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向成熟迈进的中国网吧行业

阅读数:1938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09-4-22 09:23:1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从1994年诞生到如今被广泛商用,中国互联网走过了十多年辉煌历程。在这十多年里,网吧作为其产业终端的贡献,从来都没有被人怀疑过。网吧行业对于互联网市场的扩大,尤其是网民数量的增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奇怪的是,在中国互联网十多年的辉煌历程中,网吧行业却并从未实现过其自身价值的真正突破。作为中国互联网普及的先驱者,饱含着众多人的情感与利益期待,中国网吧行业能否在十年之后破茧成蝶,飞向新的春天,仍值得我们期待。 向理性与成熟迈进——中国网吧行业十年回顾


   1996年11月,北京第一家网吧——实华开网络咖啡屋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网吧行业的兴起。在随后的五年里,由于市场较为宽松,盈利空间巨大,再加上网**业的推动,网吧行业曾一度迅猛发展;但是好景不长,2002年的“蓝极速事件”将中国网吧行业推向了**负评的深渊,也将中国的网吧行业带入了一个在政策监管下全面整顿的时期;在之后的几年里,面对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家庭上网人数比例的剧增,市场从业者数量的膨胀,政策监管而导致的管理成本的提升,中国网吧市场开始逐渐饱和,网吧行业也开始走向了前所未有的微利时代。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出现,成为网吧市场走向理性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在微利中谋发展——中国网吧市场现状
  (1)网吧行业市场近乎饱和
   iResearch艾瑞咨询2008年的调查显示,2008年底中国网吧总体数量在14万家左右,在今后几年内不会大幅度的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文化部2007年发布了停止审批新网吧牌照的通知,在很大程度上**了网吧数量的增长,另一方面是由于家庭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城市网吧受欢迎程度下降,与此同时,经营成本的增加使得网吧盈利的空间逐渐减小,因此导致了投资者对网吧市场的兴趣降低。
  (2)网吧资金回流速度渐缓
   对于网吧从业者而言,经营成本的不断提高和盈利模式的单一化,是网吧经营当中两大关键性的难题。iResearch艾瑞咨询对全国1500个网吧从业者的调查发现,上网费用仍然是网吧收入当中最关键的部分,占到整个网吧月收入的90%还多,而快消类产品、游戏产品年、点卡销售和广告发布等带来的增值收入,在网吧月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在市场缩水、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以低廉的网费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网吧经营模式,导致了其资金回流速度越来越慢的尴尬现实。在当前情况下,北京市区规模为100台PC的网吧,要实现投资成本的回收,都需要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
  (3)网吧增值服务成为下一个焦点
   面对市场的萎缩,以连锁网吧、网吧联盟、网吧协会为代表的行业主力,成为开拓网吧增值业务的主要代表。目前,各地网吧增值业务仍处在各自探索的阶段,模式也多种多样。从网吧环境、设备以及线上、线下服务入手,包括PC厂商、连锁网吧、软件厂商和互联网及游戏运营商在内的诸多从业者们,都对网吧市场寄予了厚望。而具体到网吧经营方面,以用户的上网需求为目标,以服务内容为区分,目前各地网吧在经营上逐渐呈现除了多元化的特点,而网吧业主对增值服务,也抱有较大的期待。
  (4)网吧广告彰显希望
   作为互联网行业最重要的盈利模式之一,网络广告因为传播范围广、效果好等原因而成功超越了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广义的网吧广告既包括网吧经营场所内的平面广告又包括网吧PC终端上所呈现的线上线下广告,前者在网吧广告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而网吧PC终端的线上和线下广告,则是网吧广告市场的中坚力量。根据iRsearch艾瑞咨询2008年的调查结果,2008年网吧广告市场规模超过两个亿,成为网吧行业实现腾飞的新希望。其中,网游广告主是网吧广告的主要投放者,对网吧广告行业的发展起着绝对支撑作用,占网吧广告总投放量的59%,而以可口可乐、康师傅等茶饮料为代表的快消品牌因为能在网吧实现线上广告与线下销售的结合,广告投入比例也较大,此外,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是网吧广告的重要广告主之一。

