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在线123 发表于 2017-5-22 17:55:49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帖最后由 在线123 于 2017-5-22 17:55 编辑


小满意义  
立夏过后第一个节气,“小满”传达着收获的前奏,也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
  
特点
闷热 湿度大
  入小满以后,暑天湿热正式拉开帷幕,气温明显升高,雨水开始增多,湿热之气交结,气候闷热潮湿,所以暑热之气与湿邪也将一起侵犯人体。
关键是防两邪!
  夏季一定要注意防好2邪、健好1脾,才能远离疾病,长夏健健康康!  
1防暑邪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暑邪伤人多表现出一系列的阳热症状,如发热、心烦、面赤等。夏季也是皮肤疮痈的高发季节,《黄帝内经》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疮痈类的产生与暑热火邪关系密切。 
2防湿邪
  湿邪在夏季最为常见,分为两种“内湿”和“外湿”。  比如,你感觉“桑拿天”很闷、湿热,这就是“外湿”。  如果你感觉身体沉重、总是疲劳,厌食、腹胀、腹泻、身体消瘦,那可能就是体内有了“内湿”。“内湿”主要与人体的脾有关,中医讲,脾主运化,正常食物进到胃里消化再通过脾被人体吸收,如果脾出现问题,不能很好地吸收食物,就会使人体产生湿气。  
3健脾胃
  小满过后,一定要注意健好脾胃。脾胃功能改善,运走湿气,增进食欲,使食物消化完全和吸收好,身体就自然会好。  要想防2邪,健1脾,一定要收好这份养生食谱!
小满养生食谱
薏米——祛湿健脾
  
       薏米,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薏米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泄泻、消化能力减退,体内有“湿气”的人群尤为适宜。薏米最好的吃法是用炒薏米泡水或者煮粥喝或研末冲服。
绿豆——解暑去火
  
       我们都知道,绿豆能解暑、利湿、解毒,一碗绿豆汤是解体内暑热的好帮手。而且夏季出汗过多,喝绿豆汤不仅能补水,还能提供钠和钾,缺乏这两种元素会让我们感觉困倦无力。不过,经常腹胀、腹泻的患者则不宜频繁饮用。
山药——健脾补气
  
       山药可是平补的良药,对五脏气血的虚损补益效果绝佳,常被用来治疗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建议吃山药最好选用蒸、炖等烹饪方法。
荷叶粥——清热解暑
  
       中医认为,荷叶味苦,性平,归肝、脾、胃经,有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的功效。夏季常喝荷叶粥可以解暑,对头晕脑胀、胸闷烦渴、小便短赤等症有效。取新鲜荷叶一张,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与大米或绿豆共同煮成粥即可。  用荷叶水洗澡还可以防治痱子。取荷叶适量,洗净,加水煮半小时,冷却后用来洗澡。
冬瓜——祛湿祛暑
  
       中医把冬瓜称为“祛湿大元宝”,有祛暑、祛湿、利尿的作用,它是果蔬里祛湿的第一号专家,既是美容佳品,又是减肥圣药。夏天如果身上长了痱子,可以把冬瓜切成薄片,擦于患处5分钟,几天下来痱子就会消失。
藕——健脾开胃
  
       夏天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吃点藕。莲藕有一定的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莲藕别总炒着吃,可以试试蒸、煮、熬汤吃。
金银花——清凉解暑
 
   夏季用金银花泡茶饮用,有清凉解暑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消夏解渴良药。脾胃虚寒者要慎用。(大豫南)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2 推荐推荐32 无聊无聊
呼歪歪 发表于 2017-5-22 18:1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丑蛋 发表于 2017-5-22 20:1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错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61858949 发表于 2017-5-23 01:00: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7503308 发表于 2017-5-23 09:0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心静如水wl 发表于 2017-5-23 10:17: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浅陌离殇 发表于 2017-5-23 10:39: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aolu3324 发表于 2017-5-23 12:46: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吻给烟了 发表于 2017-5-23 14:11: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鹏哥哥来了 发表于 2017-5-23 16:09: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