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生被口头开除引发争议 初二学生与老师发生冲突离校 ,归校后得知被开除 “我的孩子确实犯了错,和老师发生冲突后就独自离开了学校,可回到学校后老师却通知他被开除了,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了。”近日,读者杨秀芬向本报反映。 ○ 事件 初二学生被开除 杨女士说:“去年12月13日左右,学校打电话让我到学校一趟,两天后我从包头赶来,班主任老师告诉我,韩孔(杨秀芬儿子)离校近10天了……” 杨女士告诉记者,在孩子读初一的时候她和丈夫从察右前旗来到呼市工作,在老家读书的儿子转到呼市赛罕区民族中学读书。 “由于我们平时忙,顾不上照顾孩子,就让他选择了住校,可是孩子突然离校让我很纳闷,班主任老师告诉我,孩子因为吸烟被发现和宿管老师发生了冲突,再也没回学校。等我找到孩子让他回学校的时候,却得知孩子被学校开除了。” 与宿管老师发生争执离校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杨女士的儿子韩孔。 他告诉记者:“具体时间我也记不清了,就是期末考试前4周吧,宿管老师发现我床上放着烟,当时我并没有抽烟,就把烟没收了。在他离开宿舍的时候,我说了一句脏话被他听到,就发生了争执,甚至还动了手。就这样,我没和学校打招呼就离开了学校,找了一个餐馆打工,直到我给同学打电话,让他转告我妈妈别担心我,我妈妈才找到了我,再回到学校上课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不要上课了,说我已经被开除了。” ○ 争论 家长:希望学校给孩子一次机会 “我认为,学校只因为孩子吸烟就将孩子开除,太不公平了,并且在这期间,我们多次找到学校,孩子也向老师进行了诚恳的道歉,可学校仍旧不让孩子上学,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收到任何书面的开除通知,我们做家长的,希望学校给孩子一次机会,让他回到学校上学。”杨女士说。 学校:不再接收 愿意帮助找学校 韩孔的班主任老师赵俊平说:“自从来到学校,韩孔的表现就一直不好,经常夜不归宿,泡网吧,曾经多次违反过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一次,和宿管老师发生了冲突后,没请假就离开了学校,严重违反校规校纪,学校领导经过讨论研究,口头通知该同学被开除了。”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赛罕区民族中学校长尹兴瑞。尹表示:“学校不愿意再次接收该生,是因为他多次违反学校纪律,并且韩孔属于借读生,目前学校还没有他的学籍,所以没有办法书面通知他已被开除,因此我们对他的处理,也只是口头通知他停课,让父母带回去进行反省,同时希望他的父母再为孩子找一所学校,因为孩子在校的表现已经不具备我们接收的条件了。” 尹兴瑞校长表示,愿意从私人的角度再为韩孔找一所学校继续读书,但是希望韩孔能够认真反省自己,在新的学校好好表现。记者联系到韩孔母亲杨秀芬,她告诉记者自己会和校长联系,协商孩子读书的事情。 ○ 说法 对此事,记者采访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高林椿,他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内,除非学生违法犯罪,学校是不得以任何理由开除学生的,由于韩孔是借读生,转进该校时并没有学籍,如果学籍仍在以前的学校所在地,赛罕区民族中学有权将学生送回原籍学校,但是没有开除学生的权力。” 内蒙古宏儒律师事务所王晋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章第二十七条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因此,在九年义务教育内,学校没有权力以任何形式开除学生。”同时,王晋律师表示,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加关心,住校生家长更应该经常与班主任老师沟通,时刻关注孩子思想动态,以防孩子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本报实习记者 王珊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