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你想要汽车,你想要旅行你想要享受生活。 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 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成长,真有你想象的那样迫切? ——另一种活法 ![]() “我这辈子,活得忒么意思了” 昨天值班后回家,晚上九点多,路过惠泉路与麟州街丁字路口,看见两个男人拉拉扯扯,其中一个醉酒,嘴里念念叨叨,表情执拗的好像要去干什么,被另一个人拉住后,突然蹲在电线杆子下,面孔扭曲着,老泪纵横。一句长恸:……我这辈子,活得忒么意思了…… 霎时间我兴趣大起,心中亢奋莫明,转身回去,想看个分明。 见我过去看热闹,旁边的男人一双猛虎般的铜铃大眼怒视着我:一副再看捏死你的表情,吓得我转身就跑。 其实我不是想拷问这位中年男的个人隐私,我就是想知道,有些中国人,他们是怎么把自己的人生,弄得特没情趣特没意思特悲哀的。 既定好的宿命 在中国人的眼里,这点在神木人眼里更甚,幸福就是有房子有车,有儿有女,儿子女儿都在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上班,娶得媳妇找的女婿也在事业单位或者国企上班,然后50岁的时候就什么都不用考虑的含饴弄孙跳广场舞逛超市遛弯,最好还可以夸耀女儿买的5000块的大衣。一生的目标确定,这点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铺好路然后按部就班,上学的时候要好好学习不得穿的花枝招展,考好大学出来考公务员或银行,再然后找对象的时候要千挑万选符合众多条件,然后生孩子,再为孩子铺路,如此循环往复,是中国人的宿命。 一切尽在掌握中,好像是坐公交车,你太清楚路线并且从来不会走神,从来不会下错站,所以你看到的风景也从来都是一样的。 校服事件管中窥豹 前年南京,有家中学听取了学生们的意见,要一扫臃肿肥大的校服风,采用韩国版的校服,男生穿制服,女生改裙子,让校服变得漂亮起来。 学生们兴奋不已,回家之后还打电话和同学们热烈讨论,想像自己穿上裙子后会有多美,班级里的男生又会多帅……可怜孩子们太缺乏斗争经验了,全然没有注意到,父母那两双充满警惕的眼睛,正紧张的注视着她们的举动。 偷听到孩子们的讨论,家长们立即上网,搜韩版校服的样式看,这一看可不得了,家长们全都炸了锅。 韩国的校服真是太漂亮了,那简直是专为青春期孩子设计的,女孩的优雅男生的俊逸,这这这……这岂是自己家孩子应该享受的? ![]() 愤怒的家长们立即向校方投诉,指控称:太漂亮的校服,会刺激孩子对异性的好感。 家长进一步担忧:女孩太美,男孩太帅,会导致孩子们早恋,必须要让孩子回复到老土的出厂设计,让他们活着都没脸见人,必须的! 在家长的轮番轰炸之下,校方可耻的投降了,仍然沿用了“我很土、谁理我谁瞎了眼”的旧式臃肿体,孩子们顿时哀鸿遍野。 家长也是苦心,怕孩子早恋,影响了学习——可这事就奇怪了,韩国日本,他们的校服超级的漂亮,可也没听说他们的孩子走上邪路啊? 中国家长的紧张防范中,是不是疏漏了什么更重要的东西? 各位,还记得你上学时候的校服不,幸好不是要求每天穿,只有到了要求必须穿的时候才会穿上它,因为实在是太丑了。小编在网上搜寻日本韩国把校服做的这么漂亮的原因。 大概意思是,之所以要把校服弄得非常漂亮,是因为他们视校服为成长教育的重要元素。 漂亮的校服,能够赋予孩子高度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克服自卑的天性,同时养成智性的审美眼光。正是这几样东西,能够让孩子长大之后,成为一个有品味的人,有趣味的人,有意思的人。 别人是挖空心思让孩子自信,我们这边是绞尽脑汁,让孩子自卑。 一个人格饱满、充满自信的人,自然会重视自己的生命质量,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动感而有趣,因为他认为自己理应享受这一切。 而一个庞大的自卑群体,当他们长大后,就会终日生活在悲哀的状态下,心灵中缺少对环境的抗衡力量,对于负面的因素感觉犹为敏感。实际上这就是中国的屌丝文化形成的本质原因,他们太自卑,无力感追随他们一生,无论你给他们补上多少剂鸡汤猛药,都弥补不了先天的缺陷。 自卑的人格,肯定是特没意思的人生。因为他们是一种被动式生存,浮萍一样由任环境翻覆上下。他们头顶上的天空,一生都是阴暗的。 中国人去发达国家,最惊讶的是一个司机、或是一个清洁工,都活得趾高气昂,精致得体。而我们这边,从清洁工到公务员,都哭喊自己是弱势群体,要求社会关爱关注——之所以如此悲情,要求关注,只是因为普遍的自卑情结,摧毁了心灵深处的自强意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