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赵军(左一),今年25岁,与20岁的女朋友彭仁芳(左二)一起在南通印刷厂里务工。今年是他们经历的第3个春运,赵军带着女朋友彭仁芳回万源老家见父母
1月16日,瞿家兴,65岁,建筑工人,这是他的第23次春运。瞿家兴家在重庆,现在南京某工地做建筑工人,年收入5万元左右。瞿家兴告诉记者,自1991年外出打工,他几乎辗转了小半个中国。
1月16日,周湘兰,19岁,在校大学生,这是她的第1次春运。周湘兰在江苏淮安读大学,家在四川达州,对于人生中首次春运,她说:“虽然特别挤,但是想着离家越来越近,20多个小时咬咬牙就过去了。”
![]() 1月16日,许中文,61岁,在安徽一公路桥梁建设工地打工,四川省中江市人,这是他的第30次春运。他先后在河北、北京、福建、湖南等多个省市辗转做工,年收入不到3万。“一年就这一次团聚,再远的路,过年也要回家的。” ![]() 1月16日,陈启碧(左),今年61岁,与大她一岁的老伴钟从义一起在浙江湖州长兴做木工。儿子上大学那年她开始外出打工,中途有两年没有回家,算下来今年已经是她经历的第12次春运。
![]() 1月16日,谷守训,今年59岁,K722次列车乘务员,今年是他的第42个、也是退休前的最后一个春运。工作42年来,谷守训几乎在南京站客运段各条线路上都担当过乘务员。
![]() 1月16日,王礼平(中),今年36岁,现在杭州做废旧塑料加工。因为没买到从杭州出发的车票,就在南京中转坐车回云南昭通老家。他16岁开始外出务工,今年是他经历的第10个春运。
![]() 1月16日,许文忠,47岁,建筑工人,这是他的第18次春运。许文忠在南京某工地做建筑工人,年收入约5万元,家在四川江油。自1996年外出打工,每到春节,票再难买,许文忠都要想办法回家。
![]() 1月16日,胡序洲,59岁,建筑工人,这是他的第16次春运。胡序洲在南京某工地做建筑工人,对比1998年的第一次春运经历,他感触最深的是现在的火车干净、舒适,也更快捷。
![]() 1月16日,宋安泰,28岁,家具维修工人,这是他的第5次春运。宋安泰在江苏南京从事家具维修工作,家在四川南充,5次春运,他共坐过2次飞机,2次大巴,1次火车。过完大年初七,宋安泰将再次出发。 ![]() 1月16日,陈安莲,35岁,现在达州工作。10年来,因为探亲访友她每年都要在万源到达州一线往返3、4次,其中两次都是在过年的时候。谈起这么多年坐车的感受,她说车次越来越多、车速越来越快。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