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每日话题] 欢迎大家正月初十会马镇过”平安灯游胜会“

阅读数:5157  |   回复数:8
嘻嘻哈哈1025 发表于 2019-2-8 15:32: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镇是有名的美丽乡村,这里民风淳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平安胜会很有历史根源,流传经久不衰,在神木已经很少有像马镇镇这样保存完整、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这是很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安胜会据推测,始于明初焦杨二姓入住马镇不久后。最早的平安胜会是以焦家前、后门和杨家分别单独举办的,时间都在正月初十。1925年前后,经焦杨二姓商议,改为合办。当时议定,焦家前后门各为三户,杨家为三户,总共九个会首。主家焦家六年,杨家三年,焦家前、后门、杨家各一年,三年一轮。1930年又新添峁上门。因九个会首是在佛堂抽签决定的数目,不能更改,根据当时杨姓占全村人口的比例,经与杨家协商后,杨家主动退出一门让于峁上门,这个协议一直保留至今。现在举办平安胜会主家为焦家七年,杨家两年,九年一轮。杨家为开头,结尾。九个会首杨家占两席,焦家占七席。
    平安胜会的主家会首产生。平安会由一主家九会首具体操办,但每一门又由许多族人组成。轮到该门时,这个家族或个别联系,或在大年晚上,正月初二家族团聚时集体讨论,公推一人为主家或会首。一般情况由此家族前届主家,会首负责联系。
   
     担当主家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二是人品要正;三是有组织能力;四是有公益心。以上四项缺一不可。所以从立会以来还有许多人家未曾担任过主家。主家从正月十二起,一年中非常繁忙,担任会首一般是以家族循环。当会首首先必须有公益心。因为一年会务期间,会首要尽一个月的义务,而且事务繁杂。二是要有责任心,把所担任的职责尽心尽力办好;三是要有吃苦精神。前任会首找不到接替者,就得连任。有的会首因熟悉会务村人要求他连任,如焦反生就连任会首多年。
   
    平安胜会由主家和“平安社” (又称天保社)分别负责筹办、组织。“平安社”为民间组织,每年由主家聘用。“平安社”的成员由村领导、村中有威望,有文化,热心公益事业,有组织能力的三至五人组成。
   
    主家在平安胜会期间的职责是:统管一年村中各项社务活动;负责筹办经费收缴布施;提供会首、和尚食宿;承担正月初十一天的全体平安社(含秧歌队、剧团)等食宿;负责聘请“平安社”人员;分配会首工作。主家的助手是九名会首。会首根据主家分配的任务,各司其责,不得延误。
   
    平安社的职责:负责聘请秧歌队导演、领队、指挥、伞头及全体秧歌队成员;提供十一、十二两天平安社全体组织人员伙食;管理和收缴秧歌队收入、支出,并在会后及时公布;负责管理剧团、筹办文艺晚会。
    平安胜会是为佛祖设立的。佛祖食素,全村在初十这天全部戒荤,家家都是油糕、粉汤。
平安胜会是马镇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比过年还要热闹,许多外出人员和马镇籍人专程回家参加。1956年前,上至内蒙、下至太原、远在西安、兰州的客人都前来赶会。家家人满客盈。
    马镇平安胜会于1964年在“破四旧”中被迫停办,1984年恢复。当年主家为杨王生。
平安胜会主要由秧歌、道场、乐队、剧团等几大块组成。
    秧歌  秧歌是平安胜会的主角。秧歌在三四十年为鼎盛时期。那时的秧歌由三部分组成,即大秧歌、丝弦秧歌、九曲秧歌。大秧歌就是现在的秧歌,不过那时的秧歌没有女演员,却有踩高跷。丝弦秧歌就是现在的二人台。九曲秧歌就是在晚上转九曲时演歌的秧歌,这种秧歌不扭动,全用唱来表演,所用伴奏乐器全是小锣小钗等“细家什”,九曲秧歌曲调非常优美,据老人们讲,此曲调是派人专门去苏州学习来的。可惜现在会唱的人大多去世,2008年杨振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整理其曲调已全部按旧调、旧词恢复,并附印于此书。
    秧歌队成员在初十早上听到铁炮三声响后便在专用场地进行化妆。十二时出行,在各个重要场地进行表演,也叫亮场。表演完成后在主家吃中午饭。饭后到全村所有庙宇参拜各路神仙。晚饭后秧歌队随和尚、乐队到各家各户迎火笼。经过几家后秧歌队便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表演,这才是秧歌的重头戏。秧歌队便拿出浑身解数纷纷亮相,博得阵阵唱彩和掌声。表演完后随和尚、乐队转九曲。此项活动近年已经改革,秧歌队员不去转九曲了。还有原来浩浩荡荡的牌灯队也取消了。秧歌队到第二天、第三天便是到各家各户拜年。每家时间半小时左右,主家拿烟糖礼品答谢。
    佛事    正月初十是佛祖会,佛祖的弟子僧人在平安会期间也扮演重要角色。
   
