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人和人之间有多少种说“我爱你”的方式吗? 这些瞬间非常普通,比如朋友偶尔的嘘寒问暖,爸爸自然接过行李箱,异地恋人寄一些吃的…… 但它就是 最普通却又最动人的表达爱的方式—— 来自妈妈: “工作又被领导冷落,打电话回家和我妈抱怨几句。 妈妈说:女儿,如果实在不想干就辞职,妈养你。” 来自爸爸: “五一放假回家,发现爸爸给我安排好了每一天从早到晚的食谱,还打印出来贴在了门上。” ![]() 来自朋友: “要找回一个很久之前的账号,需要填五年前用的手机号。电话号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个我早忘了,试着微信问了下闺蜜,闺蜜当时就背了出来。” ![]() 来自前任: “和自己异地恋人分手一个月后,有一晚肚子疼,腰疼,突然翻到朋友圈,看到他发了一条动态:姨妈该来了,注意保暖,注意饮食,晚安。” ![]() 在爱与不爱这件事上,大家真的记性又好,又敏感—— 对于情感里的那些冷淡、讨厌、喜欢,和爱,大部分的人都有着敏感的神经,和近乎精确的感知能力。 特别是感到孤独,经常觉得身后空无一人的年轻人。 他们一点爱就能分辨,这是生活经历赋予他们的能力。 有时你感到自己不被爱,是你接收到的并不是你想象的,期待的那种关心。 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能敏感的感知爱。但更多人表达爱时,却是笨拙的。 就算表达,也很强硬。 一个朋友告诉我,自己过年回 10 天,爸妈就安排她相了 6 次亲,还说“你也老大不小了”。 假期结束要回西安,去车站路上,爸爸还在念叨最后一个相亲对象不错,让她多接触。 她没憋住,朝她爸劈头盖脸一顿发火:“我念书不是为了嫁个好人。你们是不是觉得我没结婚给你们丢脸了?本来养个女儿早早嫁出去增值,结果我年龄大了担心贬值了?” 呛得她爸一路没话。 ——一个太敏感,一个太不会表达爱。 大部分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亲人、爱人、朋友的指引和安排,而只需要他们情感上的支撑。特别是父母。 后来,她收到她爸的微信。先是很认真地道歉,接着写他也老了,每次看到她自己拖着皮箱从外地到家来回奔波就很难受。 “再过几年,爸爸就拉不动你的皮箱了。” 她说自己一瞬间就哭了。 一下就理解了父亲那种笨拙的关心。 其实只有情感上的体谅和爱,就足够了。 正是这些爱,才给我们兜住了生活的底,即使一个人面对生活也不会孤单,不会怕。 你是什么时候觉得自己也是被爱的?欢迎用留言温暖这个寒冬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