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
蓝调 发表于 2012-8-8 11:40:34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如何钓鲢鱼 


    鲢鱼喜食酸、臭饵,但不是越酸、越臭越好,而是微酸、微臭为佳(如想具体了解有关知识请按“鲢鱼的鱼饵” ) 钓鲢的方法:手竿垂钓和钓草鱼相同。海竿垂钓采用飞钩填馅法,效果不错。方法是:将头天蒸出的玉米面及豆饼熟料,掺入部分发酵酸饵和白糖,捏成鸡蛋大小,然后像包包子一样,中间填人浓酸的酸饵或臭饵馅(钓白鲢填酸饵;钓花鲢填臭饵)。这种饵料人水后泡一两个小时,仍然能保持微酸、微臭状况,颇受鲢鱼青睐。所谓飞钩,就是将较硬的饵料装在组钩脑线上,钩不嵌入饵团内,而留在饲团的外面(钩、饵分离),鲢鱼摄食时,便先将鱼钩吸入口中。
(一)钓鲢鱼的用具
  根据鲢鱼的习性,通常采用浮钓法施钓。
  1.抛砣法。在底钩钓具的基础上,另加一个用硬质泡沫塑料做成的大漂,把原来的铅坠换上有大孔眼的砣(如M5的螺丝帽或铅皮电缆上的粗铅管等都可以),使其能沿主线自由滑动,中间不受阻,就是抛砣法的浮钓用具。饵钩线一定要比拴大漂线长出5厘米以上,否则,钩挂在大漂上,抛到水中分不开,造成抛砣失败。如果饵钩线留短了,非加长不可。
  由大漂到饵钩两条线的总长度,一般40~120厘米为宜,过短鲢鱼的可见度缩小,过长抛砣困难。
  2.海竿法。与抛砣法一样,只是前者用海竿投,后者用手抛。海竿投比用手抛远得多,易上大鱼,且遛鱼时操作方便灵活。用大孔眼铅管或螺丝帽时,应根据海竿的强度或承受力来确定其重量。一般宁肯轻点,也别超重造成折竿。
   
  (二)钓鲢鱼渔钩的组装
    1.瓶盖式组钩。这种钩对海竿、抛砣都很适用,
  选一个直径2.5~3厘米的绿色塑料瓶盖,沿螺丝扣的周边,用烧红的缝衣针,按均等距离烫上6~8个小孔。用0.3毫米粗、10厘米长的尼龙线为脑线,先在一端拴上一只6~8号伊势尼圆底短柄钩(下同),从瓶盖的外孔穿入,从与其对应的内侧孔穿出,再拴上另一只渔钩,两只钩均在瓶盖外侧,可以自由抽动。脑线的两头均有渔钩挡住,上钩后的鱼怎么拽也无法脱离瓶盖。照此方法,用3~4条脑线,拴6~8只渔钩。拴钩后脑线的总长度为5~6厘米。在瓶盖内侧的底部,加衬一块重量与竿相适应的铅片,在铅片重心部均等地用小钉穿2个小孔。最后用20厘米长、0.4毫米粗的尼龙线,一端从瓶盖外面小孔穿入,再反折穿过来,在盖内打死结固定。
  线的另一端,结一套扣通过联结器或转环与主线联结即可。这种组钩,可用小勺挖取酸臭饵直接装入瓶盖内而不污染手,这是别的组钩所无法代替的。此组钩,又可装微酸玉米面饵,兼钓草鱼。若装入香饵,摘下大漂进行底钓,鲤、鲫鱼都可上钩。唯装钩方法各有不同,钓鲢,不论底钓还是浮钓,只需把钩柄插入饵中,使钩尖朝上,沿瓶盖排列即可,而底钓鲤、鲫鱼时,必须将钩包入饵内并捏成近似橘瓣状,使钩尖朝上。
  2.盘子式组钩。实质上是放大加重的瓶盖式组钩,它具有装饵多、体积大、诱鱼上钩快的特点。是底钓包括鲢鱼在内的多种底层鱼的有效组钩。适用于水库洄水湾鲢鱼较多的水域,配合三用海竿自动化插座,常能钓到个体较大的鱼。。
  3.无托饵器集束炸弹式钩。这种钩是多用途的,既可配糟食底钓多种鱼,又可装酸饵或香饵浮钓鲢鱼。由于拴钩多,在上钩鱼的挣扎过程中,常在鱼体上挂住1~2只渔钩,具有挂鱼牢固的优点。装钩方法:取鸡蛋大小而且较硬的玉米面发酸饵,揉攥成球状、掰开,将理顺的脑线埋入,再合上,攥成卵圆形,把12只渔钩的钩柄沿面团四周插入,使钩门前部分全部裸露。也可将脑线分别勒入面团四周,留出脑线1.5~2厘米长,悬浮于饵团周围。这种饵不仅要硬,而且要粘,才能耐水泡。对此,可在煮饭的同时,另蒸一小碗粘米饭,捣碎后与酸饵揉在一起,形成饵团装钩,即可减少提竿换饵次数,提高上钩率。
  4.带托饵器集束炸弹式钩。这种组钩,渔具商店有售,无论进口的还是国产的都很好用,就是仿造的也照常上鱼。用质地较硬的酸饵装钩,捏在塔形托饵器上,把5只渔钩沿塔底等距离逐个将钩柄插入,裸露钩底前部分,将浮游的长线钩装上青蚂蚱或青虫,又可兼钓草鱼。
  上述四种组钩,均需钩尖锋利,才能刺鱼有力,从而达到少跑或不跑鱼的目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蓝调 发表于 2012-8-8 11:40:52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三)钓鲢鱼的饵料制备
