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崇拜母亲,尤其是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我倍感幸运与骄傲,因为她从小教导我要好好学习,她一直告诉我知识能够改变苦日子,能让你衣食无忧,能让你比别人有更多的选择权,总之就是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当我因为我的学历受到不同与别人的优待时,我也曾坚信这句所谓的真理,同时我也更加崇拜母亲,她大字不识,她如此贫穷,却懂的读书的重要性,不管她多么的辛苦,她始终没有放弃供我读书。为的是什么?为的是让我不要再继续他们的苦日子,为的是不要和他们一样一辈子困在大山里。 而如今,这一纸招聘,实在是令人悲哀啊。寒窗苦读换来的竟是月薪2500的公益性岗位协管员,竟然还是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对不起,我苦熬读研不是为了这月薪2500的公益性岗位协管员,我苦熬读研为的是我能够有一个能与我学历相匹配的工作 。如果我府连一个对高等学历的最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的话,真的是很讽刺,这不仅仅是打研究生的脸,这也是在相关部门的脸,更是打这座城市的脸,就像一个乞丐身边立着一个牌子“只收Prada”。 一个县级市竟然能有如此大的“胃口”,它的底气到底从何而来?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觉得一个研究生的学历能与月薪2500的公益性岗位协管员相匹配?求解,在线等,挺急的…… 大学本科4—5年,研究生2—4年,苦读七八年最后毕业出来要找工作谋生了,竟然不及一个服务员的薪水。我没有瞧不起任何行业,只是觉得我的付出和回报极其不平衡。只能证明,知识不能命运。只能熬白你头上的黑发,只能改变你的异地恋,只能颠覆你对这个小城市一次又一次的认识。只能让你拿着一个月2500的工资艰难的活在一个高学历却低阶层的人生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个讽刺,讽刺着一个号召知识改变命运,却又廉价回收人才的县级市。所以,既然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为何要苦读十几年,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熬在书本里,拼命的为了那一分通宵达旦,只为了上一个好大学,达到了父母的期盼,却栽在了政府手里。 一个只要专科学历甚至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搞定的工作,居然如此亵渎我的成果,这难道就是我市对人才的尊重和重视吗?如果我府是如此看重人才的话,那我市人人皆是栋梁之才,这一纸学历有与没有有什么区别。这一纸招聘寒了多少研究生的心,同时又将神木市的颜面提高了多少档次,外来人表示,在神木学历是廉价的,物价是昂贵的,神木市民是可悲的,实际上呢,都懂吧。 现在,我想告诉我那正在务农的老母亲,你日夜期盼的研究生儿子只能当个月薪2500的公益性岗位协管员,一个月抛去生活所需的开支可能都不够给你买袋化肥,你认为的知识昂贵,它的廉价远远超乎你的想象,也超乎了我的想象。可能你会一气之下指着我的鼻子怒吼“你个研究生回神木死来了”?千算万算没算到我市的门槛儿居然发展到如此之高,那些当念书时期当流氓的倒是现在混的风生水起,而我熬白了黑发,为了考研结束了异地恋,父母辛苦种的粮食卖了一车又一车,学费交了一次又一次,竟然不及一个流氓。 如果知识不能改变命运,那么什么能改变命运?出生?家庭背景?还是人民币?我希望这不是神木市给我们的扭曲的三观,而是给予他们应有的回报和肯定。 现在,我依然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管以后的社会会怎么变迁,对知识的追求不会被任何打击而动摇,依旧能靠自己的学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改变国家的命运,因为 少年强则国强!(本文系转载,只为讽刺当今昏庸政府) ![]() ![]() |
ABC昆山曦月 发表于 2018-7-20 12:03 问题不在这 我们要求的是公平应试 能者居之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