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黄金消费火爆,而消费者熟悉的“千足金”等饰品称谓在明年将取消。春节前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GB11887-2012《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第1号修改单,2016年5月4日起实施,今后即使是纯度999.0‰的金饰,也只能标注为“足金”,而不能像现在叫“千足金”了。
变化 贵金属纯度取消“千足”
国家标准委此次公布的修改单也是GB11887自1989年制定以来第五次修改,针对四种类型的贵金属饰品的纯度做了修定,即金及其合金、铂及其合金、钯及其合金、银及其合金,今后其纯度哪怕达到999.0‰,其最高纯度也只能称为“足(金、铂、钯、银)”,其贵金属含量不低于990‰。
千足金和足金的区别
金店里卖的很多“千足金”其实就是“足金”,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才进行了这样的标注。而新规的实施,将对一些以次充好的小商家起到一定的之约作用。
是什么导致黄金需求下降 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淡出市场 ↓ 美国经济表现及美联储货币政策改变 ↓ 乌克兰局势阴晴难测,希腊债务问题引发避险情绪 ↓ 欧元区开启量化宽松 ↓ 国际金价连跌,“买涨不买落”的观望心理
中国黄金需求下降是对前些年市场过热的一种反馈。而在专家看来,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需求还是价格,黄金要想重返被投资者热捧的“黄金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 羊年如何进行黄金投资
饰品名称仅含四项内容
与2012年标准不同的是,此次修订标准规定:贵金属首饰命名内容只能包括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命名名称的前、后不得再有其他内容。如标注为:“18K金红宝石戒指”、“Pt900钻石戒指”;再比如:金含量达到999.0‰的镶嵌和田玉戒指,其规范的命名为“足金和田玉戒指”。今后若标注为“足金999和田玉戒指”、“足金和田玉戒指(Au999)”等名称,都是错误的。
在商场、中国黄金等店走访发现,大多数消费者还是对千足金饰品情有独钟。根据此次修订单,千足金饰品称呼在市场上还将有一年多时间的存续期,即在2016年5月4日前,原GB11887相应条款和此次发布的修改单同时适用,符合原GB11887相应条款或该修改单的产品均允许销售;而过渡期结束后,不符合该修改单要求的产品,则不允许生产、销售、进口。企业要据此调整其生产、销售、进口计划。
解读 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产品
“这绝不是标准水平的降低,相反恰恰体现出标准制定更契合首饰产品的性质。”全国首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标准修改只是统一了纯度命名规范,并不限制“千足”等高含量产品。其次,首饰都是强调设计、工艺的一类艺术附加值很高的产品,首饰产品应更突出它的艺术价值。
该负责人介绍,高含量的贵金属首饰硬度低,佩戴中容易变形、损坏,维护保养成本较高,容易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同时,为保证含量达到要求,生产过程中要尽量少用或不用焊药,从而使产品款式受到限制,这就造成材料价值压制了艺术价值。
该负责人称,过分追求贵金属的高含量,是舍本逐末,不利于消费者用首饰美化自己,也不利于企业提高品牌价值和行业长远发展。
疑问 统一称谓是否统一价格?
标准修订并不限制企业生产“千足”甚至“万足”的饰品,不过即便生产了也只能标注“足金”,那么其售价是按足金价格还是按高含量的价格?消费者又如何获得贵金属含量的真实信息?
对此,上述负责人表示,对于高含量的产品,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标准,依合规的形式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的贵金属含量,把产品质量信息告诉消费者。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此次修订稿中也有明确的规定:企业要对其明示的含量承担担保责任;企业标准中关于首饰标识的内容应客观规范,不得误导消费和夸大宣传。
而对于不同纯度的“足金”饰品的定价问题,一些商家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价格应该还是跟着市场走,目前还没有具体操作措施出台。
千足金今后如何以旧换新?
目前京城黄金卖场基本都推出了首饰金以旧换新服务。据悉,如果拿旧款千足金首饰到非当初购买的商场换新,则一律按足金价格作出相应折算;而在本场购买的千足金饰品则按照千足金价格折算。
那么,对于一件千足金饰品,如果消费者是在国标实施之前购买的,那么今后若想以旧换新应该按照什么价格标准折算?对此,一些黄金卖场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待国标正式实施后,根据市场情况看出台怎样的换新方式更合理,目前还说不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