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iaotiao13 于 2012-3-26 21:23 编辑 “曲线救国”的喜结良缘 我都想不起来,这个故事是从谁那里听说来的,唯一确定的是:它是真实的,真实到我记得这两个主角所在工作单位的名字~ 我求证了一圈,大家都说故事里的主角很聪明!但是没有人说自己告诉过我!所以,在大家的认可下,决定给大家分享这个包含了聪明、可爱、懂事和沟通哲理的,实际中发生的恋爱婚嫁故事—— 顺便找找最初的讲述人,给大家分享恋爱中的坚持,亲情中的迂回和生活中的幸福! 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大学。简单却充实的校园生活,让他在求知中感到幸福。 更美好的事情是,他在大学里找到了自己志趣相投的女友~ 两个人的甜蜜,描绘出温馨而缤纷的四年求学路。 当然,这在很多人看来,普通的大学生活也就如此。然而,难得的是,毕业在即,男孩告诉了努力供养自己的母亲,他恋爱了!并打算和女孩相守一生。 已经不在年轻的母亲,从知道孩子恋爱的喜悦,到知道儿子的女友,也是家中独女时,默不作声了,心里担心着儿子,会随着不是本地人的女友离开,毕竟,这里是个小县城, 没有外面那么广阔的天空,给孩子们畅游天际般的发挥空间。更何况,人家姑娘也是省城家庭的家中独女,要让人家来这小小的县城,怎么想都不现实吧。 最终,纠结于舍不得孩子与广阔天空的母亲,告诉了儿子,自己的决定:不同意儿子交往一个外地的女友,孩子,始终是要在自己身边的,离不开,舍不得,即便这里是小县城。 得知母亲态度的儿子,努力的想要说服她,他的女友是多么的懂事、多么乖巧、多么贤惠…… 然而,口舌费尽,母亲坚持与决绝的态度,让他绝望。 几年校园生活的感情,真的要放手吗? 男孩的决定是:不。 于是,单亲家庭从未有过的大风暴来临:儿子冷战、哭闹,母亲决然以命相逼…… 这是现在,常常有的桥段吧,很现实的问题:要两地生活吗?要因为距离和地域而放手多年的感情吗?要因为更大的发展,离开努力供养的母亲吗?如果在外发展,要让母亲抛弃亲友,到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去生活吗?…… 我想,对于这对恋人来说,甚至对于现在很多异地情侣们,这每一项都是拷问和人生考验。 从前听过的每一对恋人,到这里,基本也走到了爱情故事的尾声~ 这就是故事的结束吗? 当然不—— |
男孩也没磨得过母亲,同意分手了。 这对恋人,在难以出口的分手场面中,告别了彼此。男孩回了这座县城,在一所学校做了老师。 初入职场,男孩仍然保持着努力而认真的生活态度,比一般人都要积极的工作。 直到男孩已经从职场菜鸟磨练成真正的精品教师的时候,母亲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催婚。 于是,母亲安排的相亲,也陆续一一登场。 直到有一天,男孩下班回去跟母亲说,他们单位同事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条件不错,和自己一个单位。母亲一边高兴地说,那就好好去相,一边也从各方为儿子打探女方品行。 不长的时间后,男孩就和这个同事介绍的女老师结了婚,婚宴上,母亲高兴的招呼着来往亲朋。 |
结婚后半年,有一天母亲和儿子聊起这些年的工作生活,儿子无意中透漏了一个消息,让母亲惊诧万分!每每逢人边说起这事,既无奈又有些贴心—— 原来,儿子现在的妻子,就是当初大学时谈的女友! 两个人分手后,儿子在单位努力工作,用优秀的表现换得了一个向学校推荐女友的机会,校方说,如果通得过校方的考核才能上岗实习。于是,两人便凑在一起努力准备。 终于,女孩的一堂试听课程,博得了校方领导的一致赞赏,顺利的签约在男孩工作的这所学校,两人成为了同事。 几年的波折生活,和对母亲的体谅,让女孩他们一致坚持着,终于迂回的运用“曲线救国”的方式终成眷属! |
现实的阻力,如果可以成为爱情中的考验,坚持下来的人们获得的是斐然的“财富”,而如何在亲情、爱情中平衡的实现“喜结良缘”,考验了恋人们的耐力与智慧。 爱情,最终是落实在生活的某处,会变成亲情,开着美好的花,结美好的果。 故事是真的,不是我的虚构,代表着,爱情,可以情归实处,不是我吹的,哈哈哈,希望带个大家一些启示!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