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觉得现在赚钱很难,那就对了! 文章来源:菜鸟理财(文章结尾处有惊喜哦) 今天,我们继续聊聊赚钱的话题。 我上周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了只有紧跟趋势才能赚到钱。 读完今天这篇文章后有兴趣的可以点开那篇文章看看:《你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这么穷》。 前几天有个朋友过来找我,说现在生意难做,想另谋出路。朋友是做服装外贸的,说这几年外贸生意越来越难做。 不过也有一个深圳的朋友告诉我,他老婆也同样做服装生意,生意却蒸蒸日上。 无论经济如何,总有人赚钱有人亏钱,有人觉得钱好赚有人觉得钱难赚。 但这几年,特别是去年开始,赚钱这件事,总体来讲真的是不容易了。 别以为你自己就赚钱难了,其实对很多人来讲也是一样的。 我想跟大家聊聊两个宏观经济学的专业术语,别怕,我会通俗易懂解释给大家听的。 听我讲完,或许你会更理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现在赚钱更难了。 M2和M1 弄懂之后,看新闻也简单 前天,央行公布了2017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以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 其中,关于2017年2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提及: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21.4%。 懵逼了吧,央行的报告blabla讲了一堆,结果金融小白一头雾水。 很多人其实不懂什么叫广义货币,什么叫狭义货币,就算知道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你不懂专业术语背后的概念,当然不知道新闻在讲什么,更无法获取新闻背后传递出来的信息。 其实广义货币就是M2,狭义货币就是M1,那M2和M1又是什么? 我之前多次写文章时都解释过这个概念,今天深入讲解一次。 要了解M2和M1,你得先搞清楚中国的货币供给层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 开学攻略 菜鸟理财(ID:cainiaolc) ☑ 既然有M2和M1,有人问有没有M0,答案是有的,M0=银行体系外流通中的现金。 ☑ 狭义货币(M1)=M0+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 ☑ 至于M3,它是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新闻很少看到这个专业术语,本文也不涉及,不多讲。 所谓准货币,就是一种“潜在货币”,是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是又是随时可以换成通货的资产。 比如银行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一些单位机构的定期存款等等。 所以,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将广义货币M2视为(M1+社会总定期存款)。 M2和M1增速的不同意味着什么 这一节让你理解经济里面的跷跷板 我上面特意解释了M2和M1的概念,就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这两者之间增速的差额意味着什么。 大家看看,M1里面包含着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钞,比如你口袋的钱,经常用来吃喝玩乐消费的,同时还包含着大家存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显然,如果M1一直在增长,说明了大家更愿意拿钱去消费,要不然就存定期了,只有经常性要消费才会存活期或者直接拿着现钞。 换句话说,M1增速过快,显示的就是消费市场或者叫终端市场很活跃,正常的话,这个时候有通胀抬头的迹象。 我们再来看M2的组成部分,包括了M1和总的定期存款。如果M2增速过快,一直在增长,而且是超过M1的增速的,也就是说有剪刀差存在。 说明了大家更愿意把钱放在银行里,或者拿钱去买各种理财产品,也就是说拿钱去吃喝玩乐的动力相比存钱的动力是要小的。 经济学里,将这种情况称为需求不旺(也就是消费动力不足)但投资过热。 这种投资过热是有风险的,容易催生更大的经济泡沫,因为很可能导致产能过剩。 M2与M1的剪刀差出现逆转了 你很快知道为什么赚钱那么难了 讲清楚了概念,大家接下来理解央行的报告就容易多了,也会清清楚楚知道为什么你现在赚钱这么难。 我上面提到了,央行的报告说广义货币增长11.1%,狭义货币增长21.4%,也就是说M2增长了11.1%,M1增长了21.4%。 经济学里面,经常将M2增速-M1增速称之为剪刀差,两者的增速差额扩大称之为剪刀差扩大。 但实际上,这个剪刀差从2015年的10月开始,就由正转负了,也就是说M2的增速比不上M1的增速。 即便这个差额已经由正转负,我发现很多媒体还在写剪刀差扩大,个人觉得这样不利于准确理解,所以我将这种M2增速比不上M1增速的情况称为剪刀差逆转。 没错,现在就是一直处于剪刀差逆转的状态中:M1的增速一直大于M2。 反常态:消费需求并没有旺盛 奇怪的事情发生,怎么会这样 我上面已经分析了,正常来讲的话,M1增速如果大于M2,说明的是大家的消费动力很足,需求很旺盛啊,搞下去只会通胀。 但实际上,我观察发现,大家的消费动力是不足的,甚至可以说,消费是被压制的。 