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哥小时候长得廋小,常被哥哥打,还有学校的一些无赖。浪哥心中愤懑,立志报仇。浪哥有润土一样的性格,嫉恶如仇,心地纯良;也有除暴安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豪气。80年代初,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借着《少林寺》《霍元甲》在全国的热播,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练武热潮。浪哥买了很多武术方面的书籍,潜心研究,用心苦练。常常哼着《霍元甲》《少林寺》的主题歌为自己伴奏。夏天在西瓜地练三伏,冬天去河滩练三九。在日出的光辉中,在夕阳西下的彩霞中,村里到处留下了浪哥闻鸡起舞,恭送夕阳的身影。踌躇满志的少年,正为他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上初一的时候,浪哥就打油一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志坚心韧,所向披靡。吾理宙宏,何而不成。
陕北山高坡陡,为了增强体质,常常从山脚一口气跑上山顶。过小河不走小木桥,从窄处一跃而过。冬天专门在冰面跑,练习自己的平衡能力,敏感性和轻功。岁月流逝,浪哥体质渐渐增强,为练武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虽然浪哥没有拜过名师,没有去少林寺深造,但浪哥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吃苦耐劳,自学成才。从书本上获取一些知识,从《少林寺》《霍元甲》等等影视作品里获取一些灵感。自己独创了天下独一无二的新型拳法——《浪花拳》。浪花飞拳,眼花缭乱。浪花拳中,鲜血飞溅。此拳法虽说不多,三下五除二,但攻防兼备,神形一体,快如闪电,瘁不及防。 浪哥辛苦,每天爬山跳远,时时刻刻不忘练功。走在放学的路上,看见小石头,用脚尖一挑,抛得远远的,练得稳、准、狠。打沙袋,劈砖头。小小年纪,一掌下去,砖头断为两截。学校举行爬山比赛,浪哥勇夺第一。上体育课,做俯卧撑,浪哥十指成爪,十点触地,完成任务,脸不红气不喘,体育老师大加赞赏。
日出嵩山坳
晨钟惊飞鸟
林间小溪水潺潺
坡上青青草 ........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睁开眼吧,小心看吧
万里长城永不倒
试问哪个愿臣虏自认
因为畏缩与忍让
人家骄气日盛
开口叫吧,高声叫吧
这里是全国皆兵
历来强盗要侵入
最终必送命
万里长城永不到
千里黄河水滔滔
江山秀丽叠彩峰岭
问我国家哪像染病
冲开血路,挥手上吧
要致力国家中兴
岂让国土再遭践踏
..........
浪哥现在回味这些老歌曲,仍然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八十年代,农村土地承包给了农民,风调雨顺,浪哥家也是仓满瓮流。粮食多的吃不完。一日浪哥正在看书,父亲叫他一块上街卖粮食。浪哥一脸不高兴,眉头皱了一个疙瘩。骑自行车带一百斤粮食扬长而去,不理父亲了。走到中途,前面有两个小伙子并驾齐驱,非常霸道。山间土公路并不宽,浪哥一时无法超越,就在后面跟着,谁知道两小子迎面碰到了他们家亲戚赶一大马车,两坏小子急刹车,并排停在路中央,浪哥躲闪不及,摔倒在路边,差点跌下河谷。两小子见状,纹丝未动,跨在自行车上还说风凉话:“谁碰谁了?”意思是与他们无关。浪哥强压心头之火,独自一人扶起自行车走了。那知刚才一交摔得自行车链子沙沙作响,浪哥越听越生气,到了乡镇政府门口,一把把自行车靠在台阶上,怒气冲冲等哪两个小子到来。
不一会,两小子过来了,仍然是并驾齐驱,谈笑风生。浪哥抬手一指:“两个驴日的,看把老子的自行车摔成甚了!下来!”两小子二话不说,甩开自行车,迎面扑来,,一前一后夹住浪哥。浪哥并不示弱,擒贼先擒王,主动向哪个个子高的扑去,挥拳击他门面,左右开弓,右拳被挡,左拳击中对方鼻梁骨,顿时血流如注。浪哥迅速抽身跳出包围圈,第二个小子捡起小石头向浪哥袭来,浪哥早有准备,成竹在胸,迎头上去,一跃而起,一把把石头揽在手中。对方惊慌,不敢再扔。恰在此时,浪哥父亲到达,看见儿子和人家打架,顾不了车子粮食,扔在路上,大声喊:“咋回事?咋回事?”结果是一对二,浪哥获胜。父亲拉住哪个满脸是血的小伙子说:“有话好说,有话好说!”众人上来打劝:去派出所吧!父亲带他们去派出所了,浪哥懒得理他们,开始张罗卖粮食。半个多小时后,父亲回来,说哪两小子报案,反被派出所的人训了一顿:你们两个打人家一个还有理了!哈哈,浪哥父亲只是给付了一点包扎费。哪个小子鼻梁上包了纱布,特像古戏中的小丑,七品芝麻官。后来才知道,他们是亲兄弟,他们一共弟兄八个,在村里村外无人敢惹,称王称霸,甚是嚣张。被浪哥打的是老三,给浪哥扔石头的是老四。浪哥才不管他们弟兄几个,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就叫艺高人胆大。正是:嫉恶如仇,路见不平一声吼。铲除邪恶,浪哥铁拳显神威。(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