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跟着爷爷生活,这让我时常想到《呼兰河传》中,萧红对她童年和祖父相处时耳濡目染的场景。不同的是,萧红的祖父是个慈祥、德高望重的老爷,而我的爷爷仅是个本分的农民。爷爷这一辈子过的普普通通,平平静静,除了小时候有过饥荒的经历再也没有什么大的波折。记忆中他的脾气是很坏的,的确,他年轻的时候容易发火。下了地回到家如果午饭还没摆在他面前他就会发火。他这一发火,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奶奶,跟着,所有闯进他视线的人或物的任何行为都是不对的。牛不喝水了他就嚷着要卖掉它,猪仔把食拱到槽外了他就喊着要宰它,鸡偶尔不下蛋了、羊哪天不吃柳梢了,他都说要宰了它们,而我就每天眼巴巴地盼着他什么时候能杀个鸡或宰个羊来让我吃。然而等了一天又一天我始终没能够吃到他亲手宰的一只鸡。 爷爷从不舍得花钱给我买糖吃。有那么一回,看到别的小孩儿嘴里吃着糖,兜里还揣着糖,我竟变得急眼了。趁爷爷不在家,我偷偷拿了一元,第一次施行了我的小邪恶。然而有糖吃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便是挨打。爷爷一边抡着棍子一边骂道“坏东西,好的不学你学坏的,看我打不死你!”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特别有骨气,尽管被打疼打哭了,可还是紧紧抿着嘴一声不哼,生怕一张口糖就掉出来被爷爷踩碎了去。 那次挨打后我就像没事儿人一样,只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再吃一颗。当天下午爷爷从外面回来没有直接进门,而是坐在大门墩上把我唤到了跟前。他一只手放在上衣的口袋,另一只手抚摸着我的脑袋,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温和地笑,眼睛里流露着一种我看不懂的情感。过了半晌,爷爷把口袋里的那只手拿出来呈拳状放在我面前,随后就见几颗漂亮的糖躺在他关节突兀的手上。我睁大眼睛惊喜地看向爷爷,此时他的眼圈儿是红的,许是眼里进了沙子,我一把抓过糖,像得了宝贝一般兴奋地跑开了。 我长到七岁那年,爸爸说妈妈病得严重想要见我,于是我就离开了那个贫穷的山沟,离开了爷爷。那一天爷爷拉着我哭得厉害,我惊愕地发现,他抿着嘴,脸上挂着泪珠,样子像极了当初挨了打的我。那是我第一次见爷爷哭。 后来,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回山沟看望爷爷,他越来越苍老了,似乎更爱哭了,而我对他的哭好像都习以为常了。 在那个我充满童年回忆的山沟里,以前住着我的爷爷,现在埋着我的爷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