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但是生育率不升反降,远没有政府当初预计的那样乐观。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养孩子太花钱了,一个字就是“穷”。但仅仅是这个原因吗?那3、40年前更穷,人们却一串一串地生孩子,该怎么解释?![]() 文化水平的提升,使人们意识到,如果没有把握做一个优秀的父母,那么宁愿不生。把孩子生出来就扔给老人带,是很不负责任的。要么不生,要么做好对孩子大笔投资的准备。 ![]() “生命是什么、我是谁、来到这个世上要干什么”,这三个哲学上的终极之问,除了佛教有系统的解答之外,普通人想到最后,往往就实行鸵鸟政策了:这辈子应该为自己而活,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 这通常叫做“个人主义的觉醒”,这些人有时又被称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通常分布在白领、精英阶层(不包括顶级富豪和暴发户)。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他们的物品、衣着都比较讲究,家居设计也很有自己的想法,通常鄙视土豪金和肉酱红,喜欢简约而精致、讲究调调的风格。 个人主义的觉醒,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世界,越来越不愿意迁就别人、委屈自己,更不愿意和对象磕磕绊绊过一辈子。这又直接导致了一批“不婚主义”者的诞生。 连婚都不结了,你再鼓励二胎,有什么用。 ![]() 各种研究数据也支持这个结论:文化程度越高,生育率就越低。再具体一点,可以总结为: 生育意愿取决于认知水平和经济水平的匹配程度。如果认知水平>经济水平,则不愿意生孩子,反之则反是。 比如一个人的认知水平的值为5、经济水平的值为3,则他不愿意生孩子;另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为60,经济水平为100,则他愿意生孩子。 这就是为什么3、40年前虽然很穷,也愿意多生,因为人们的认知比经济水平更低。现在虽然经济提升了,但是认知提升得更多,所以不愿意生了。 而像古代皇帝和现在的富二代,由于经济远远超过认知,所以还是很愿意生的。 ![]() 以上,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上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都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因为经济的提升跟不上教育的普及程度。 神友们,你们认为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了?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