山正殿所供奉的主神。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真武祖师的诞辰,人们通过烧香叩拜、唱大戏等形式来祭拜他,由此诞生了凤凰山庙会,一年一度,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穿过狭窄的小道,便到了后山的最高处:玉皇庙。玉皇殿内,玉皇大帝的塑像高坐于佛龛之上,文武仙官分立两侧,神像个个飘逸散淡,从玉皇庙破旧的窗槛及地上的碎石瓦片,可以看出其年代之久远,历史之漫长。

向东行,是后山门,在距离后山门不远处的岩石上有许多离奇的脚印,其形状大于常人,传说是真武祖师在此修行时,起身上马留下的脚印。

在历史上,凤凰山庙宇建筑群经过三次大的破坏。三次劫难过后凤凰山惨不忍睹。为了重建凤凰山庙宇群,周边各村的神职人员走出陕西,前往山西、内蒙古等地收凑布施,当地百姓出钱出力。最后,经过周边48村的村民共同努力,凤凰山才恢复了往昔的容貌。

秀气美丽的凤凰山、宏大庄严的庙宇、坚硬嶙峋的岩石……人们怀着虔诚的心理诉求,或为观景,或为求签,或为还愿,络绎不绝的人们合拢双掌登上凤凰山的峰巅。作为旅游景观的一角,作为人们精神的一个寄托,作为文化的一个载体,被层层面纱包裹下的凤凰山隐藏着深厚的山水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1 无聊无聊
折翠萍 发表于 2022-12-7 08:38: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去过,以后时间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