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神木县公安局立足全县实际,积极探索创新,从群众关心的细节做起,从工作薄弱的环节抓起,着力增强矛盾化解、治安管控和服务群众三个方面能力,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对满意度。 疏堵结合,强化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以强化矛盾纠纷化解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情报信息分析、研判和预警机制,切实履行第一责任,扎实做好维稳工作。一是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在涉稳信息的收集上着眼于“快、灵、准”,以社区民警为骨干,采取特情提供、网上巡查、驻点收集、评估研判等多种方式不断丰富信息收集手段,广辟线索来源。二是规范突发性事件处置。制定分级处置制,根据突发性事件的参与人数规模划定处置主体和责任,制定了《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和《**件处置方案》,以提高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能力。三是理性调处矛盾纠纷。着眼源头化解,致力于在矛盾纠纷化解上求突破。重点是对每一个不稳定群体的合法合理诉求,积极帮助其向相关部门反映,争取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对有条件解决的困难,通过努力,积极争取政策,开展重点帮扶。此外,加强劝解引导工作,落实领导接访制度,以规范群众表达诉求的方式,确保其依法有序反映诉求,防止因诉求反映渠道不畅造成的非法上访事件。 打防并举,强化社会治安驾驭能力。按照“以打促防,以防助打”的工作思路,重拳出击,严密防范,逐步形成打得狠、防得牢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打击犯罪“零容忍”。深入开展“秦安”专项行动、“打盗抢、除毒害”大会战等专项行动,不断强化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全县共发现行命案3起,破3起,侦破率为100%,命案发案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0%,全县未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辖区治安态势持续向好。二是坚持治安防控“零死角”。积极创新巡防工作机制,将辖区科学划分为14个网格化治安巡控区,24小时囤警街头,边巡逻盘查、边接警处警,做到了网格布警、动态处警,极大地提高了街面治安控制力。同时,推行公安民警、协警、社会义务巡逻队联防协作机制,加强企事业单位人防、技防、物防压发案防范机制,取得显著防范效果。三是坚持社区警务“零距离”。积极突破制约社区警务工作实效性不高的瓶颈,把信息警务建设作为警务工作的切入点,引导社区民警抓好掌握社情民意、获取涉案线索、组织安全防范和开展群众工作,社区民警办公地点一律前移至社区警务室,切实加强社区治安控制,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管服齐行,强化窗口单位服务能力。寓管理与服务之中,不断规范基层窗口单位服务,提升基层窗口单位服务水平,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窗口单位。一是强化日常管理,规范服务行为。结合干部作风整治活动,在基层窗口单位广泛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进一步加强纪律作风养成教育和内务管理,明确规定在工作期间民警一律着装整齐,文明礼貌,服务热情。二是提升服务质量,简化工作流程。按照“提质、提速、提效”的要求,坚决做到能办的事情马上办,不能一次办结的事情要给群众解释清楚,并告知补办的手续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积极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限时服务和**。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健全完善窗口单位服务规范化标准,公开各种办事制度并悬挂窗口醒目位置,诚恳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内务管理,确保窗口单位内外整洁、安全、有序,营造良好的办公和办事环境。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