  鲢鱼的猎食范围很广,似乎是有点味的东西,都能诱它上钩。经过多次多塘垂钓,先后用过各种气味不同的钓饵,概括起来有三种类型,即香味型、怪味型和酸臭型。
  1.香味型。属于这一类型的饵料,添加剂很多,如香精、曲酒、花露水、炒黄豆粉、炒花生粉、芝麻酱、香油等均可作为添加剂,选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揉合混匀,即可应用。为了使钓饵耐水泡,可在基础饵中掺入适量的粘糕或粽子、粘米饭等。还有一种酒曲发酵饵,掺入点面粉以增强其硬度,也可应用。油性添加剂,可在饵料装钩后用羽毛刷涂上一点,但不宜掺入基础饵中,以防饵料发渣缩短耐泡时间。水剂添加剂掺入要适量,过多易导致基础饵过软。在施加水剂添加剂的同时,应加入适量干面粉,揉到软硬适度,以延长耐泡时间。属于这类的香食,不仅可以浮钓鲢鱼,而且钓各种底层鱼的效果也不错。唯其软硬度要调好,浮钓要求硬些,底钓要求软些,特别是在深秋初春,鱼儿咬钩轻微,钓饵必须软些。
  2.怪味型。阿魏粉、韭菜大葱发酵水、鲜牛奶、奶粉、鸡血水等,都可作为怪味饵添加剂。取其中之一与基础饵混合揉匀,即可使用。还有荞麦面加等量细麦麸,用开水冲烫后蒸熟,揉成较硬的面团,即可直接装钩垂钓。
  3.酸臭型。发酵基础饵,是制作简便、经济、效果又好的钓鲢饵。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酸臭度也相应加浓,放到第二年会变成黑色,可作为添加剂与基础饵揉合,供常年使用。鸡骨发酵水,也是相当不错的。用臭豆腐乳汤加50%的陈醋,制成混合液,既可与基础饵掺和,又可用基础饵装钩并在混合液中蘸泡后投入钓域。但这种含醋的添加剂,极易锈蚀渔钩,每次钓鱼回来要用清水将渔钩浸泡,彻底冲洗干净,晾晒后收起,并注意及时更换或淘汰已锈蚀的渔钩。在制作酸臭饵过程中,最好是戴上薄胶皮手套,以防手被污染。
  上述气味各异的钓饵,都是白鲢和胖头鱼所喜食的,不存在不咬钩的问题。但其上钩率有差异,以酸臭饵为例,时间越久,酸臭度越大,效果就越佳。酸臭饵的贮存,可以用罐装,放1年待变质呈黑色再用,钓鳙效果独佳。也可以用2~3层塑料袋包装基础饵,密封后放在强烈阳光下晒3~5天,变酸后即可使用,既能兼钓草鱼,又不腐蚀渔钩,装钩时手也不会受到污染。怪味型的阿魏或韭菜大葱发酵水,效果相当不错。唯阿魏难买,且价格昂贵。为此,可用韭菜大葱发酵水代替阿魏,加工容易,造价很低,效果也有保证。但须注意的是,因其气味难闻,一定要防止外溢,以免引起别人的反感。上述三类饵料相比,香味型易制,又能兼钓多种鱼,但其上钩率比怪味型和酸臭型略低。无论采用何种香型的钓饵,装钩后,都可滚蘸或捏上一层小米糠拌香油(拌其他植物油亦可),使其粘附在饵团或瓶盖组钩的顶部,入水以后大部脱落,在饵钩周围漂浮着,酷似浮游藻类或其他小生物,又具有芬芳的香味,很能诱招成群的鲢鱼来抢食。这不仅是提高香饵上钩率的有效措施,也是钓鲢鱼中极为重要的一招。就是钓饵质量稍差,或用纯基础饵装钩,也能钓获鲢鱼。特别是在无风天气,油糠不移位,不沉底,会形成鱼窝,越钓鱼越多。有风天气,此招效力大减,甚至无效,不可采用。在选用添加剂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要首先考虑,与基础饵相掺和后是否改变其粘结度。否则,由于饵软、发渣或糟不耐水泡等情况,导致一会儿一换饵,投竿频繁,不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而且会把钓域中的鱼赶跑,特别是在大水库,惊跑的鱼很少能返回。所以,钓鲢鱼中经常不断地投竿抛钩,是应当禁忌的。
  另外,钓鲢鱼的季节性也很强。天气热水温高,上钩率相对就高,天气变冷水温降低,钓获量会明显减少。在我国东北地区,6~9月份均能钓到鲢鱼,入伏以后的30多天,则是上鱼的高峰期。秋分以后,几乎钓不到鲢鱼。季节不同、地区不同以及钓具、饵料的不同,都直接影响上钩率。
  总而言之,钓鲢鱼应遵循这样的要诀:季节是个宝,浮钓工具不能少,钩尖要锋利,饵硬耐水泡,米糠拌香油,诱鲢是好招,帆钓收获多,钓位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