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玄月 于 2017-5-8 17:17 编辑 导语:由远及近的救护车鸣笛声,匆忙的脚步声混着担架的车轮滚动声,夹杂着病人痛苦的呻吟声以及家人焦急的催促声……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无论白天黑夜,络绎不绝的挂号队伍,无法停下来的护士,连续多个小时无休的医生。有人来了,笑着走出去;有人来了,生命止于此,伤痛、欣慰、无奈、委屈在这里错综交杂,这里是急诊科,一个永远无法安静的地方。 ![]() ![]() ![]() 不同于行政部门的8小时工作制,急诊科医生上班都是7*24时值班制,要从早上七点半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期间只要有病人来就诊,不论几点,必须结束休息立刻进行救治 上午:7:30 ![]() ![]() 急诊科每天早上七点半交班,交班时护士会详细汇报前一天接诊的所有病人来接诊和转出时间,每个病人的病情、接受的治疗和用药等详细情况。 ![]() 因为护士节即将到来,所以交接班时,护士长在安排完每天工作任务后向大家介绍比赛内容。 ![]() 护士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每天早上护士长都要对护士们进行提问。 ![]() ![]() ![]() 两位护士正在交接,新接班的护士必需详细记下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 ![]() 接班的护士要第一时间整理好药品器具,她们总是把每一个生命支持类仪器设备分门别类的摆放整齐。曾经总觉得医护人员和军人都是强迫症患者,东西总是放的井井有条。近距离接触后才明白,这是为了能最短时间找到医用器具来救治患者,所谓“强迫症”是她们温柔的爱护。 上午:9:40~10:10 救护车送来以为宫外孕患者,情况比较危急。但是这些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从容不乱,从接诊到送入手术室,只有短短半小时。 ![]() 预检分诊是进入急诊室的第一步,在这里护士会帮病人进行基本检测,确定病情等级,并为患者佩戴病情等级卡。 ![]() ![]() ![]() ![]() 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正在对病人进行诊断。 ![]() ![]() 妇产科的医生接到会诊电话,前来会诊。她在向家属了解之前的治疗情况。 ![]() 医生们在开医嘱。 ![]() 医生在耐心指导病人家属填写资料信息。 ![]() 因为宫外孕随时面临危险,所以检验单上都打上急章,方便尽快进行检测和手术。 ![]() ![]() ![]() ![]() 病人直接被送入手术室进行手术。 ![]() 虽然从急诊科到手术室距离很短,但是急诊科的护士在护送病人去手术室时都会随身携带急救箱,一旦途中发生紧急情况,就可以就地进行抢救。 上午:10:45 ![]() ![]() ![]() 急诊科门诊部是最忙的地方,平均每天接诊量达六七十例,春节期间最忙的时候能达到上百例。图中张亚军大夫正在为病人诊断。 上午:11:00 ![]() 没有病人时,她们也不一定能休息,还有很多病历需要写。图中一位实习医生正在整理病历。 中午:12:00 ![]() 对急诊医生来说,安静的吃一顿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两饭期间,行政部门下班了,所有来就诊的患者都来了这边,一旦有人前来就诊,他们就得放下手里的饭去看护病人。 下午15:00 ![]() ![]() ![]() 护士是医院最忙的一个群体。病人来了,她们是冲在最前面的人;没有病人时,她们抽空看书学习,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 ![]() 图中护士在为一位女士进行疫苗注射。 晚上:21:00~21:30 ![]() 晚上九点,急诊科里依然有患者不断前来就诊。 ![]() 救护组又拉来一位患者。 ![]() 温波大夫正在观察患者。 ![]() 晚上九点三十,急诊室同时有三位患者在接受治疗。 晚上22:30 ![]() 夜深了,我们的城市已经一片黑暗,人们早已陷入梦乡,而急诊科依然灯火明亮,并且将彻夜明亮,随时准备为夜晚来前就诊的患者提供救治。 那些你所不知道的背后 ![]() ![]() 在急诊手术室里,一位患者胳膊被玻璃割伤,医生在为他进行缝合。血肉模糊的画面总会让人感到不适,可是对于医生来说,这只是他们最普通不过的一次小手术。 ![]() 派出所送来一位患者,什么信息都没有,也没有家属来缴费和照顾。医者仁心,这位患者依旧受到医护人员的细心救治和看护。 ![]() 有患者需要使用静脉留置针时,都会在扎针位置贴上标签,方便医护人员了解针头停留时间。 ![]() 温波医生在和实习医生还在工作,他们已经连续工作将近30个小时了。 ![]() 一名护士在帮患者测量血压。 ![]() 陈延芳护士长在帮病人病情等级卡。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等级,黄色代表病情较重。 ![]() 医护人员对卫生有着严格的要求,简单的一个洗手,他们也有时间和步骤要求,这些也是她们平时要考核的内容。 编后语: 当下,医患矛盾非常严重。每每提及医生,人们恨不得用“拿着手术刀的屠夫”来形容他们,但是当我们真正走进他们,他们也只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而医患关系也并不完全医生专业技能不足,群众知识素质低下或治疗费用过高的问题,我想归根到底是信任缺失的问题。 作为患者,我们不可能了解医学知识,唯一能做的就是信任专业,信任医生,完全相信他会替病人考虑,放心地把自己交在他手里,这就够了。但是,也请前去就医的患者们能记得一句话:医生治病不治命。他们不是万能,但请相信他们一定会竭尽所能。 医者仁心,这是他们的职业操守。 |
_O9A7848.jpg (176.68 KB, 下载次数: 17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