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女同事新买了辆新车自己开,虽然是拿本多年的“老司机”了,但之前都是老公开车,现在自己上路难免有点生疏和紧张。她说自己觉得最麻烦的就是倒车入库,看后视镜什么的拿捏不准,一般就听倒车雷达的声音,依靠雷达响声的急促程度来判断距离。 ![]() 我们几个听到她描述倒车都能出一身冷汗,心说“您真是位大隐隐于市的**”。这里也提醒各位读者:车身雷达只是作为驾驶的辅助手段,不能完全依赖它去判断驾驶。为了让您更便于理解,我们用三辆热门中级车——新蒙迪欧、迈腾、迈锐宝做个小对比演示,让您看看是否可以全信倒车雷达。、 先介绍一下我们测量用的“障碍物”:模拟高柱体的大桩桶;收纳箱模拟路边石墩、蹲着玩的儿童;以及模拟小型障碍物的小桩桶。
我们会在车前、车后两个角度使用真人、障碍物等形式来测量雷达的反应,以雷达“开始响”、“一直响”两个状态下,测量车辆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这个数值并非要说明孰优孰劣,只是给大家在日常使用中做个参考。而且测试中可以看到,雷达的指导并非全面,完全听从的话很容易发生剐蹭。 长安福特 新蒙迪欧:倒车影像提示醒目 我们先从最近大热的新蒙迪欧开始吧。我们试驾的是新蒙迪欧运动版,车前、车后各有6个雷达探头,还配备了倒车影像系统。
这个配置在家用车中已经算得上是十分丰富了,很少有更出彩的配置。不过在倒车实际使用中,依然检测不到高度30cm小桩桶,不论何种距离都不会给予声音提示,即使我们故意垒上几个小桩桶提高高度,也依然“照撞不误”。当然如果您关注倒车影像,还能有挽救机会。 针对大桩桶的表现就好得多了:距离2米雷达提示开始响起,随着距离的拉近雷达提示声逐渐密集,到0.31米时雷达长响。而且中控液晶屏上会有提示倒车时障碍物的威胁情况。
不过在面对收纳箱时,倒车雷达就有点不知所措了,1.84米远时就会检测到它并提示。雷达提示声与中控液晶屏上的颜色提示也会随着距离而变化,不过一直到后保险杠贴上收纳箱,雷达提示也只是很急促,而不是我们一般认为的会在碰上前就响成一片。
对于新手司机来说,看不准车头也是个麻烦事儿,很多时候前行时候看不准车宽也非常容易发生剐蹭或碰撞。所以对于有车前雷达的车型,我们还测试了一下它们前置雷达的反应。
体验人员站在车辆的侧前方,一条腿站在车辆一侧车轮的形式轨迹上——车辆如果一直直行,肯定会撞上体验人,而这个位置驾驶者从前挡风看又不太好判断。 ![]() 一汽-大众 迈腾:可视驻车系统很直观 新蒙迪欧毕竟还没大范围开卖,测试体验只是参考,销量一直不错的迈腾对于大家更有说服力。迈腾同样是车前、车后各有6个雷达探头,也配备了倒车影像系统。
但是在高度仅有30cm的小桩桶面前,这些配置依然是浮云,不会有提示音——即使是撞上了。而且也不能准确检测出和收纳箱的距离,即使倒车碰到了也依然不会长鸣倒车提示。
迈腾的倒车影像虽然没有新蒙迪欧的色块示意,但有模拟距离展示,在周边环境复杂的时候,对驾驶员来说看着更为直观。
上海通用雪佛兰 迈锐宝:探头少,覆盖范围广 在三款车中,迈锐宝的价格最为便宜,装配的雷达探头也最少——只有车尾有4个。在实际测量中,无论何种距离均检测不到收纳箱与小桩桶,不会有声音提示。
在实际使用中迈锐宝倒车雷达倒是挺灵敏,对于大桩桶的探测距离是三款车中最长的,在雷达长响时,距离桩桶的距离也是三款车中最近的。
总结:我们以一个表格来结束这次的小测试——这里我们不是要决出3款车的优劣,而是看看车身雷达在使用中是否真的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看到,测试3台车的倒车雷达对于高度小于30cm的物体均无法良好识别,对高度在40cm的物品,也存在误判的可能性——倒车雷达作为驾驶时的辅助可以,但是完全代替您的判断还存在风险;雷达配合倒车影像能够大幅减少盲区和事故发生的几率;更多的车身雷达对于新手司机来说也有更佳的辅助作用。当然,更为传统、工作原理原始的后视镜其实更值得信赖。 如果真的对自己的驾驶没信心,不妨还是请旁边的人在外面看着指挥,这样才是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更为负责任的做法。 |
Img2324596_550.JPG (118.7 KB, 下载次数: 16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