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原创内容] 陕西神木: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阅读数:1427  |   回复数:0
samba站长 发表于 2010-7-14 09:40:26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神木县近年始终把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繁荣农村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产业化发展农业、以城镇化繁荣农村、以工业化富裕农民,走出一条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太和寨乡墩梁村原本是神木南部山区一个贫困村,全村130多人,3年前吃水还需从几十里外挑,沿用的是传统的牛耕马驮耕作方式,多数村民种地养家糊口。2007年,神木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该村进行调研。“墩梁村人少,发展养殖业不符合实际,种植业在现代农机具的帮助下,完全能够满足成片种植,加上这里日照时间长、气候温差不大、土壤条件又非常适宜发展小杂粮和马铃薯种薯繁育。”该局随即把这里确定为全县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加以发展。

  通过两年多的推广示范,如今的墩梁村已被成片的小杂粮田地、集中的马铃薯繁育基地覆盖。村民用上自来水,做饭用上秸秆气化炉,拖拉机耕作机械进村,人均纯收入是3年前的3倍多。担任墩梁村10年党支部**的杨卿,3年前种5亩地养家糊口。去年在农业机械帮助下,他和妻子两人种了50多亩地,收入12万元。目前,墩梁村已成为省、市、县共同确定的“一村一品”示范样板村。

  通过“试点、总结、推广、开拓”的发展方式,神木县农业局先后在全县范围内建设完成15个“一村一品”示范村和150个“一村一品”推进村。如今,3年时间过去了,南部的墩梁村,北部的袁家沟、西部的永丰、东部的西坬等示范村和推进村已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典型和样本。

  神木北边盛产煤炭,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薄弱;南部是传统农业大镇,土壤条件好,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首选区域。经过多方论证,该县启动新村建设项目,把处于煤炭开采区的农民搬迁到新村居住,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南部农业乡镇,枣林区的农民发展红枣种植业和加工业,没有枣林的地方发展特色种养业,**出资帮助建设养殖小区、种植基地、加工企业,并派遣科技人员入户开展科技扶农工作,争取实现“一年要上马、二年大发展、三年见成效”的目标。

  神木农业绝大部分属旱作农业,2009年,神木县实施全县第一个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把小杂粮项目中的两项列为创高产项目,成功获得两项全国第一。如何让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真正起到示范作用,神木县农业局提出“466”百千万高产创建活动,即4个万亩高产示范区、6个千亩高产示范样板、6个百亩核心攻关田,并按照地域的不同,将这些项目分布在全县符合条件的乡镇。

  “一区五园十村”特色项目建设工程、大漠蔬菜、农民培训、农机具补贴、农村能源建设等项目相继实施。

  截至去年,全县累计建成8个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涵盖种植、养殖等多方面,建成新农村市级示范村16个,样板村1个,实现“双百帮扶资金”2.33亿元,全面完成2008年度33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的建设任务,累计拓宽整修道路近100公里,新修、维修淤地坝20座,改良红枣品种200亩,新建沼气池2369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技能培训2620人次,全年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6万人次,转移就业率达到94%,全县劳务总收入4亿多元,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 无聊无聊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