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在过去30多年间经历了灰姑娘式的蜕变,从贫瘠地域一跃成为能源富庶之地,全市各类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如果平均到每个榆林人,每**约能分到1300万元。如何管理这么大的能源财富,成为近期榆林市**机构改革的焦点问题。 **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 14日,记者从省编办得知,榆林市**机构改革方案已获批。榆林市**行政机构由35个调整为32个,**直属事业机构由8个调整为5个,共减少了6个,精简率13.6%。此次改革中,榆林市在符合大的改革指导思想之外,也因地制宜,表现出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例如,组建了榆林市能源局。 据了解,榆林市总面积43578平方公里,总人口356万。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人均约1300万元。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榆林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 考虑到自身资源开发和能源行业监管的任务较重,榆林市**在此次改革中组建了榆林市能源局,列为市**工作部门,同时撤销榆林市煤炭工业局和榆林市石油化学工业局,其职能、人员并入榆林市能源局。 科级岗位零职务 竞争上岗 在此次改革的人员安置方面,榆林市实行整体划转,后竞争上岗,使得人员工作有保障,干部待遇不下降。 按照要求,新建、合并部门由新组建的班子行政主要领导负责;部门整建制或部分职能并入其他部门的,主要由接收部门主要领导负责;改为部门管理机构的,由主管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实行竞争上岗。 此外,在这次改革中新组建的部门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的科级岗位全部实行岗位零职务,一律竞争上岗,各部门和参照管理单位被要求严格按照《榆林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中科级及以下人员定岗实施办法》,严格操作。本报记者 郭晓蓉 王晓亮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