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福建东北部,有一个小岛叫平潭,它是福建省的一个县。虽然靠海,身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但是平潭的经济却没能跟上东部经济发展的步伐,也没能适应东部地区的经济格局,其成就不是很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有幸成为我国首开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借着改革的东风,厦门将眼光放的很长远,联系海鲜两岸,建设副省级城市。厦门成功了,成就举世瞩目。有人开玩笑说,知道厦门,福建省的,福州,不知道。这就是发展带来的效应。厦门的成功给海岛城市的发展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 今天,又一个“厦门”正在崛起,福建省东北部的平潭。 那么,平潭的发展会不会超越厦门呢,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一定会超越,而且会超越很远。 首先,从自然地理条件来说,平潭处于***带季风性气候,很适合人居住。有了人便是有了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智力和技术支持。优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合人居住,更适合农业的发展,海洋养殖,海岛特色农业,热带观光农业,热带生态农业。这些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从地形分布来看,平潭的海岸线很长(面积比厦门大的多,是我国的第五大岛屿),而且海岸线很曲折,和适合港口的建设,这个方面要比厦门的条件好很多。海岛的发展依赖的就是海洋运输,何况要和台湾交流,海运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了。再从我国的纵深角度看,在这里修建海港,我国在东南又多了一个出海口。这里处于上海港与广州港的中间,这样便于给两地来往的船舶提供给养和配修服务。再者,平潭距福州很近,两地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平潭可以得到福州的财力人力和技术上的支持,福州也可以得到丰富的农副产品。 其次就是政策角度。上世纪八十年代,厦门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雨,而现在的平潭 有里一个政治背景就是加快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这个政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新形势下,平潭当然也有自己的打算,这里,我只说我自己的观点。 随着中国***建党一百周年的临近,统一台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两岸统一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新政策,让福建省成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首站,而且福建省距离台湾岛是最近的,平潭距台湾新竹港只有68海里,和台北、基隆也非常的近,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两岸的交流是必要的,是必须的。所以,为完成统一大业,加快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帮助台湾同胞提高生活水平,开发建设平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及时的,明智的。 我给平潭的发展定位为集海峡两岸交流,对外开放,现代农业,现代国际物流,高新加工制造业,国际旅游于一身的新型现代滨海新区,再造东方神奇。当然,定位是定了,怎么规划,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平潭的发展应该在其优势的基础上,加以政策引导,财政投资。 国家战略,福建省的重视程度自然不必多说。另一个问题是台湾方面,不能说交流区只是单方面的交流,在台湾问题上,我们不能一厢情愿。所以,国家要通过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一些手段,应到更多的台湾人来平潭交流合作并进行投资。欢迎台湾的工商企业在平潭安家落户。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修建跨海大桥,公路,铁路,高速铁路,打造城际交通圈。其次就是学校,医院,水电,超市的建设,在整体的规划下,具体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在前面我也说了,自然条件异常优越的平潭,很适合旅游观光农业,热带生态农业,海岛特色农业都是吸引消费者的地方。平潭不仅有国家自然遗产,更多的是有待开发的阳光海岸线。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打造国际旅游交流服务场所。平潭的海洋运输业也要做好开发,东临台湾海峡,国际远洋服务业务也是发展的重点。 说到平潭的建设,我想到了去年国务院出台的一个政策,将海南岛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海南是一个省,政策资金运行起来是非常缓慢的,建设速度就跟不上。而平潭不一样,平潭是一个县,最多就是一个县域经济区的说法,这样运行起来可以节省很多的流程和资金。 当然,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上面所说的,只是我个人对平潭建设的一些想法。每当听到《东方之珠》,我就会想到上海。我不知道,未来的平潭会是什么样子,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平潭不会让我们失望,在中国的东南方,又会多一个东方之珠。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