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房价

阅读数:4224  |   回复数:5
xiazi123 发表于 2018-1-23 10:05: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所谓去库存很多是被投资炒房者转移了,即从开发商手里转到了炒房者手里,越是涨得凶市场越危险,试想一下,很多三四线城市和一些县城并没有人口和经济支撑,炒房者手里的房子卖给谁?恐怕到时候租都租不出去。

可是一面是国家提倡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一面是这些城市暴露出的市场风险,作为购房者该如何去理解呢?

不可否认,一些城市房地产已经脱离了自身的价值,房价上涨过快,这个安家融媒一直在提醒。没想到最近官方再次给出了明确的说法。据报道,1月18日,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在论坛活动上表示,在注重一二线城市房情的时候,对三四线城市的房情也要密切跟踪,灵活应对,现在开始出现三四线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我们也要密切关注。

实际上,国家透露的市场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不理解,1月17日,住建部发话,针对前段时间部分地区解读调控松绑政策进行了阐明,文件指出,2018年我国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毫不动摇!住建部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是明确的、坚决的,是一以贯之的。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毫不动摇地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严格落实各项调控政策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进一步落实地方主体责任,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

很显然,差别化已经成为楼市调控的重要方向,之所以调控有差别是因为市场有分化,哪里过热就调控哪里,而适度放松也是对调控的更加精细化的修正。经济学家连平近日表示,去库存是根据供求关系来的,它库存高,需求不够旺盛,那么这种情况下要去库存。现在来看,可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库存已经不是个问题了,就是经过一段时间去库存之后,它的库存已经开始有明显的减少了。可能在有些城市的管理尤其是对于价格管理方面,一些措施不到位,或者是不对路子,也可能导致它的房价的调控效果并不那么明显,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所以,这也就引出了发改委的喊话,对于三四线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要密切关注。

说真的,一些城市完全不具备可支撑房价上涨的要素。财经评论家张平说,今年三四线城市房地产的风险不言而喻。投资者可以适当规避去年房价上涨过快的三四线城市。以廊坊(燕郊)为代表,从去年4月最高点至今累计下跌36.9%,跌幅居全国之首。房价中位数由去年4月的31879元/平方米跌至11月的不足20000元/平方米。正是因为,之前的疯狂炒作带来房价的大起大落,一大批投资投机者被深度套牢。

有权威媒体报道,燕郊廊坊市的自住率只有20%,和廊坊本地客比例相接近的,还有中山和惠州。这两个城市的本地购房者占比也分别只有20%~24%。自住率如此之低,将预示着一旦廊坊之类的城市出现抛售潮,将会带来巨大的金融风险。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5 无聊无聊
明白不明白 发表于 2018-1-23 18:26: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现在么房的人都么钱 卖给鬼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顺路跑 发表于 2018-1-24 12:08: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大家赚钱都不容易,千万不要成为高房价的牺牲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晚风撩人. 发表于 2018-1-24 12:13: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喜欢你的分析  支持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rui 发表于 2018-1-25 18:33: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危险的是贷款炒房 房价一旦崩塌 倒霉的是银行 存款者露宿街头准备与银行同归于尽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缘分~ 发表于 2018-2-22 09:30: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rui 发表于 2018-1-25 18:33
危险的是贷款炒房 房价一旦崩塌 倒霉的是银行 存款者露宿街头准备与银行同归于尽

房价崩盘,政府会拼命托市。房价上涨买不起房子不会死人。但是房价崩盘,银行,水泥,建材,钢铁,煤炭,电力,铁路运输,太多的行业会受到影响,许多人要失业。就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在政府眼里,房价上涨的害处,和房价崩盘的害处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肯定会保持房价稳定,但是gdp要增长,每年印大量钞票,钱贬值速度太快,房价保持稳定就是和gdp增速一致。看上去房价还是上涨的。具体到神木,房价崩盘,政府17年不是开始出手拆迁,补助买存量住房的,从而推动房价大涨吗。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