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淡淡百合 于 2011-6-21 11:48 编辑 我看世界杯 首先声明,我不懂足球,哪怕只是一点点。 我看世界杯,全是冲着男人去的。所以转播球赛的时候,我最喜欢的是那种特写的慢镜头,尤其是脸部特写。 那些被镜头捕捉到的脸,一瞬间凝固成活生生的雕塑。狂喜、骄傲、愤怒、惊奇、悲哀、坚毅、勇猛、稚气……许许多多的形容词,在那一刻,变成了名词,给一张张被汗水浸透的脸庞命名。 06年世界杯的时候,我在西安出差,躲在宾馆里看球赛的时候,手里总是掐着手机,和好友小卡用短信交流看球心得。你来我往地发了很多短信,全部是围绕着“劳尔好帅”、“小贝好酷”这样的主题展开的。 我不懂足球,一点都不懂。对于足球,我属于闻道没先后,也就是说,此生,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不存在懂足球的那一天,就更不可能论什么先后了。对于看球,我却真正是术业有专攻。球场上的胜负、国籍、打法统统不在我的琢磨范围内,我只捕捉形形色色的男人的脸。 总而言之,我看世界杯,其实就是发花痴。 黑毛狮子 镜头上不一会儿就会出现绿茵场外的马拉多纳。我想这场球,算是有看头了。 他穿着西服,却一点都没有斯文的样子。他的样子与斯文从来无关,尽管他的西装一定很名贵,可是再名贵的西装,于他而言又算个什么呢?西装可以使政客、学者、白领、新郎等等各类男人变得儒雅有礼。可他是马拉多纳呀,他不是随便一个什么男人,被一套西装裹着,就泯然众人矣。我眼里的老马,他是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把自己变成和许多人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子的。 穿西装是需要熨烫妥帖、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的,这是常识。惟其如此,西装也容易把男人穿成拘谨甚至呆板。穿西装的马拉多纳,不仅不拘谨呆板,反而更像是一头狮子,一头怒吼的黑毛狮子。我不晓得动物界是否真正存在着这样一种狮子,马拉多纳却让我有这样一种认识,黑毛狮子是所有狮子里最有力量的。 他的***和爆发力,并没有随着退出场中角逐而衰退。站在场外的他,眼神凌厉,胡须桀骜,嘴唇紧闭,却会在突然间张大嘴巴咆哮。他还有一双挺奇怪的粗黑眉毛,也像他的胡须一样,露出一股狠劲来。他的络腮胡须已经呈花白状,却给人一种一直企图攻城拔寨的感觉,很有野心的蔓延到两耳上方与鬓角结盟,完美地圈出一张黑狮子一般的颇具攻击力的男人脸。 他站在场外,并不高大,却被很强的气场笼罩。忽而怒吼,忽而咆哮,那张大嘴巴的样子,像是恨不得一口就吞掉对方一个球员。 再看他,双臂挥舞,一会左,一会右,一会举手过头顶,一会双手停与胸前。最要命的是,无论臂膀怎么挥舞,他的双拳都是紧握的,死死地握住不肯松开。这让我想起陕北方言里一直说拳头是锤头,马拉多纳的锤头让我再次感受到我们的方言魅力。真是既形象又生动的到位表达。他那紧握着的锤头,像是要把足球,把球场,把整个世界都攥在自己的手心里一样。那样子,不容你喘息,不容你质疑。感觉我的嗓子眼,就这样一直捏在他的手心里。不晓得下一刻,他又会变出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姿态。 真的,只要镜头滑过球场上跑动的球员,滑过那只被一群男人踢得满场飞的叫做普天同庆的足球,看到马拉多纳穿着西装的、凝重的、野性的、强韧的躯体,我就有那么一刻即将窒息的紧张。 他像吸盘一样的控球,曾让巴西名将济科无奈地赞叹说:“看到这样的,真的是,只能笑笑罢了。”看着他站在场外关注比赛的神情,我却是笑不出来,一直都在很紧张地在心里祈祷着:让他赢吧!让这个狂放不羁、惹是生非的男人胜利吧! 