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兆丰年。有的地区终于迎来了初雪,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随着初雪及冬季雪天的到来,人们如何防冬病以及防滑倒呢?无论您是大人、小孩还是老人,无论出行坐公交、骑车、步行,还是开车,下面为您讲解冬季雪天防病防滑秘籍大全。 1、冬季雪天要预防十大冬病 1.骨质疏松:下雪天,防滑、防跌、防撞对老人来说最重要。由于冬季人体骨骼较脆弱,因此,下雪天,有骨质疏松的老人最好不要出门。 2. 呼吸道疾病:冬天易患感冒、咳嗽、肺炎等呼吸道疾病,因此人们常吃点润肺食物。 3.心脏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等。寒冷能增加血中纤维蛋白原含量,易致血栓形成而阻塞冠状血管。病变的冠状动脉遇冷收缩,使血管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 4.消化道溃疡:在副交感神经的反射作用下,使胃产生痉挛性收缩,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引起胃病复发。 5. 晨练病:天气寒冷时一些人坚持早锻炼,因身体未适应露天环境,很容易发生心慌、胸闷或低血糖反应。 6.煤气中毒:利用煤气洗澡或用煤炉取暖,都可能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7.虚脱:长时间用热水洗澡,很容易发生虚脱而晕倒。此时应让虚脱者平卧,并口服温盐水。 8. 中风:对于血管弹性差的人,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波动,使血压升高,促发脑溢血。要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9.烫伤:用热水袋、热水泡脚时,如果不注意温度,易烫伤。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对水温不敏感,要特别注意。 10.不当御寒方式:包括门窗紧闭不通风、钻进被窝蒙头睡等,空气不流通,病毒入侵。 ![]() 2、冬季雪天出行防滑秘籍 开车: 1.行车前,请检查轮胎、刮水器、蓄电池、防冻液及机油是否足够,同时清除玻璃上的冰雪,检查时若发现异常而又无法处理时,最好不要出车。 2.行车中,将车辆控制在安全时速范围内,按情报信息板及标志牌上预告的车速行驶,或者以低速行驶。 3.与前车保持好纵向行车距离,雪天行车时间距应为干燥路面的2-3倍。特别是在进入桥梁路段之前(高速公路上的结冰路段多发在桥梁上)或隧道口(出隧道大多是下坡,又是山区,气温相对较低,易结冰打滑),更有必要提前减速,切忌急刹。 4.保持车辆前后挡风玻璃的良好视线。 骑车: 车胎气不可太足,将气放至平时充气量的2/3为好,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尽量放低车座,降低重心可以使骑自行车平稳;与前面车辆保持3米以上距离,防止前车滑倒而绊倒自己,不要急刹车,这样会使车轮打滑、失去平衡,可骑得慢一点,遇见情况早下车;尽量避免急转弯,在道路许可范围内转弯半径越大越安全,尽量使自己的重心通过车轴线与地面保持垂直。 ![]() 3、各年龄段人如何防滑 人们在走路尽量用碎步,身体前倾,且尽量沿着墙根等有把扶物的路径走;在走路的过程中,脚趾要尽量抓地,这样可增加鞋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少滑倒的可能。买鞋时,尽量选择那些鞋底纹路大,防滑性能好的防滑鞋。 1.老年人。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易被外力所伤发生骨折,出行需要特别谨慎,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呆在家里,出去时一定要穿能防滑的鞋。 2.小孩子。喜欢打打闹闹,尤其是在打雪仗或滑冰时,往往因跑得太快而摔倒。因此,尽早给小孩买防滑鞋,避免在结冰路面奔跑。 3.年轻女性不要穿高跟鞋。一些女性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喜欢穿高跟鞋,有的鞋跟尖尖的,或鞋尖过长,都容易摔伤。 ![]() 4、冬季雪天别忘给脚保暖 病从脚起,冷从腿来。与其他部位相比,两脚最易受寒。两脚受寒后,对全身都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全身体温下降,打乱各个部位的正常生理机能。尤其对上呼吸道的影响更大,一般可引起感冒、关节炎、消化不良和妇科病等。 ![]() 注意事项: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