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根已深深扎在神木这片土地上,我用一颗诚挚、感恩的心,回馈神木这片土地对我的厚爱,坚守着自己心中的梦想。”十五年前,刘雪松无悔的选择了扎根于神木,在神木从教十五年,他早已把自己当成了地地道道的神木人。来到神木的十五年里,他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到了神木教育这条道路上,幽默一直是他的标签,而热爱教师这份崇高的职业则成为他生活最大的动力。 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而刘雪松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课堂是老师最精彩、最绚丽的舞台,貌不出众的他,一走上讲台,便挥洒自如,妙趣横生,他将“寓学于乐,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发挥到了极致,并利用自己诙谐幽默的特长,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也让课堂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刘老师的课上起来很轻松,很自由,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他的学生如是说。 在别人眼中,刘雪松已是一位公认的、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但他自己却觉得做得还远远不够。他说,作为一名老师,希望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为人处事,懂得做人的道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刘雪松说,能够从事自己最热爱的事业,每天做着自己最喜欢的事情,每天和学生在一起,而且能够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与支持,觉得生活很充实,每天都在拉近与梦想之间的距离,才会觉得踏实。 “这是一份辛苦、寂寞的职业,但更是一份阳光、快乐的事业。” 执教多年的刘雪松说,他从来没有觉得辛苦与厌倦,感到最欣慰的就是自己带出去的学生,现如今他们已遍布天南海北,有的甚至漂洋过海。“这些孩子,有了什么进步,有了什么好消息,一直以来都是争先恐后的告诉我他们的情况。” “我把学生当作我自己的孩子,学生把我当作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谈到自己的学生,刘雪松骄傲的说,当初那个班里最调皮、成绩最差的小子,已经是一个二三百人企业的老总时,这让他倍感欣慰。回想起那个曾经连早饭也没钱买,还是穿着他的旧毛衣的农村孩子,现如今已是西装革履的“大老板”时,刘雪松的嘴角就微微上扬着。“当我看到那么多学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自己的领域内,已经小有成就时,我觉得自己很幸福。当一个个学生称呼我‘刘老师’时,让我觉得,我付出再多的辛苦,也是值得的!”刘雪松深有感触的说。 尤其是自担任七中副校长以来,刘雪松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每天,天还没有大亮,他就来到学校,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当结束回到家时,往往已是夜深。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就是这异常辛苦、清贫的职业,刘雪松却做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