多元化模式并存——网吧行业商业模式探索
  自2007年至今,在政策监管力度的加大,网吧市场已接近饱和的情况下,网吧市场上单纯的资本运作已经渐行渐远。在微利时代,从经营入手,寻求多元化的赢利方式,成为很多网吧从业者的追求。与其他文化娱乐机构不同,网吧做为互联网行业的第二大终端,是联系硬件厂商、软件厂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以及普通网民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是实现网吧行业的增值,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产业链中各方面的利益。
   艾瑞咨询分析当前网吧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现,从用户的需求入手,实现产业的融合,兼顾网吧主与网民利益,是网吧行业寻求新的商业模式,实现行业突破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特色网吧盈利模式
   所谓的特色网吧,是指为了满足某部分上网用户的特殊需求而设置的网吧,如专门为商务人士提供打印、传真等服务的“商务网吧”,为休闲活动提供上网场所的“网络咖啡屋”,或者是提供网上订票、物流配送以及其他产品销售的网吧。这类特色网吧的定位通常比较高端,各自具有非常针对性的目标网民,它的出现,既是网吧行业走向是市场细分的一大重要标志,又是网吧与其他传统服务场所(如咖啡厅、打印店、订票中心)等相融合的产物。
   特色网吧的盈利模式,对于缓解市场竞争而导致的网费下滑现象,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是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特色网吧的盈利模式,并不能推广到整个网吧行业,根据CNNIC在2008年的调查,不同身份的网民,其上网地点存在这明显的差异,体力工作者和下岗失业人员更多在网吧上网。网民群体的偏低端化,决定了特色网吧这种面向高端的盈利模式,必须依托于高端的外界土壤(好的地理、经济环境)才行。因此,将特色网吧盈利模式进行推广,仍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对网民群体上网之外的其他需求做进一步细分,寻找新的网吧服务融合点。网吧广告盈利模式
   与传统的网络广告不同,网吧广告自身所具有的流量大、展示率高、互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广告性价比方面具有相当大的竞争优势。在广告的发布方面,以净网先锋、新浩艺、吉胜万象,顺网科技等为代表的网吧管理软件在网吧广告渠道建设和效果评估上已经进行了几年的探索,目前广告销售、广告发布以及定价策略都已基本成熟。
   相对与网吧行业其他的商业模式,当前,网吧广告这种模式的运作已经趋于成熟,主要有个原因:一方面,随着广告主对网吧广告效果的认同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愿意试水网吧广告市场;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国网**业的飞速发展,目前网游产业对网吧广告市场需求旺盛,为网吧广告的销售提供了保障,使网吧广告具有光明的前景。
   虽然网吧广告市场规模已经过亿,但是如何协调网吧广告市场上的众多参与者——平台提供商、软件提供商以及PC终端供应者(网吧主)之间的利益分配,将网吧主纳入媒体投放的收益体系当中,确保网吧能通过平台获取到丰厚的增值利益,是网吧广告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互联网线下终端模式
   网吧做为收费终端模式最早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游戏点卡的销售。随着互联网应用模式的不断扩展,继网络游戏之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应用的快速发展,使网吧作为消费载体收费终端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凸显。
   网吧一直是游戏产业的风向标,游戏中的虚拟装备作为网络游戏中玩家练级的必需品,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而其中绝大多数装备的交易是在网吧内进行,因此,网吧将成为虚拟交易的重要平台。对于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来说,交易诚信体系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网民“眼见为实”的购买习惯,为网吧充当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展示和收费终端提供了可能。而网吧实名上网的管理体系,又与一些社交网站倡导真实关系的理念不谋而合,这些,都为网吧成为互联网企业的线下终端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近日,国内领先的网吧增值服务运营商光音网络,正式发布了面向网吧服务的i8中央商务中心。由i8电子商城、i8通行证和i8电子钱包组成的立体网吧服务体系,开辟了网吧服务领域的发展新阶段,也为网吧与互联网的对接提供了新的纽带,有望帮助以网费为主要收入的网吧业主们,融入到互联网盈利的洪流当中。
  在调整中求创新——网吧行业的未来
   根据CNNIC2009年1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2.98亿人,其中42.4%的网民经常去网吧上网,自网吧成为家庭之后的第二大上网场所后,中国网吧网民的人数首次突破1亿大关。网吧PC覆盖面广,受众群体广泛,访客流量大等特点,决定了网吧市场相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挖掘价值。
   虽然网吧行业的市场前景一直被业界所期待,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网吧行业自身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实现行业内部的规范竞争,走出**负评的阴影;如何在政策监管与市场竞争找到平衡点;如何由单纯的上网终端向互联网赢利渠道实现渐变等等,都是当前网吧行业仍需突破的问题。
   创新一直是互联网行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2009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人规模最大的国家,而作为中国互联网的第二大类终端载体,网吧行业只有在不断的调整中求创新,才能告别亦步亦趋的局面,实现与中国互联网的比翼齐飞。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