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泰然 于 2015-3-3 09:03 编辑 七、中国梦 先说点题外话:我心中升腾起“中国梦”这个词汇,并不是来自于习大大,那时候习大大还没有抚临大统,我脑子里这些词汇主要是来自于经常看的一些美国西部电影,里面讲述了牛仔如何一步步实现了美国梦,美国梦这个词在电影里也经常出现。所以在通过的颠沛流离之后,我把自己要扎根北京的梦想定义为中国梦,也就是要在中国这片热土上实现的梦想。 当然后来习大大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起习大大我真是倍感惭愧,我的境界太低了,但一想自己无非是众多凡夫俗子中的一人,也就没有什么可自责的,毕竟生活才是普通人最大的梦想。 言归正传。 2010年春节过后的一个月,工地还没有开工,每天在房间看看书、图集。 突然有一天,工地上一个小老板跑过来说,有人快不行了,我和另外一个人赶紧跑去看,原来一个女民工因为和丈夫吵架而喝了很多白酒,说着胡话“我不想活了……”之类的,但是不确定此人有没有服毒,人命关天,于是很快把这个女人抬到车上拉到附近医院,医生值了夜班正好要下班了,来了这么个病人令他们很恼火,但是也不能不管啊,就开始帮她洗胃,漱口,还叫我去倒了呕吐物,甚至自己都快要吐上来。后来这个女的没事了。这也是一个插曲吧。回想起来,尽己所能的去帮助别人,自己收获的不仅仅是快乐,是自己被自己的善举感染,觉的陌生人之间还会有温暖。后来她男人知道自己老婆住院了,才匆匆放下工地上的活,赶到医院,对我连声称谢。 还有就是五一的时候,关小如来我施工的城市看我,她是个细腻敏感的女孩子,我们认识已经多年,曾表达过对我的感情,而我却只有一种好朋友的感觉,所以这次来了,怀着一种歉意招待她,吃了丰盛的菜、去了趟水上公园,最后回到她的驻地,我们拥抱告别。 到了这一年的6月,我的人生,发生了一生中最大的扭转。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噩梦的开始。也许只看到后面部分的朋友,也不失为一种收获(我不是标榜自己的经验有多值得分享,但我想说明,一个人刻骨铭心的经历,想必对各位多少有一些启发)。 此时此刻,我觉的还是应该从萦绕在心间的往事说起。 “各位尊敬的旅客,北京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上学的那个年代,每当火车驶入北京西站的时候,广播里播报的内容总是令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可以令我忘记一晚上旅行的疲惫,感受着帝都的那种神圣与神秘的地方。当然我在前文也提到过,这样的大都市,吸引人的地方恰好是那种宏大的生活场景、旖旎的风光、还有各种思想交融碰撞的火花、各种人文遗迹可以触摸历史,这种情怀,去挖掘一下内心深处,则是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的反映——希望短暂的一生去经历所有精彩的事、遇上合适的女人、做最卓越的事业。 换句话说,北京是一个催生梦想的地方。一个人刚刚降临世界的时候一无所有,就连一个名字也不是正式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从一个单纯的生命变的丰富起来,成为学生进而逐步转变角色直至大学毕业,头衔也逐步多起来,自己拥有的金钱也产生了累积,接触过的女人也变的很多……,还有很多的变化,当个体生命注意到自己这种变化以后,心中不免感慨一番,自己从一个婴孩到一个丰富的个体,这种变化如此鲜活生动令人目不暇接,这种生活场景的转换可以说是一种兴奋与刺激的体验,我个人认为,梦想的力量也正是由于:人总是尝试着自己的灵魂究竟可以把人生带到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境地?徒步旅行的人一定知道,每当翻过一个山包看到更加壮美的画卷的时候,就会想着翻过远处的大山是不是更美?这就是梦想所在。人自身可以日新月异,每一天都为自己注入新的内涵,边走边看,未来总是那么令人心驰神往。如果没有这一点体会的人,是不会明白梦想的。或者把梦想简单的等同于生活目标也是不对的。我个人觉的金钱和物质、女人的吸引不会令人产生恒久不竭的动力,事实上,物质与金钱的变化,也是一个人生活内容的变化一部分而已。 试想,一个在北京生活学习的人,也毫不例外的会升腾起这样一种梦想,我在这里把这种梦想命名为——中国梦。曾经雄心勃勃的希望有朝一日写一本名字叫中国梦的书,但是,我不得不承认那句哲学概括——现代人的生活,精神世界太忙碌于现实,根本没时间去感悟灵魂。我岂能例外?之所以说是中国梦,因为在我国的其他城市,也同样的涌动这这样一群积极而怀揣梦想的人。 还有一点,因为人们听过太多的故事,关于那些IT翘楚、地产精英、网络帝国等人士如何白手起家,再加之我们大学的教育成功之处是学生受到一种激励,一种近乎狂热(像李阳疯狂英语)的激励,让所有人认为anything is possible,所以,年轻的魅力正是在于那种纯粹而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 这也是我当初义无反顾的希望留下的原因与心路历程,觉的人生就应该去经历实践自己的那些设想。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人有音乐、有电影、网络、好朋友可以占据自己的精神世界,但是,谁都避免不了一种困境:人应该是放开种种小心谨慎、完全放开手脚的去参与生活?还是为了避免受伤害,谨言慎行?(当然这样说其实很笼统,心理学上的一些概念在此不便过多阐述,可以看看马斯洛、霍尼、罗洛梅的作品)在这个问题上陷入两难的时候,人有一种冲动:过完这一生,真相是不是也就呈现出来了?所以会有一种用一生换一个真相的那样一种幻念,这种念想其实也是生活令人感觉美好的地方之一,人得不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人生就变的有些神秘感,就会令人产生极强的好奇并去探知,这难道不是一种吸引吗?成人的这种好奇就和孩子的好奇心是一样的,只不过内容不同而已。可以说,这也是梦想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去解开人生的一些未知。(有人会说,你一个普通人需要你去解开未知吗,那么多学者教授、两院院士们岂不是在混吃等死?首先,有过一定阅历的人是了解的:普通人在面对人生的基本困惑的时候,他只不过没有一个广博的背景知识、切入角度、思考深度,并不代表他不关心;人在困惑面前显得很难过和无助,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求解企图)。其实这一段说的是我自己,别人可能不会这样天马行空的去想。没那个时间。 以上这些灵魂深处的追溯,其实就是我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一个城市的全部原因。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