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3岁的他以孝道、奉献为荣,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一间租来的几十平米的小平房里,有瘫痪在床十年且双目失明的父亲,有生活不能自理的精神病哥哥,有从小瘫痪在床的大女儿,有还在上小学的小女儿……一个男人用他坚实的臂膀撑起这个家,他就是神南产业发展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员工田瑞江。 田瑞江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育有两儿一女,从小家庭条件很不好,姐姐哥哥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他是家里的小儿子,也只上到了高中便辍学了,因为家里实在支付不起上学的费用。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从小便很懂事,高中毕业以后就去外面打工,从学徒做起,因为他好学多问,也学得了一门好手艺。后来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便在家附近找了工作,成了家。 用铁肩担孝道 无怨无悔 他的年纪不大,可稀疏的头发却白了许多;他个头不高,可还有些驼背;他声音不大,可听起来略显疲惫。十几年前,老父亲因为母亲去世,伤痛欲绝、急火攻心导致突发脑溢血。十几年来,租住在几十平米的平房里,每天早上起来,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背着老父亲去外面上厕所,给老父亲端水洗脸,再一口一口的喂父亲吃饭,天气好的时候,他还要将老父亲背到外面去晒太阳。晚上他下班回来要将父亲背到外面去大小便,为了避免父亲出现褥疮、皮肤红肿糜烂。一年四季,他天天都要为老人擦洗身体换洗衣服,坚持每天给老父亲用热水泡脚,希望父亲晚上能够睡得舒服一些。半夜起来,他还要帮父亲翻身,害怕父亲睡的时间长了失去知觉,哪怕父亲不让,他还是每天坚持这样做着,像照顾婴儿一样的照顾着老父亲。这就是田瑞江,一个温柔体贴、谨小慎微的孝子。 用生命去坚守 不离不弃 他有一患有精神病的哥哥,对哥哥的照顾,他从来没有推托过,也没有过任何的怨言。白天上班迫于无奈,怕哥哥出去惹祸,只能将哥哥锁在家中。下班之后,他要领着哥哥做康复训练,给哥哥按摩头部,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天都要给哥哥讲述过去他们一起发生的事情,从儿时到中年,让哥哥一点点回忆。“他是我的哥哥,照顾他是应该的,别的人家里也会这么做,这也没啥。”田瑞江说。 用真诚去感动 满满收获 田瑞江每天下班之后要照顾的不仅仅是父亲及哥哥,还要陪大女儿锻炼身体。大女儿从小半身瘫痪,为了防止她肌肉萎缩,他坚持每天把女儿背到外面锻炼,给女儿按摩肌肉。锻炼时,他也不忘给大女儿教授知识,时不时还跟大女儿说一些他上班时候发生事情,在他的教育下,大女儿没有想象中的残疾孩子那么自闭,反到大女儿性格比较开朗,对事情看得也比较乐观。虽然自身条件有限,可他心里依然是开心快乐的。这就是田瑞江,一位和蔼可亲的父亲。 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 他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跟同事和睦相处,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他有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他还积极主动帮助其他同事。把自己创作的优秀的学习工作方法,传授给他人。2010年加入到神南产业公司机电设备维修中心,爱学习的他,作为一名电工,先后获得职业技能证书、优秀员工、产业公司孝老爱亲好人称号。由于他尊老爱幼的高尚品德,获得了周围群众的高度认可,被视为尊老爱幼榜样,被作为典型在推广,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他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应该学会满足,吃的不用太好,吃饱就行;穿的不用太好,穿暖就行,钱不用太多,够花就行”他就这样乐观的过着属于他的生活,照顾一家人。 “百善孝为先”。田瑞江这种对亲人不离不弃,对老人悉心照顾,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精神得到认可和好评,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就是孝老爱亲的典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