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人物专访] 寻访神木最后的“三寸金莲”:缠足又放开 一生坎坷 四世同堂

阅读数:1438  |   回复数:1
论坛布瓜 发表于 2016-5-3 17:20:2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足如新月,步步生莲。一个痛苦的仪式,裹足布把脚缠成新月形,长约三寸,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被称为“三寸金莲”。

       随着历史的发展,曾经风靡中国大地千年之久的“三寸金莲”,就如古代妇女的命运,从千年前的南朝而来,又随着历史的车轮不断远去。现存这样的尖形小脚老人更是少之又少,这是人类社会最后难得一见的裹足印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张书田《姥姥的民国生活—裹脚篇》介绍的比较全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裹脚老人越来越少,笔者几经走访,联系到了今年93岁的李珍珍,她生于1923年,见证了裹脚习俗的盛行到摒弃。


一个时代的烙印:缠足又放开的脚


       在裹脚成为风潮的时代,不缠足的姑娘很难嫁出去。晚清和国民政府多次下令“禁缠足”却依然屡禁不止。李珍珍生于1923年神木城区西头道巷的普通家庭,5岁开始缠足,用大约10厘米宽的长布包住脚尖,一圈圈缠绕,绕至脚跟,将整只脚包裹住,再用裹布带(也称马莲带子)勒紧。十趾连心,锥心之痛,有时也会流脓。



       其实除了少数的富裕人家女子外,大多数小脚女人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缠缠放放,放放缠缠。李珍珍7、8岁的时候,“禁缠足”的思想逐渐被大家接受,加上当时还有专门的“差脚委员会”突击检查,她姐姐因为缠足被罚款“2块银元”,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此后李珍珍在父母的允许下开始放足,因为缠足的时间比较短,后面逐渐长开了,脚没有严重变形,只是脚比较小,脚趾挤压严重。

一生坎坷:历经抗日战争 为生计奔波

       放开的缠足并没有将以前的妇女从封建礼教中解救出来,在现在的孩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13岁的李珍珍已经嫁为人妇,从西头道巷搬到东头道巷,因为婆婆早逝,全家十几口人吃饭、缝补的重担都落在了新媳妇一个人身上。“那时候是真苦啊,全天不得闲,等全家人都吃了饭才能吃上饭”。


      说起过往,老人陷入了回忆:16岁的时候,侵华日军攻占东北,战火蔓延到,神木城区也遭到了轰炸,大家挖了地道通往城墙外面,遇到轰炸的时候就躲到地洞里,躲躲藏藏,好在全家都存活下来了;

   

       但是,让亲人天人永隔的因素往往不止是战争,还有疾病,两人一生有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在十几岁的因为疾病去世,这给了老人十分沉重的打击,现在说起来依然满面泪水;小儿子3岁的时候,丈夫也去世了,失去丈夫的悲痛与三个儿子的重担又全部压在了老人身上。为了生计,老人为别人哺乳了两个孩子,照看了三个孩子,以补贴家用,将孩子们都拉扯成人


四世同堂:儿女孝顺 酷爱剪纸

       儿孙满堂的李珍珍卸下半生忙碌,又重新拾起了儿时的爱好—剪纸。老人剪纸从不描样,剪出的作品线条流畅,色彩斑斓,以原生态的锯齿纹为主,将陕北的粗犷与厚重用其特殊的手段给予具象体现,多是动物、花朵、娃娃等古时的样子,在“神木县首届民间剪纸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直至去年,92岁的李珍珍因意外摔伤右手才不得已中断了她长达80年的剪纸史。




        如今年过9旬的李珍珍身体还算硬朗。老人说,这源于儿子儿媳们的孝顺,尤其是小儿媳,常年照应自己的饮食起居。问长寿的秘诀,老人说,自己心态比较好,平日里也早睡早起,爱吃粗粮。

编后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旧的民风民俗已不复存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多女性在事业上独占鳌头,比起男人毫不逊色,但是在社会权利、家庭角色、离婚境遇等方面女性仍然处于弱势地位,传统观念和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冲突之下,很多女人觉得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希望现代法制越来越健全,男女平等能真正落实到方方面面。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 无聊无聊
神木小胡同 发表于 2016-5-4 09:17:57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