这个50岁的足球天才男人的一切,那集魔鬼与天使于一身的一切,根本不需要我来啰嗦什么。球迷会铭记,球员会铭记,世界会铭记。 马拉多纳----一个永远都不会随着绿茵场上的风飘逝的名字。 从不屈服的他,手臂上纹着的是切.格瓦拉的头像,这是世人皆知的。让我迷惑不解的是,在他的耳朵上,居然是戴着耳钉的。而且我仔细看过许多他的照片,发现这耳钉居然是右耳两颗,左耳一颗的格局。 这晶晶亮的三颗星星意味着什么呢?那么亮,那么刺眼地招摇在那张历经风霜却不失强悍之气的脸庞边。这三颗星星,会不会象征三个闪闪发光的人。他们会是马拉多纳心目中的谁呢,梅西,特维斯,伊瓜因? 我更愿意相信,这三颗耳钉是马拉多纳在某一个午夜梦回时飞到天庭,用他的左脚踢到天兵天将的防守,硬是从闪闪的银河中,强行摘取来的三颗最亮的星辰,挂在自己的耳朵上做个纪念的。以此来向粗鄙的世人昭告,他是离天最近的,他有着这尘世中所有人都不敢企及的独一无二的风华。 我是这样的愿意他是一个神话,可他却满不在乎地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崇拜有学问的人,不要崇拜我,我只读过小学,只读过小学的人是一头驴子。” 是吗?是吗?你是一头驴子吗?可为什么,我怎么看,你都像是一头狮子,黑毛狮子! 一位朋友曾问我,喜欢的男人是什么样的。我懒洋洋地回答:梁朝伟呀,早期的周润发呀。他鄙夷地下结论说:很通俗的审美啊! 哼,下次,再敢问我,我就说马拉多纳,噎不死丫才怪! 眼泪男 老马之后,我会选择写一写郑大世,这真是始料不及。可6月21日的那场球,7:0的结局,实在是无法绕开的沉重。 输入郑大世的名字,随意百度了下,除了他的一哭成名的铺天盖地的报道外,进入我眼帘的还有以下的句子: 本来我们是想带着“复仇”目标进入赛场的,但没想到葡萄牙队表现非常出色,我们没能完成预定的任务。 过早的失球对球队打击很大,下半场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我的球衣里面我还穿着一件T恤,上面写着‘祖国统一’几个字,只要我把球衣脱下来就能看见。 本来我是……但没想到……看到这样的句式我就来气。这气的来源是因为我儿子,该孩子每次考试成绩都不会很理想,然后他就会气鼓鼓地说,本来是…….但没想到……每次面对这个为自己辩解的小孩,我都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抽两嘴巴他,但终是下不去手,毕竟,我不是一个靠暴力解决问题的妈妈。我都这样隐忍了,我儿子还常常喊我为:包租婆。我在他眼里就是这形象。 让我大跌眼镜的是,作为一个国家足球队球员的郑大世,也习惯用这样的句式,向全世界的人,为自己开脱。葡萄牙队表现出色,你咋能想不到呢。我这个一点点都不懂球的女人,都想到他们比你们厉害,毅然在和网友苍狼打赌的时候,押上两盒芙蓉王,赌葡萄牙胜。你怎么就想不到呢?这都想不到,还奢谈什么复仇?什么统一呢? 郑大世的眼泪并没带给我感动,我有的只是怒其不争。就像小时候,母亲对我的眼泪每每都是采取无比痛恨的态度。她对着总是流泪的我,大声咆哮,她的样子,有着近乎失常的可怕。她一次次告诉我,流眼泪屁事不顶。她一次次狂怒地称我的眼泪为:尿水子!可童年的我总是能看到她各种各样的哭泣的样子。眼泪,与我而言,是无法割断的相伴,伴随着我成长的一天又一天。小时候,我有一些外号,是关于爱哭的。也有一些病痛,是因为爱哭,直到现在仍在带给我不适,我知道这些东西会遗留终身,一辈子都伴着我。所以,对于哭泣,对于眼泪,不论是谁的,我始终不会觉得那是一种自豪。我的认识里,哭泣就是懦弱。我一直痛恨着爱哭的自己,却从来控制不住决堤而出的眼泪。我觉得这是一种无能的表现。我痛恨自己的无能,是因为我没办法去改变它。 当我终于明白母亲对我流泪的痛恨,是源自于她对我的一种深沉的爱和期望时,她已经老了,而我也早已青春不再。可是眼泪,与我而言,依旧是可以非常轻松的就滑过面庞。