要不然国家的GDP就不用调低了,也不用搞什么基建来刺激经济发展了。 没听到国家总理在今年两会宣布,要开始降低移动通信费用吗,要挖掘农村的消费市场吗? 还有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建议工薪所得最高税率由45%下调至25%。 这背后折射出来的都是想让大家少交点税然后鼓励多消费,没钱还怎么消费。 例子太多,不一一列举,大家可以查查,国家这两年特别是今年两会有什么政策在鼓励消费的。 事实上,消费不足的一个侧面证据,也可以从CPI的增速可以观察。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 M1增长了21.4%,势头那么猛,正常来讲应该是消费需求很旺啊,但是CPI反映出来的数据也显示通胀迹象现在看来很弱。 哪怕是2015年10月开始,M1增速超过了M2,按理来讲由于大家更愿意把钱放在口袋或存活期去消费,CPI也应该有比较明显的增长。 实际上从图中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年多的时间,CPI其实只是略微增长了,去年全年是增长了2%。 这就是反常态的,M1虽然增速很猛,但实际上看不出消费被刺激的迹象。 大家都在持币观望 个个都是人精,这才是真相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M1增速那么快,但钱根本没拿去消费。M2增长相比那么小,也说明了大家更不愿意拿钱去投资了。 大家可能会问,这钱明明是活期存款越来越多,没拿去消费,也没拿去投资,钱去哪里了? 答案是钱在手上,大家都不敢贸然出动,都在持币观望! 看看去年民间投资增速断崖式下滑就知道了,民营企业家们为国家GDP贡献了80%,但也开始不投资了。 到现在民间投资也只是稍微好了那么一丁点,但总体依然不乐观。 企业家拿着钱不去投资,M1增速高过M2就不奇怪了。 普通人即便有点钱,也都砸在房地产上了,还消费什么? 债务现在从国企部门和政府部门转嫁到居民部门,国企政府是在去杠杆。 但老百姓却在加杠杆,这反而抑制了大家拿钱去吃喝玩乐游娱购。 在我看来M2和M1其实两端都出了问题。 一方面是消费不足以及被抑制,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民营企业家持币观望退出实体经济,更别说扩大规模了。 为什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了?这个问题我讲过很多次,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和固定投资。 也是刚公布出来的数据,2月份国家都开始贸易逆差了,出口比进口要少,几十年来第一次这样。消费也一直不行,只能靠固定投资。 但固定投资里面以前民营企业家的工业投资庞大,现在很多人也退出了(没看到很多人卖了工厂跑去炒股跑去炒楼吗?) 本质原因就是这些年国家经济产能过剩,有效需求又不足导致市场无法出清,酿成了今天的债务居高不下。 债务无法偿还就变成各种雷,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下行,投资机会变成了各种投资大坑,大家都不敢乱来。 所以越是这样,大家越是持币观望,M1增速就越是高于M2。 结果现在大家手上都拿着钱在找项目做找生意做,这就是所谓的“资产荒”,现在懂了吧? 现在赚钱都不容易 大家一起为经济下行买单 我经常会被问到:“我现在怎么办,有什么出路好点?”对方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看着我。 拜托,不要以为整个世界就你觉得赚钱难,企业家们更是觉得赚钱更难了。 你赚钱不容易,那就去思考啊,不会就去学习啊,如果你连自己度娘一下什么叫M1和M2的念头都没有,那就活该你赚钱难啊。 以下几点说了一百遍的建议,我还是想说。 在投资层面上,大家投资理财时,也不需要太急了,找准了再下手,毕竟坑比机会多了现在。 你要知道,你把钱投资出去,无论最后是通过什么渠道,其实是给实体经济融资的。 如果实体经济差的时候,很多项目的风险性是更大的,优质资产好的项目是不多的。 更悲催的是,压根就没那个项目,懒惰如你连用度娘去学习多一个知识点的人,注定被骗。 所以投资出去,更需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求高收益,你一定要高收益,你得承受高风险,不要天天想着天上掉馅饼。 在就业层面上,当整个社会不再扩大生产或者减少生产,带来的只能是减少就业率,存量和增量劳动人口只能是更加激烈地竞争上岗。 所以,你得时刻记住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才能在经济差的时候保住自己的饭碗。 至于做生意的人,那就得变通了,想想你的经营策略是否正确。 我文章开头讲到的两个做服装的例子就是案例,经济虽然差,照样有人赚到钱,虽然只是少数人赚到钱。 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快来厚本金融投资理财吧! 厚本金融获全球最大VC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投资千万级投资, 八重资金安全保障,收益远超银行35倍。 新手福利:年化高达12%,20元现金券随意送;投资其他定期,还有698代金券哦, 还在等什么,赶紧下载厚本金融app看看吧! 更有 三月加息 月月升息 活动 活动期间(3月10日-4月2日)每周五、周六、周日三天,用户投资厚月升产品,可享受0.3%的活动加息补贴,即加入时起始年收益率为7.8%, 每月升息0.5%,最高可达11.3%。 活动期间共有4期加息,每期限量1000万,加息时间结束或1000万售罄后,用户再购买厚月升,将恢复原产品利率。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