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白家的闺女 于 2016-10-23 22:53 编辑 要不是我闻着烟味儿会流泪,我也是很想去体验一把吸烟的那种酷酷的感觉,在中学生涯见得最多的还是男生女生们在课间躲在厕所里吸烟,那种青春期”唯我独尊“的快感好像只有在背着班主任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挥发,而且是带着光的。我觉得世界上最让人谜之尴尬的商品就是香烟了,因为烟盒上总会写着”吸烟有害健康“,既然有害健康那么还要销售呢。既然写着有害健康的字样,还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永垂不朽,说明人类已经对它产生了不可消除的依赖,或是不可替代的消遣品,香烟也是世界上,最多人敢拿着健康去消遣的产品。 每次提到中学生吸烟,大多人都会认为,只有学渣才会吸烟,其实不然,所谓学霸,出于名校的学生也依然逃不过吸烟这件事,只是,我们大多人会认为,学霸会不屑与吸烟这件事,因为他的学习成绩够好,够听话懂事,所以学霸是不会和吸烟这件不好的事有所关联,前几天,我在神中后门看见一个女学生站在门口吸烟,那种吸烟的态势很明显就是想告诉别人”我也是大人“,我不屑和大人有着什么样的区别,这就是青春期,心里总有一个小大人在作祟,自以为有了完整的思想和认知,这也是每个学生都要有的经历。中学生吸烟这件事和成绩无关,和父母无关,这是青春期的一个必要经过。吸烟的学生往往想表现的是:我想在同龄人里做一个大人,不被束缚,不被老师的要求所限制,能够吸引异性或是同性的一种近乎敬仰崇拜的目光,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成长的启蒙,从大人世界里的一支烟开始效仿开启一个成为大人的大门,为什么大人可以借一支烟消愁,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借一支烟解压学习重力呢,其实烟没什么解压的功效,撑死他只能麻痹一下神经而已,手指夹烟,烟雾在嘴角飞起来的神气,都能让他们有种长大的冲动,老师和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我们要支持他们有自己的选择和认识,而不是强势的去规定,你可以指导,但不能教导,他们数十年的时间都在听老师的教导或是家长的说教,早已不厌其烦了,所以这个方式一定要变通,变成一种他们善于接受的方式。 外甥今年十岁了,昨天放学刚进大门,二姐让孩子叫姐夫吃饭,结果外甥的一句”我今天心情不好,不去“,这一句可把二姐惹怒了,举起巴掌就去打孩子,孩子迅速的逃走,一个十岁的孩子会拒绝,说明他已经具备了自己雏形的思想和情愿,他想为自己争取自由权,他想去说不,在妈妈的再三劝阻下,二姐才停止动手,嘴里叨叨着,下午放学回来再算账,结果孩子下午六点多还没回家,这下可把家里人急坏了,不到24小时又不能报案,家里人到处找,最后在学校附近找到了孩子,孩子哭着说,我不想回家,一回家,我妈妈一定会打我,我就是心情不好不想去做 妈妈安排的事……孩子说出了他心里不敢说的话,众多家长往往把这一点给孩子活生生的遏制了,让孩子机械式的去成长,来,给妈妈拿个凳子,来,给妈妈拿本数书……,一个不是三岁的孩子了,他不再会开心的迈着小腿因为给妈妈拿了小板凳而开心的手舞足蹈,你会搂着三岁宝宝的脸亲个不停,觉得孩子在慢慢的长大,都已经会给妈妈搬小凳了,你会各种的夸奖鼓励宝宝,一个三岁的孩子他最大的乐趣就是奔跑,去认识众多东西,听到妈妈的夸奖,而十几岁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在长大,不再满足于三岁孩子的心理。而作为家长也认为,这是孩子理所当然的,少了小时候的夸奖和鼓励,对于正在长大的孩子来说,你生硬的命令,不如真情式的请求,比如,你现在需要一个小板凳,而你想孩子去拿,你可以对着孩子说,妈妈累了,现在要有一个小板凳该多好,我想一般孩子都会给你拿,这样的方式远比你命令式的方式要好很多。因为你毕竟养的不是一只宠物,从小训练给你拿衣服,递鞋子,而是一个具有自己思想和思维的活人。所以很多十几岁的孩子离家出走,就是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家里的要求,又无法改变所以只能离开。与其做一个家老师一样的妈妈,不如做一个像朋友一样的妈妈。 我想青春期最大的诱惑就是早恋,包括吸烟,打架,一切不良行为……无疑就是为了在喜欢的异性眼里树立一种“英雄”形象,在同龄人里做到“唯舞独尊”我想应该是每个小女孩儿为之蠢动的原因。现在小学生都对爱情有了初识,更何况中学生呢。其实我特别不想把学生那种懵懂纯洁的爱情称为早恋,难道恋爱还分时间不成,只是有些学生没有把恋爱和学业分别安排好而已。每个人都应该会爱,无知的也好,有知的也罢,都是一次经历,你极力的去阻止远不如去疏通,这就是堵不如疏,再加之我国的一些相对应教育不够完善,我们在早恋这个事情中更应该多用心多谨慎的去处理,虽然没有哪个人的人生是完美没有遗憾甚至是没有罪过的,但是我们要努力和孩子共同让自己的人生够顺意,够完美。所以,孩子的“早恋”行为也是一门功课,这才是一门真正所需要认识的功课,将所有的思想心理问题解决了,才能保证成绩,否则,孩子即使是学霸也是残缺的。所有在家长老师眼里的不良孩子,都不是在变坏,一个孩子的变坏,是从小种下的,从小就教育坏了,而不是因为成绩,因为一只烟,而变坏。孩子就是一块儿橡皮泥,你把它捏成什么它就给对应的回应,你把捏成鸟儿, 它就得飞,你把它捏成老虎,它就得吃你。所以,孩子的样子就是父母的样子,父母的样子就是孩子的未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