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他*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一首熟悉的童谣,唱出了多少儿女对母亲无疆大爱的感恩之情。7月15日,29岁的曹艳在病床上讲述了母亲要为她捐肾治病的感人故事。 厄运降临年纪轻轻身患重病 29岁的曹艳是榆阳区清泉乡吴庄村人。去年4月23日,她被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衰竭(尿毒症)。顷刻,这个原本幸福快乐的家庭布满阴霾。向来外向开朗的曹艳无法面对这个事实,她哭喊着:“我还这么年轻,身体一向健康,怎么会突然得这种病,我还有5岁的女儿,非常可爱,如果我出了什么事,女儿可咋办啊。” 7月15日上午10时,曹艳正在榆林市第四医院(星元医院)透析室里做血液透析。4小时的透析已近一半,曹艳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体瘦得皮包骨头,情绪较为稳定。她告诉记者,患病期间,吃饭总是要吐,感觉出不上气,人也一下子瘦了10多斤,现在体重仅为37公斤。 曹艳的主治医师樊红卫说:“为控制病情,患者每天只能限量喝水,因为得了这个病后,患者身体内的水分和毒素排不出去,会造成全身浮肿,肺水肿,最严重的是心脏衰竭,现在所做的血液透析就是帮她将体内水分和毒素透析出去。” 危情时刻母亲大爱捐肾救女 医院的透析室不许外人进入,曹艳的母亲杨女士就坐在门口等候。49岁的杨女士发根全白,双眼布满血印。她不时地向透析室内张望,然后背过身来,流下了心疼的泪水。 杨女士除了照顾女儿外,还要照顾小外孙女。她们一家在榆林210国道附近的春苑巷租房居住。记者颇费周折找到杨女士一家的住所,两间房子里,除了生活必备的床、桌子、旧沙发之外,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杨女士回到家时,外孙女小墨正在读一本《幼儿画报》,“讲卫生,勤洗手,要做>他*的好宝宝……”小墨看到外婆回家,马上扑在外婆身上问:“我妈妈呢,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杨女士强挤出一个笑容:“小墨好好读书,你妈妈就快回来了。” 杨女士告诉记者,去年女儿初查身患重病后,她也很难面对这个现实,便带着女儿去包头、北京各大医院做专项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肾功衰竭。从那时起,曹艳就一直住在包头一家医院做规律血液透析,每周3个疗程,每个疗程花费1000元。透析一段时间后,杨女士听大夫说,如果有人能和曹艳配型成功,给她换一个肾,她就有救了。杨女士毫不犹豫在医院做了配型检查,结果显示二人配型成功。知道了这个消息后,这位伟大的母亲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女儿终于有救了,难过的是家中根本无力承担这10多万元的手术费用。今年5月份,杨女士又带着女儿回榆林透析治疗。 杨女士哭着说:“当父母的,就盼着自己的儿女好,只要能治好我的女儿,别说捐一个肾,就是两个都换给她,我也愿意啊。” 拯救生命期盼各界齐伸援手 榆林市第四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纪东世介绍,肾移植成功后,患者还需一定的药物进行维持,但生活质量要大大高于透析治疗,相应手术费用也较大。目前,医院已经以最低收费对曹艳进行治疗。 杨女士低着头说:“现在,我和丈夫、女婿3人一起打工,一月收入3000多元,而女儿治疗费每月就要4000元。一年多来,看病已经花了十几万元,现在欠了亲戚朋友6万多元,根本没有钱再支付换肾的手术费用了。”得知自己的姐姐患病后,曹艳的弟弟异常心痛,他多次要求辍学打工,为姐姐赚取手术费,但由于他成绩优异,遭到杨女士极力反对。杨女士说:“如果真的辍学,会对他的前途造成很大影响。” 曹艳激动地说:“我知道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她为了我,愿意捐出自己的肾,这份恩情我无以为报。同时,我自己也有一个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