    正月初十平安胜会期间,和尚任务相当繁重。从正月初七开始,和尚就到主家布置道场。初九要在主家设佛坛,初十凌晨0-1时和尚、乐队和主家、会首要到西津寺迎佛爷爷,早上要按方位迎喜神,还要去各庙宇、各路口设坛布道。下午要设坛布封报场地。晚上到各家各户迎火笼。马镇村子大,住的又分散,等把火笼迎完已是午夜时分。转灯又需2个多小时,转完灯后又到主家去“坐寺神”,直到拂晓。“坐寺神”很排场。一般至少有四五名和尚,有时人手不够还得请乐队帮忙。“坐寺神”由一位僧人主持念经,其它和尚附声伴奏。在念经中用笙、管等乐器配合,音乐十分动听。完了后还有人家专请和尚至家叫“迎茶”。
    乐队    乐队马镇人叫鼓社家或吹鼓手。过去是名符其实的吹鼓手,所有乐队都为两支唢呐服务。其中一支唢呐为领头,拿的份额是全部场费的一半,作用至关重要。过去马镇一带最有名的吹鼓手是山西兴县魏家滩的狗勒。现在虽然仍有唢呐演奏,但大部分时间被西洋乐器替代,特别是电子琴成为主导。所以称乐队或叭音队都是名正言顺了。乐队在平安胜会期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十这天,乐队要陪和尚进行完所有仪式。十一、十二两天就在槐树道摆一个大火笼,众乐队队员围坐火笼进行演奏。近年引进了女歌手。白天大部分时间就由女歌手献艺。演唱晋剧唱段和流行歌曲。现在马镇平安会期间已不用剧团了。十一、十二晚上由村文艺宣传队充当伴奏及参与演出。2009年的迎春晚会办的相当成功。观众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坚持看完全部节目,观众有几千人,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
   
