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失物招领] 靖边现代农业水利给力 发展步伐加快

阅读数:852  |   回复数:0
豆子 发表于 2011-1-26 10:25:58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通讯员苏培炜 韦光卫报道 靖边县在“十一五”期间,以水利建设为抓手,通过基础水利、项目水利、生态水利、科技水利“四驱”给力,促进农业产业大发展,取得了农田水利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双“丰收”。    基础水利给力,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为彻底改变基本农田建设标准低、保有量少的状况,靖边县组织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秋冬农田水利建设、退耕还林口粮田建设等多项工程。在南部丘陵沟壑区建设宽幅梯田和淤地坝,在中部梁峁涧地区实施涧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在北部风沙滩地区重点以改造基本农田为主,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转变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十一五”期间,全县建成各类淤地坝106座,新建和改造基本农田12.84万亩,其中发展水地9.5万亩,建成蔬菜、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生产基地127.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24.68万吨,较2005年增长55.2%,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
    项目水利给力,带动农业产业发展龙头
    县上有效整合农田水利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水利建设做到“全县一盘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项目水利的积聚效应,推进了农业产业发展进程。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实施病险水库加固、农村安全饮水等10多项重点工程,总投资达5亿元。完成了18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新增灌溉用水1000万立方米,新增农业灌溉面积1.5万亩;新打及配套灌溉水源井658眼,修复配套灌溉旧井207眼,形成了高海则百亩布尔班克专用薯基地、红墩界5000亩辣椒基地、周河7000亩核桃、大扁杏等龙头产业,打造出“统万牌”马铃薯、“万丰泉牌”辣椒、“荣升牌”黄芥油等农产品牌。
    在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中,共建成各类水厂432座,打成水源井466眼,新建蓄水池400座、水窖9042个,自来水入户率达66.89%,解决了11.22万人,1.5万头(只)大牲畜、140万只羊子、30万头生猪的饮水困难问题,为畜牧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生态水利给力,优化农业产业发展环境
    靖边县是全国138个水土保持重点县之一。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县上坚持“南治土、北治沙、全县齐治水”的发展战略,实施完成了无定河流域一、二期治理和黄河水保生态治理、小流域坝系治理、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结合封山禁牧等非工程措施,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0平方公里,植树造林26万亩,人工种草105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5.2%,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明显好转。靖边县席麻湾马铃薯被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东坑玉米、红墩界辣椒、新田源集团的荞面淀粉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转换认证,马铃薯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
    科技水利给力,激发农业产业发展潜能
    县上把节水灌溉作为科技水利给力农业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十一五”期间,发展节水灌溉4.1万亩,提高改造U型防渗渠道75公里,埋设输水管道279公里,发展半固定式喷灌、管灌、滴灌以及灌区改造10.63万亩,建成了东坑现代特色农业园、杨桥畔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8个节水农业示范点,农业灌溉系数从2005年的0.65提高到0.8。高海则专用薯平均亩产达5073公斤,东坑3万亩夏马铃薯平均亩产达3810公斤,东坑黄家峁村百亩玉米平均亩产达1234.3公斤,3年累创12项全国平均单产最高纪录。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