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清涧:科技领航红枣产业

阅读数:1216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1-10 10:49:15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2009年7月,清涧县投资850万元新建的陕西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成,该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清涧县在科技支撑红枣产业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也促使清涧红枣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都变得更加生机勃勃。
科技中心做后盾
    2009年12月29日,清涧县科技局副局长刘国贤在陕西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记者介绍,该中心共4层,内设红枣科技研究中心及新品种开发办公室、栽培技术办公室、低产枣园改造办公室等8个科室,集红枣栽培、品种改良、防病防变、精深加工于一体,拥有西北地区最权威的红枣研究专家队伍,负责红枣科技研发、应用研究、示范推广、人才培训等工作。中心今后将走“基地+公司+院校”模式,把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到各生产企业、各枣区,形成“枣区人民服务科研、科研成果服务枣区人民”的工作机制。
    正如刘国贤所说,科技中心建成后已经显示出显著的技术支撑,清涧宏祥枣业有限责任公司运用高科技建成2000吨红枣气调保鲜冷库,该项红枣贮藏保鲜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鲜藏水平国内领先,保鲜库一年可以保存900吨裂果枣,按照每斤裂果0.85元的价格计算,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为全县挽回76.5万元的损失。调查显示,该县红枣产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经达到46%。
科技助农好收成
    2009年12月31日,记者走进清涧县李家塔镇高柳树村红枣种植户惠如海家中,他给我们端出一碗醉好的红枣。“感谢科技给我送来增收的机会。”承包村里58亩耕地筹建矮化密植丰产新品种枣园的惠国海介绍。
    惠国海是一名种植大户。2000年,他贷款8万元开始建枣园,2008年创产值近12万元,2009年近30万元。“刚开始种红枣的时候病虫害多,遇上雨水多的年头一年也就收入2万多元,那时候种枣树主要是靠积累下来的经验。这几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试验站在清涧成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试验站在清涧给农民办起**,教我们学习防虫、施肥、科学管理等农业技术,大大提高了红枣产量和质量,我自己的收益在一年内就翻了一倍。现在我的枣园正值青年期,生产经营正常化,以后每年只需要投入3万元,便能实现30余万元的纯利润。”受到科技帮扶的枣农惠国海很高兴。

    清涧县红枣技术推广站站长贺忠介绍说,200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枣技术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在启动红枣科技示范基地工程的同时,大规模组织引进和推广矮化密植枣园栽培、良种选择、配方施肥等八项优果工程技术,引进50多个新品种,使大量枣农从中受益。该县红枣年产量10万吨,产值逾亿元,仅2009年全县就新栽红枣5.02万亩,低产园改造5万亩,病虫害防治40万亩,红枣栽植总面积已突破68万亩。
优势互补打开红枣销路
    为解决农户红枣销路问题,以省红枣研究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支撑,位于清涧县城的陕西新恒安集团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研制生产红枣饮料系列,该项目年利用红枣5万吨,可带动农民收入近3亿元,涉及农户6000多户。红枣企业应用科技提升红枣产业价值正成为清涧项目带动的新战略。
    该县大力扶持红枣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支持企业推进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在精深加工、产品包装、打造品牌、依托基地、占领市场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近两年来,通过积极争取市扶项目,给全县9家红枣民营企业、12个新建项目注入扶持资金1880万元,并支持骨干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建立健全红枣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和营销网络,全县从事红枣技术、信息、市场等服务的人员2000余人,常驻外销人员200余人,各企业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了办事处、代销点。清涧红枣在国内大枣市场中占有率约为30%,形成全国性的红枣销售网络,并出口美国、日本、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据介绍,目前该县拥有红枣加工企业28个,注册资金1亿多元,综合加工能力为2.06万吨,加工总产值1.6亿元,年加工红枣占到全县红枣总产量的26%。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