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苗哥 于 2015-3-30 15:59 编辑 关于神木老城旅游文化开发的建议 神木老城是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距今有570年的历史,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神木老城虽经过多次战乱和瘟疫,破坏严重,但现存的人文历史遗迹尚有待利用和开发,开发后可以搞活的带动老城的经济文化,现就可开放观光的景点列举如下: 一,古建筑;神木地标建筑凯歌楼, 二,名人故居不仅是历史文化遗产,也颇具教育意义。他们的故居,向我们诉说着那个年代主人们的故事。它不仅保存了珍贵的文物和史料,还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故居主人壮阔的人生。名人故居镌刻着一个城市的记忆,延续着历史的经脉,是城市历史的灵魂。“当人们走进名人们曾经居住生活过的房舍,犹如跨越时空,与名人相处与共。不仅他们居住于此的情状,包括举手投足、衣食住行,都可在想象中重现,而且他们的一生,依靠文字记载和历史图片,也会变得那样具体而生动。 1,张友清烈士故居,张氏“能忍堂”,一座有着400年历史的神木一个经商之家在这里传承延续,这是一座与神木历史息息相关的院子,是一座有着传奇故事的院落,这里有神木商人艰难坎坷的奋斗历史,民国初年这里是神木青年才俊王瀛,汪铭,贾拓夫等进步青年的汇聚场所,在这里张友清引燃了神木革命的红色火种,在这里22岁的他酝酿了神木党小组的建立,策划组织领导了神木反帝反封建斗争,书写的状纸告倒了神木当时的贪官污吏,震惊了陕西省府,这里也曾经因是中共的联络处被国民党查封,李公朴到神木宣讲抗日受张友清委托曾经到这里看望家人,近现代在这里走出去有7人被载人《榆林人物志》,在这里回民叛乱灭绝神木,日本飞机轰炸神木的罪证以及文革印记犹存,张友清中共党史人物,神木建党第一人,抗战时期太行精神的灵魂人物,他参与组织皖北暴动,历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山西工委书记,中共北方局统战部长。中共北方局秘书长,八路军前方总部秘书长。他领导了山西的抗日救亡工作,为在山西和华北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生3次坐牢,2次被判处死刑,1942年5月,在太行山区的反“扫荡”战斗中被俘,于太原日寇集中营被摧残折磨至死。 2,贾拓夫故居,这里一户贫寒的家庭培养了被毛主席誉为陕北才子中国革命的贾宝玉,共和国最年轻的部长贾拓夫,贾拓夫故居当时是中共一个秘密联络点。云泽(乌兰夫)、高岗、赵通儒、王兆祥等还常在他家碰头,吃过贾母余妈妈做的饭。由于坏人告密,贾母曾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一双小脚,带上铁镣,在反动派的牢房里受了几个月折磨。敌人对她软诱硬压,逼她说出“**”的情况,说出在她家开会的人的名字。老人家很坚强,始终没有说出什么“有用的”情报,敌人终无所获。经地下党组织营救保释回家。后来余氏因病被接到延安,高岗等人亲自出迎,呼之“余妈妈”,“革命的妈妈”毛主席还戏称余氏是“革命大观园中的贾母”,后来余氏在延安病故,中共高级领导干部倾巢出动为之送葬,中共中央西北局高调悼念余氏,高岗等人一度痛哭流涕。 3,书法家王雪樵故居,这是一个贫寒屠户家庭为了支撑门面而花血本培养的希望能出人头地光耀家族文人故居,他聪慧过人,12岁题写凯歌楼匾额,他怀才不遇,他不畏权贵,贫寒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潜心书法,自成一体,终成书法大家,只可惜英年早逝。 三,老房子,古城文化的灵魂; 单家骆驼院,这是神木明清时期走西口边客商户遗留的院落,当年蒙古人用骆驼将皮毛等拉在这里将骆驼牵到里院,同山西来的商人交换大盐,砖茶绸缎等物,这是西口路上商旅交易的原始场所,有着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 白家大院,这是一个在战火劫后余生的孤儿一生拼搏,为自己建造的宅院,是神木现存最完整的四合院, 拔贡巷李家大院,这是神木为数不多的完整四合院之一。 蔡家大院,清末民国神木有“张百万”“沈十万”“杨八万”“蔡七万”当时有名的大户,这里就是蔡家遗留的院落之一这里可以看当时大户的起居生活, 皮坊巷王家大院,这是神木当时有粮仓的碾坊院落,院子的西房是粮仓,这就是当时农耕文化自给自足的粮食加工场所, 皮坊巷刘家大院;这里曾经是武举的宅院,大门上的“武魁”匾额依然诉说着当年曾经的辉煌, 皮坊巷扇门院是神木仅留的扇门建筑, 西大街杨家院四合院,这里曾经是清代达官权贵的私宅,修建的豪华气派,正房的雕花穿廊不同于一般,据说当时杨家曾经挂着皇帝钦赐匾额。 城内的部分老窑洞,旧的文化馆,百货公司等遗迹, 四,古街古巷;南大街是当时的经贸场所,西大街是神木当时富户和权贵的聚居地,从现在残存的门楼等都可以看出,靠近西门的郝总兵家就住那里,院落至今可寻。 西五道巷;原名州官圪洞,是因为住着甘肃当州官王赐均而得名,王家在清代是神木大户人才辈出,也是神木有名的积善之家,他家的善举至今在神木广泛流传,王家当年的院落位置依然明确。西五道巷和五道半巷之间当年曾经是刘家开的铺子,以方便周围的住户,至今那里都叫刘家铺。 皮坊巷;是因为当年与蒙古人做皮货生意皮张的加工场所而得名,现在还基本保持古巷的原来风貌。 拔贡巷;因为乔姓拔贡而得名。 神木西大街北十字巷路东的建筑,建于70年代,现在看来像棚户区的简易建筑,因为靠近县委,政府机关,当时是神木县长和书记的住宅, 五,神木的古城墙古庙,玉帝庙(神木第一个党小组成立的地方,李公仆宣传抗日的演讲地),关帝庙,大仙庙,南庵,(建议恢复城隍庙,四个城门和南北大街的钟鼓楼)。 六,神木民俗文化展示,如;神木的传统婚礼,神木年文化,神木酒文化和其他非物质文化,以及神木小吃。神木的铜制品,神木地毯,造纸,制瓷,纺织传统技艺等。 七,挖掘历史故事;在这里一个个宅院有一个个不同的传奇故事,先人们艰苦创业省吃俭用积累的财富修建的宅院,后人们荒淫无度嫖娼,豪赌,吸食大烟土,以致卖妻卖女的事件在这里曾经真实的上演,演绎了神木“穷山恶水窟野河,富不过三代”的老话。 以上遗存展示的是神木文化历史名城的活生生的历史,建议政府以老城的历史文化为看点,展示神木原汁原味历史文化,从而带动老城的经济发展,游客至少可以在神木多呆一天,带动神木的住宿和餐饮。增加了就业, 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 ![]()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