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神木县经济社会发展克服重重困难,民营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逐步恢复生产,煤炭、兰炭、PVC、电石等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增长,经济“稳中趋缓、缓中有增”的局面逐渐形成。前三季度,神木GDP等主要经济指标绝对量仍占榆林市的1∕3、陕西省的1∕14……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源自于神木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着力化解不利因素影响,立足“稳增长、调结构、保稳定、惠民生、促改革”,为神木新一轮科学发展、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多轮驱动稳增长 9月以来,神木经济逐渐回暖:地方煤矿正常生产矿井由年初的7家增至12家,产量由第一季度的518.9万吨逐季增长到第三季度的2116.3万吨,煤炭平均价格近期提高20元/吨;全县240户规模以上企业,正常生产的企业由年初的144户增加到187户;特别是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工业用电量9月之前一直处于负增长,9月份电力消耗高达10.32亿度,同比增长36.4%。 今年以来,神木出台了以扶持民营企业、让利民营企业为核心的稳增长“十条”政策,通过对煤炭行业价调基金返还,兰炭行业维简费、水资源补偿费、水土防治费、煤炭计量费返,载能等行业用电奖励,产品促销奖励等措施促进企业发展。目前,县上已经兑付各项财政扶持资金4.1亿元。同时,积极争取中省市政府用电奖励、载能产品储备贴息、新增产能项目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建材企业下乡、消费品工业促销等方面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针对低迷的煤炭市场,神木县委、县政府一方面组建团队,主动出击,开拓市场。通过搭建神木煤炭销售平台,与中省大型国企合作建设煤炭铁路集装站,争取铁路运力指标,并借助西康二线、襄渝等铁路通道,开拓南方市场。另一方面,加强主要用煤通道建设、维护,缓解拥堵。同时,召开了两次政府、银行、企业家对接会,促成各大银行与神木民营企业签约意向贷款57亿元,目前已审批24.7亿元、发放11.5亿元;向省、市申报中小企业扶持项目12个,已获得扶持资金110万元;充分使用好县上的5000万元中小企业扶持专项资金,给予民营企业贷款贴息;协调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向小型、微型企业担保贷款1000多万元。 一系列政策措施使神木工业经济趋稳回升,实现原煤产量14994.8万吨、同比增长1.1%,兰炭1108.1万吨、同比增长20.4%,聚氯乙烯53.4万吨、同比增长23.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9.4亿元。 同时,神木县启动了“一区十园二十村百社”建设,神木民营企业家投资农业的热情被点燃,仅今年就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20多个,总投资达4.6亿元,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0家,总数达462家,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8万亩,猪、羊、牛存栏分别达到9.11万头、64.29万头、2.04万头,预计全年可实现农牧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2%。 神木还不断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35个企业投资的重点项目中有23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0.4亿元。全年安排的536项基本建设项目,截至9月底,计划开工的236个财政投资项目中有213个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4亿元。 主动转型发展,打造经济“升级版” 在经济开始回暖的同时,神木县新一届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主动转型发展,倾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 榆林市委副书记、神木县委书记尉俊东告诉记者,尽管神木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成为陕西唯一的生产总值超千亿的县、稳居全省十强县之首,但是,神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刻不容缓! 神木县大力推进煤炭精深加工和非煤工业项目建设。陕西龙华煤焦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龙华30万吨尿素综合利用项目位于燕家塔工业园区,在第十一次陕北能化基地建设座谈会期间集中开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发展下游产业,龙华集团将成为为一个煤-气-电-化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产业集团。锦界工业园区的通海羊绒制品公司逆势发展,于今年4月份投资1.2亿元建成二期生产线,成为西北地区加工和生产规模最大的羊绒分梳企业,年产值可达4亿元。 同时,神木出台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文化旅游业方面,优化二郎山宗教文化旅游景区、启动杨家将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强化石峁遗址、高家堡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前期工作,启动石峁遗址申遗工作,加强红碱淖旅游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护及开发,积极筹划建设长城沿线、黄河峡谷观光基础设施;商贸物流业方面,建设神木二村及西沙组团的商贸建材物流园区、神木新村综合物流园区,集中推动物流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金融方面,推动3-5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集团公司发起设立财务公司,筹建风险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民间资本投资管理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支持1-2家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依法发起设立、参股或过渡为村镇银行。 神木县还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加大了县城建设管理力度,开工建设了16个市政项目,完成投资3.21亿元;大力实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工程,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锦界新区建设和建成区改造有序实施,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大柳塔、店塔市政配套功能不断完善;高家堡被列入全省31个文化旅游名镇建设序列,大保当被确定为市级重点示范镇。启动了沙母河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訾家河、水井湾两个村成功创建成省级生态村。 以干部的“紧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 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制度从2009年3月开始实行。财政每年补贴至少1.5亿元资金。这一政策让神木百姓看病可以享受门诊补贴和住院报销,最高报销比例达到90%。“今年的预算是2.04亿元,1至10月份财政已打入专户1.5亿元,这个数字足够保证正常运转”。神木县财政局局长刘小平说。 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压力,神木的“全民免费医疗教育”如何保证?尉俊东明确表示,越是在经济爬坡过坎的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改善民生。要从严控制开支,压缩“三公”经费,保障民生支出足额及时到位,以干部的“紧日子”保障老百姓的“好日子”! 数字显示,前三季度,神木县公务接待经费同比下降38.5%,楼堂馆所和公车购置零增长。县财政今年投资项目规模由48.3亿元缩减至32.5亿元,净核减15.8亿元,民生刚性支出得到优先保障,并及时兑付了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养老保险、保障房等重点民生工程支出,截至10月底,今年全县累计为43064名患者报销医药费16658万元。今年1至10月份,神木县共8.3万多名(含非神木籍学生)学生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投入资金3.36亿元。神木开出了一本闪耀着科学发展之光的“民生财政”账单。 今年以来,神木的大病救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保险参保率不断提高,覆盖面全省领先;五保对象分散供养标准由4200元/年提高到4700元/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保障面扩大到外来务工者。城乡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22元,增长3.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9439元,增长3.4%。在神木,温暖依然相伴幸福前行。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