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坛小小娇 于 2016-12-1 08:58 编辑 近年来,我县把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逐年增加文化经费投入,加强公共基础文化建设,加大文化惠民力度,让全民共享文化成果。
近年来,神木县依靠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经济优势,以经济发展的长板补齐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短板,作为经济转型、建设文化强县的战略重点。不断加快场馆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体系,让全县群众从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享受文化建设的成果。
张轩涛是一名羽毛球爱好者,县体育馆开馆以来,他几乎每天都和朋友来打羽毛球,体育馆已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首选场所。
神木县体育中心由体育场和体育馆两部分组成。室外体育场于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内设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看台可容纳一万余人。
体育馆于2010年投入使用,内设两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个六百平米的乒乓球室以及若干活动室,可容纳观众3600人。
2016年体育中心体育馆共有20余场赛事活动在这里举行,例如全省第十一届中学生运动会和艺术节倒计时100天活动在这里成功举办。 同时体育中心免费对外开放,每天活动人数2000人次,体育馆每天200人次。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县还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位于麟州街的县图书馆是广大市民学习充电的好去处,大学毕业生张娇每天都来图书馆查阅资料,复习备考。
图书馆坚持全日制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共办理读者证1万余张,读者流通总量已达43.8万人次,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品位。
与图书馆相邻的是总投资1.1亿元的县博物馆,总建设面积8600平方米,于2012年7月落成并对外开放。目前县博物馆馆藏文物有1万余件,已接待来访团队80余批,成为群众了解我县历史文化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我县逐年加大文化经费投入,加强公共基础文化建设,目前已建成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四处文化活动中心。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让群众享受到了文化建设成果,也让神木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