    初十的平安胜会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早在初七村委会、平安社就布置村民采柏枝、搭牌楼、装彩灯。全村在主要街道搭设九个彩楼,初八在沿街和重要地段挂彩纸、贴喜联,把全村妆扮的十分漂亮,十分壮观。
    初十下午至晚上是平安胜会的高潮。在高潮中有两个亮点、四个插曲。
    第一个亮点是迎火笼。那晚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家大门口摆一个炭火笼。火笼大小由个人兴趣决定。目的是让佛爷爷到自家走一走,保佑自己一家一年平安、通顺。迎火笼先从麻湾最远处开始。最前面是一名会首(经常由焦区生担任)手执长千引道前行。这名会首必须熟悉全村路径,以最近、最快的方式指引前进方向。会首后面是身披袈裟的和尚,和尚后面是乐队,乐队后面是秧歌队。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早已把火笼生的红红火火,在火笼旁边放一小桌,桌子摆供面食、点香烛。和尚到来后主人双膝跪地点表敬神,和尚在长千上撕一条黄表交于主人,在烛火中烧焚,就算佛祖已到此家。敬奉完毕放炮欢送。
    第二个亮点是转九曲。九曲据说是杨二郎杨戬的两个妹妹为阻止姜子牙讨伐商纣布下的“九曲黄河迷魂阵”。九曲各由十六条横、竖线,八十一个点、三百六十个点组成,阵内扑朔迷离,路径曲折多变,没有专人指引,不会顺利走出此阵。因阵分九曲,所以叫九曲阵。九曲阵必须提前三四天布完,在临近初十时,还需在阵内土堆上第二次培土。
    九曲阵有三百六十个土堆。初十晚上村民便要将灯放于各点上,称布灯。有时灯多堆少,一家便将几盏灯放于一处。布灯的人不去转灯,专司看灯,防止灯灭或被转九曲的人踩踏。灯灭是很不吉利,家家十分重视。灯场的灯有的粗糙,有的精巧,最简单办法就是在饭碗上糊个纸圈,也有买现成灯具的或找替代品。
    九曲阵除布灯场外,在入口处还用木杆和柏枝搭设彩门一座。在彩门入口两旁摆两个大炭火笼,供游人取暖。彩门外设有专门走道,游人必须经此入阵。在入口处有平安社的人和会首专卖红线和香火。游人入阵就把红线挂于脖子上,香火拿在手中。
    正式入阵之前,先放铁炮三声。执长千的会首在前开道,和尚、乐队紧随其后,秧歌队尾随。秧歌队后面才是游人。历代传闻,转了九曲的人一年之内平平安安,许多人便把自家孩子背上入阵转九曲。由于人多,路窄,和尚行进步伐缓慢,而且每到一曲还要念经祈告,所以人流显得特别拥挤。过去转灯的人多,每次都有好几千人,前面已转出阵了,后面还排好长的队未进阵。
插曲其一:二老爷的倒骑棍
    二老爷倒骑棍,马镇原来没有,是八十年代从邻村合河借用来的,并在原基础上发展。现已成为平安胜会的重要节目。二老爷倒骑棍(有韧性的湿柳椽),首先是选二老爷。当二老爷的人一般是婚后不育的男性青壮年。当二老爷要先报名,经平安胜会讨论决定。二老爷决定后再找两名抬棍人。抬棍人提前就必须砍一根新柳椽,因新柳椽既有弹性,又有韧性,不易折断伤人。在初十晚上,这三个人对柳棍加工,在棍中央搭设坐垫和马蹬。在迎火笼开始后,二老爷便粉墨登场。两人抬着二老爷、一名平安社人员在前引路,每到一处,二老爷便说这家的火笼太小,炭火不旺,乱找毛病。主人怕二老爷说不吉利的话赶快拿钱拿烟孝敬,平安社人收礼后,对两个抬棍人说:煽两煽。于是二人便使劲煽,将二老爷煽的上下晃动,左右摇摆。二老爷倒骑棍也有出过事的。
插曲其二:放孔明灯
    放朝灯也是从邻村合河学来的。朝灯就是用铁丝圈扎成像粮仓一样下圆上尖的一个模具。在铁丝外面糊一层纸,直径有1米。放朝灯时先在灯场周围选一个开阔平地。在地下挖一个1米大小的土坑。将朝灯置于土坑上,周边用土掩实,不让跑烟、跑气。朝灯中央放置一个盛油的器皿。朝灯放置到位后,点燃朝灯内的柴油,待灯内达到一定压力后,朝灯腾空而起,直飘云霄。有的朝灯能升高几百米。朝灯升起时,一片欢呼声,升到天空后像繁星点点,十分有趣。
插曲其三:偷灯
    过去有不会生育的适龄妇女,在初十晚上布灯场前去偷灯。偷灯人一般是外村妇女。在偷灯之前这名妇女早已提前摸清了被偷人家的底细和放灯位置。一般要选儿多的人家偷,转灯开始后,这名妇女便在马镇女亲戚陪同下去偷灯。被偷者并不阻拦。偷灯者偷到灯后便提灯匆匆离去。于是便有人高声:偷灯了。满灯场人都能听到和看到。偷灯者第二天把灯送回,并在灯内挂上酬金。
    不会生育的已婚妇女在初十晚上还有一招,去主家摸坐寺神和尚的头,或者拿钱买和尚的一个面人。和尚的头可不能白摸,要按定数给钱。所以说,和尚不爱钱——假话。
    封报活动在下午至傍晚进行。封报就是在一个专门场地,全村集中烧纸,请已故祖先回村赶平安胜会。为什么叫封报?因为每一位先人都单寄一封财礼,然后装入纸糊或纸折迭的信封里烧,故名。封报也可以说:报告先人,信封内寄有财礼,请收。为什么装入信封烧?因那天在坛里全村的已故先人都集中在那里等候领取财礼和请柬。有许多无人烧贡的孤魂野鬼见没有写姓名和装信封就去争抢。是人们怀念祖先的一种表达方式。至于孤魂野鬼争抢财礼和请柬,那只能看做是一种遐想和神话。封报的写法可根据各人意愿填写,但一定写清谁寄,谁收。如写信封一样。一般的写法是:左上角写:今,正月初十平安胜会祈望光临,中间写称谓(高祖、先祖、祖父母、父母等)姓名,收字。右下角写XXX敬奉,可以不写姓名,只写敬奉二字。封报内要装打印过有铜钱印纸张,可内夹纸元宝,冥币等,作为先人赶会的盘缠。封报与上坟做法相同。不同之处是在坛内随便找个空地划个圆圈即可。封报的地方主家提前选定,由和尚于初十上午布坛。所谓布坛就是由和尚将写在彩纸上的佛语彩带把一块空地四周围回来,作法念咒,这块空地便为坛。封报必须在坛内进行。如不封报也可直接上坟烧奉。原理一样。








