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无助者有助,让有助者成才,让奋进者辉煌”的“高尚教育”理念,是西译人30年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不管公办民办都是党办,不管盈利非盈利都是为社会做公益;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例外;这是一个旗帜导向问题,我们必须要这样做。”西译董事长张水平的铮铮之言,让记者深切感受到了当年西译创办者丁祖诒先生家国教育情怀的传承。“守正出新、勇创一流”是新一届董事会的施政纲领,也是西译校长韩江水与党委书记李虎成等校领导的共同使命。 西安翻译学院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守正”,就是坚持中国**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后,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党在民办高校教育中的领导地位。民办高校也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办,西安翻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一直走在同行业前列。2000年,作为第一家成立党委的民办高校,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极具影响性。西译现有党支部57个、党总支9个,有师生党员1753名,党建工作、党员发展的质量以及日常教育管理得到了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肯定。建校30年来,西译为国家积累教育资产15.8亿元,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复合型实用人才”。毕业生中,有行业翘楚,有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有全国人大代表,也有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优秀才俊。在江浙沿海一代,创下亿万财富的西译学子不在少数。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西译翻译研修院锤炼的学生,“同声传译”的水平不同凡响,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屡屡斩获奖牌。 西译艰苦奋斗的30年,也是不断改革探索发展的30年。“民办高校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满足适合人民群众个性化的多个层次的教育需求,民办教育在替补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中有重要的价值基础。”按照这一思路,西译积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和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了“西译模式”的四个“出新”,即第一要办出新的教育情怀,就是培养具有家国天下人文情怀的一流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二办出新的教育特色,语言类、服务类专业是西译的两大特征,围绕着学科建设和企业的实践教学,坚持外语氛围和体验式教学、外语+专业+创新创业的技能和外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西译特色;第三办出新的教育活力,让真正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参与社会服务、与人相处、合作共赢。让学生学得活,以赛促学、以实践促发展;第四体制机制改旧立新,通过改革学校的法人治理体制,改变了学校原来大包大揽的一级管理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各院系的动能,把干部员工从稳的思想中、守的观念中、怕的心理中解放出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用创造性的思维推动工作。通过改革创新,推动西译更加充满活力地阔步前进。去年,西译被教育部全国就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学生就业实力十强示范民办高校”,在2016年教育试点中得票第一,获得了“中国就业竞争力民办大学”等荣誉。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