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打架鱼 于 2018-2-15 12:56 编辑 ![]() ▼律视在线第362期丨向公众融资的“众筹”产业是“非法集资”吗?“众筹”你需要防范哪些刑事风险? ▼何为“众筹”产业? 自互联网金融兴起,“众筹”一词便成为新兴词汇被很多人提及。大家都喜欢“众筹”,缺钱的人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来融资进行创业,而有点闲钱又没时间创业的人希望通过“众筹”的方式来参与到创业之中来。然而,大家都忽视了“众筹”当中所蕴含的法律风险。 ![]() 众筹就是向公众融资,而向公众融资本身就很容易触及“非法集资”的这一条红线,因为一不小心,众筹就会触犯刑法,涉嫌到犯罪。今天律视在线的谌江涛律师就来和大家一起聊聊“众筹”的刑事风险。 现在流行的“众筹”有四种形式即“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奖励众筹”、“慈善众筹”。下面根据这四种众筹模式,具体分析一下这四种众筹模式的法律风险。 ![]() ▼股权众筹与债券众筹的刑事风险 股权众筹的刑事风险:所谓“股权众筹”一句话解释就是大家合伙做生意,这表面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股权众筹”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就涉嫌犯罪。 1、虚构“合伙做生意”,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募集资金对象累计超过200人的,可能涉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 债券众筹的刑事风险:所谓“债权众筹”就是向大家借钱,到期还本付息。这个大家都知道将可能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 ![]() ▼奖励众筹与慈善众筹的刑事风险 奖励众筹得刑事风险:所谓“奖励众筹”即“团购+预售”,一句话解释就是让大家出钱给我研发产品,产品研发好了,送你产品。这种方式相对安全,但是如果虚构产品研发事实,不兑现产品,则可能涉嫌集资诈骗罪。 慈善众筹得刑事风险:所谓“慈善众筹”一句话解释就是以各种公益慈善、疾病求助等名目向大家募捐。《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只有取得公开募捐资格证书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开展慈善募捐,并且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规定的募捐方式进行。因此理论上个人发起的“慈善众筹”都是违法的,如果虚构事实进行募捐则会涉嫌诈骗罪。 ![]() ▼众筹有风险,加入众筹需谨慎 对于发起众筹的人需要的是诚信,但光有诚信还不够,还需要有完善的制度及足够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否则,结果往往并不是您所想要的。而对于参与众筹的人来说,参与众筹,您首先要了解众筹发起人的能力及人品;众筹项目是否有完善的执行方案、监督方案及退出机制,切勿因众筹发起人所描绘美好愿景而加入众筹,否则结果也往往不是您所想要的。 最后,提示大家,众筹有风险,规避法律风险,您需要律师!珍惜身边的律师朋友,我们一直在您的身边。 ▼▼▼ ▼▼▼ ![]() 积 极 转发帮助他人,争做最美普法使者 律『视』在线 — 掌上的法律专家 精英律师团免费普法义务咨询 新浪微博:@律视在线丨今日头条:律视拍案 律 师 视 频 录 制 合 作 联 系 制 片 人 王 老 师 :135-5225-3083 法 律 咨 询 及 帮 助 请 拨 打 平 台 电 话 咨 询 热 线 :010-57185310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