内心里,我在不知不觉中和年轻时候的妈妈一样,开始排斥眼泪,拒绝眼泪。我的儿子用眼泪表达委屈和无奈时,我也会咆哮着告诉他,流眼泪屁事不顶。我用妈妈当年一再对我咆哮的话告诉他: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有理你就讲出来,委屈你就去拼搏。 郑大世的泪,让我想起了那些关于眼泪的记忆。我多么希望,当亿万观众注视他的时候,他没哭;我更希望,那已经流逝的所有岁月,我也没哭。那该多好! 希望归希望,但是,人怎么能不流眼泪呢,怎么可以呢?尘世的风,总是吹痛我们的眼;尘世的雨,总是浸湿我们的心。 郑大世,以及所有那些总是眼眶湿润的人们,把那该死的眼泪,流到心里去吧,即使把那颗本就在煎熬中的心脏,泡得更酸,即使再苦,也只有自己知道。 这样,至少不会让别人看扁了去。 鬼子兵 2010年6月25日早晨,我在辽宁省一个靠海的宾馆看丹麦和日本队的比赛重播。 看球不是球,说明心中杂念多吧。不管咋样,我还是喜欢专注于球员的表情。随着时间推移,看着看着,却开始讨厌特写镜头留在日本球员的脸上了。这场比赛,终于让我对自己的看球专注点有了厌倦。 日本球员的脸上,让人依稀看到了长久以来电视、电影里鬼子兵的表情。他们是那么相似,那种凝重、严肃、凶狠的神色,令人喉头发紧。每一个球员的脸上,都有一种凌厉、孤勇的气息笼罩。以往看球,即使比赛再紧张激烈,在别的国家的球员脸上,还是能找到淘气、微笑、稚气、忧伤的痕迹,那豁然而出的一个个脸部表情变化,有时候会出人意料的让人生出一些温柔的情绪来,于是,更加有耐心地投入到观看比赛中去。 日本球员的表情,永远像是深秋的风一样,有一股肃杀的寒凉,让我的心在这样火热的夏日陷入某种冰凉的恐怖之中。 日本球员和丹麦队球员的个子是没法比的,那海拔,差老鼻子远了。可是日本球员不怵这些个。他们用整体的不断跑动来弥补这先天的缺憾,他们的球踢得很出色。我一次次在丹麦球员的脸上,看到那种无可奈何的忧伤,像童话一样。 当你把任意球给了日本球员,他们就像日本武士拿到了刀一样,会狠狠地刺痛你。可怜的丹麦在上半场就被狠刺2刀。有人说足球是忧伤的暴力美学,这场比赛果真是童话王国丹麦队很忧伤,武士道日本队很暴力。 全场比赛以3:1结束的时候,看台上的丹麦球迷,年轻的一男一女,很安静地相拥而泣,那忧郁的眼睛里装满了痛苦。这就是足球,足球是踢出来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QQ牧场里赌巴拉圭对阵日本的输赢时。我毫不犹豫选择了巴拉圭胜。太不喜欢日本人那种杀气了。一个朋友教育我说,军国主义和体育精神是不一样的,不能这样看待日本球队。我说,我又不懂什么体育精神。就是讨厌日本人的那种太让人耳熟能详的表情而已。 球赛开始的时候,我还是希望巴拉圭胜。可是踢着踢着,在时间的推移中比分一直以0:0推进的时候,一些东西就慢慢在改变,我的心竟然开始变得柔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体育精神,对我这样的球盲的一种感化吧,球场上的激烈厮杀,那胶着,那相持,那种努力不懈,改变了先入为主的偏见,让我忘记一切恩怨情仇,只回归到比赛本身,足球本身中去。僵持的120分钟结束,进入点球大战。看着日本门将那帅气却凝重的脸庞,那一刻忽然觉得他们原本和我们是一样的,一样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那一会儿,也就那么一会儿,很希望日本队能赢得比赛。 即使日本球员在最后时刻泪流满面长跪不起,5:3的比分却再次告诉我,这就是足球,足球是踢出来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2010年6月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