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青岛妇儿医院一位医生在微博怒斥偏方! 两个急诊病例,都是因为家长相信偏方,用无花果叶子烧水给宝宝泡脚,引发植物日光性皮炎,造成了严重的皮肤灼伤。 而这个偏方竟然是用来“治疗腹泻”。
小编也吓到了。 宝宝太可怜,小脚丫上巨大的水疱、严重的皮肤溃烂,让人心疼。 发布微博的医生呼吁,千万别轻易应用所谓的偏方,不要尝试用偏方给孩子治病。 小编也想说,腹泻其实很常见,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何至于把宝宝搞成这样?! 今天一起来看看专业医生对于宝宝腹泻的治疗和预防的建议。
步小謇 北京崔玉涛育学园儿科诊所 儿科医生
又到夏天,天气说热就热起来,宝宝胃肠道的问题成了家长的心头大患。 门诊中很多家长询问,夏季腹泻怎么办?为什么夏天容易拉肚子? 其实,“夏季腹泻”这个描述并不准确,腹泻也不是只有夏天才会发生的。 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腹泻在各个季节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各个季节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会有一定区别,因此才会出现“夏季腹泻”、“秋季腹泻”这样的说法,这个我们在后面会提到。
宝宝为什么总是拉肚子?
宝宝比大人更容易出现腹泻,症状也显得更为严重。 这与以下几个原因相关:
拉肚子不只是“吃坏了”
宝宝出现腹泻,家长第一反应常常是“吃坏了肚子”,其实不是这么简单。 总体来说,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常见的饮食不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原因,都属于非感染性因素。 本文我们先主要讨论感染性腹泻。 引起感染性腹泻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此外,一些肠道外感染也会引发腹泻症状,如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和泌尿系感染等。这可能是发热时感染原释放的毒素导致,或是抗生素治疗后,引发菌群失调等因素引起的。
宝宝是这样被感染的!
病毒、细菌,是如何感染宝宝的呢? 大多数情况下,病原是随着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进入宝宝消化道的,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日用品、玩具、手,或带菌者传播。 接触病原不一定使宝宝出现腹泻,是否患病与宝宝自身的防御机制强弱,以及病原数量多少相关。
下面我们逐条来看看,几种常见病原引起宝宝腹泻的典型表现。你关心的“夏季腹泻”和“秋季腹泻”都会讲到。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因此也被称为“秋季腹泻”。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6-24个月的宝宝,具有起病急;常伴随发热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最初1-2天常伴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发生脱水的风险较高的特点。 宝宝会出现大便次数及水分增多,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可能会带少量粘液。 轮状病毒为自限性疾病,多数病程3-8天,也有少数会持续时间较长。 化验便常规多数为正常,有些可出现少量白细胞,可以通过检查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来明确。
诺如病毒没有明显季节性,全年都可能发生,但暴发期多在冬春季(每年11月至次年2月)。 诺如病毒是集体机构胃肠炎暴发的首要病原,常发生在幼儿园、学校、餐馆等集体就餐的场所。 除腹泻外,诺如病毒导致的腹痛、恶心及呕吐的症状也比较明显,常表现为“先吐后泄”,还可能出现肌肉痛、头痛、畏寒等全身症状。 另外,与轮状病毒相似,诺如病毒病程也是自限性的。 化验便常规及血常规通常是正常的。
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全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季。家长担心的“夏季腹泻”,就多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此时出现的腹泻具有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的特点,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可能会出现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 (注:里急后重,形容腹泻时的一种感觉,就是肚子疼、有便意、总想上厕所,却又没有太多大便排出的情况) 化验便常规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通过大便培养可能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家长可能注意到,上面每种情况中,都提到了便常规检测。 宝宝出现腹泻时,便常规检测对于病原的判断是有一定意义的。特别是大便含有脓血的时候,便常规及便培养的检测可以有助于判断病原,决定进一步治疗。 家长留取宝宝大便样本,一定要尽快送检。原则上越“新鲜”越好,不要超过2个小时。如果情况允许,最好能在医院现场留样,立即检测。
腹泻护理,四大要点
宝宝腹泻时,进食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规律。 同时因为肠道受损,对乳糖的消化不良,因此多有“继发乳糖不耐受”的风险。可以使用乳糖酶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避免宝宝继发乳糖不耐受,使腹泻的总体时间延长。 而对于已经不以奶类为主要食物的儿童,也可以暂停奶制品的摄入。 如果宝宝出现严重呕吐,可暂时禁食并就医。
呕吐、腹泻带来最常见的风险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特别是对于小宝宝。 如果宝宝没有呕吐,能自主饮水,那么可以给宝宝适当多补充一些奶量,或者使用口服补液盐,来避免脱水的发生。 如果宝宝频繁呕吐,无法进食,并且已经出现了哭泣时没有眼泪,粘膜干燥,少尿(连续4小时没有排尿)等脱水的表现,就需要尽快就诊了。
一般来说,水样便多由病毒或非侵袭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这部分占腹泻患者的多数(约70%),通常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的。 但如果宝宝大便里有大量的粘液脓血,那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化验,由医生根据宝宝的临床表现和化验结果选择最合适最敏感的抗生素。 家长不要自行用药。
肠道感染本身,和使用药物都可能会破坏肠道正常菌群,而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外来病原体的生长,因此合理使用益生菌也有助于宝宝的恢复。
相比较起来,夏季是细菌性肠炎高发的季节。这与环境炎热容易滋生细菌,以及容易生吃蔬菜水果是相关的。 因此预防腹泻首先要注意饮食。 比如1997年,日本静冈县曾大规模暴发大肠杆菌0157感染,就是因为在某次集会上,大量人群进食了污染的冰镇黄瓜。 虽然近些年来,随着卫生环境的改善,家长对于饮食的新鲜度及卫生度越来越重视,严重细菌性肠炎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但食用不经过烹饪加工的食物时,还是应该特别注意。 其次是预防传染。 前面提到过,接触病原有可能导致感染。 家长自己和宝宝都要勤洗手(文末有正确洗手步骤图)。如果宝宝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出现了腹泻,并且经证明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所造成的,那么也要注意观察宝宝是否出现症状。
小编注意到,北京市疾控中心也在微信发布消息:进入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聚集性病例有所增加。
疾控中心提醒,疾病高发期应注意: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回家要洗手;
注意饮食安全,生熟分开,在外就餐时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的水产品;
吃剩的食物及时低温储存,再次食用前要彻底热透;
在外就餐选择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饮点进餐;
如果出现腹泻症状,建议尽早到肠道门诊就医,不要自行应用抗生素治疗。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