马镇是有名的美丽乡村,这里民风淳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平安胜会很有历史根源,流传经久不衰,在神木已经很少有像马镇镇这样保存完整、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这是很值得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平安胜会据推测,始于明初焦杨二姓入住马镇不久后。最早的平安胜会是以焦家前、后门和杨家分别单独举办的,时间都在正月初十。1925年前后,经焦杨二姓商议,改为合办。当时议定,焦家前后门各为三户,杨家为三户,总共九个会首。主家焦家六年,杨家三年,焦家前、后门、杨家各一年,三年一轮。1930年又新添峁上门。因九个会首是在佛堂抽签决定的数目,不能更改,根据当时杨姓占全村人口的比例,经与杨家协商后,杨家主动退出一门让于峁上门,这个协议一直保留至今。现在举办平安胜会主家为焦家七年,杨家两年,九年一轮。杨家为开头,结尾。九个会首杨家占两席,焦家占七席。
    平安胜会的主家会首产生。平安会由一主家九会首具体操办,但每一门又由许多族人组成。轮到该门时,这个家族或个别联系,或在大年晚上,正月初二家族团聚时集体讨论,公推一人为主家或会首。一般情况由此家族前届主家,会首负责联系。
   
     担当主家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经济实力;二是人品要正;三是有组织能力;四是有公益心。以上四项缺一不可。所以从立会以来还有许多人家未曾担任过主家。主家从正月十二起,一年中非常繁忙,担任会首一般是以家族循环。当会首首先必须有公益心。因为一年会务期间,会首要尽一个月的义务,而且事务繁杂。二是要有责任心,把所担任的职责尽心尽力办好;三是要有吃苦精神。前任会首找不到接替者,就得连任。有的会首因熟悉会务村人要求他连任,如焦反生就连任会首多年。
   
    平安胜会由主家和“平安社” (又称天保社)分别负责筹办、组织。“平安社”为民间组织,每年由主家聘用。“平安社”的成员由村领导、村中有威望,有文化,热心公益事业,有组织能力的三至五人组成。
   
    主家在平安胜会期间的职责是:统管一年村中各项社务活动;负责筹办经费收缴布施;提供会首、和尚食宿;承担正月初十一天的全体平安社(含秧歌队、剧团)等食宿;负责聘请“平安社”人员;分配会首工作。主家的助手是九名会首。会首根据主家分配的任务,各司其责,不得延误。
   
    平安社的职责:负责聘请秧歌队导演、领队、指挥、伞头及全体秧歌队成员;提供十一、十二两天平安社全体组织人员伙食;管理和收缴秧歌队收入、支出,并在会后及时公布;负责管理剧团、筹办文艺晚会。
    平安胜会是为佛祖设立的。佛祖食素,全村在初十这天全部戒荤,家家都是油糕、粉汤。
平安胜会是马镇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比过年还要热闹,许多外出人员和马镇籍人专程回家参加。1956年前,上至内蒙、下至太原、远在西安、兰州的客人都前来赶会。家家人满客盈。
    马镇平安胜会于1964年在“破四旧”中被迫停办,1984年恢复。当年主家为杨王生。
平安胜会主要由秧歌、道场、乐队、剧团等几大块组成。
    秧歌  秧歌是平安胜会的主角。秧歌在三四十年为鼎盛时期。那时的秧歌由三部分组成,即大秧歌、丝弦秧歌、九曲秧歌。大秧歌就是现在的秧歌,不过那时的秧歌没有女演员,却有踩高跷。丝弦秧歌就是现在的二人台。九曲秧歌就是在晚上转九曲时演歌的秧歌,这种秧歌不扭动,全用唱来表演,所用伴奏乐器全是小锣小钗等“细家什”,九曲秧歌曲调非常优美,据老人们讲,此曲调是派人专门去苏州学习来的。可惜现在会唱的人大多去世,2008年杨振明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经过整理其曲调已全部按旧调、旧词恢复,并附印于此书。
    秧歌队成员在初十早上听到铁炮三声响后便在专用场地进行化妆。十二时出行,在各个重要场地进行表演,也叫亮场。表演完成后在主家吃中午饭。饭后到全村所有庙宇参拜各路神仙。晚饭后秧歌队随和尚、乐队到各家各户迎火笼。经过几家后秧歌队便在人群集中的地方进行表演,这才是秧歌的重头戏。秧歌队便拿出浑身解数纷纷亮相,博得阵阵唱彩和掌声。表演完后随和尚、乐队转九曲。此项活动近年已经改革,秧歌队员不去转九曲了。还有原来浩浩荡荡的牌灯队也取消了。秧歌队到第二天、第三天便是到各家各户拜年。每家时间半小时左右,主家拿烟糖礼品答谢。
    佛事    正月初十是佛祖会,佛祖的弟子僧人在平安会期间也扮演重要角色。
   
    正月初十平安胜会期间,和尚任务相当繁重。从正月初七开始,和尚就到主家布置道场。初九要在主家设佛坛,初十凌晨0-1时和尚、乐队和主家、会首要到西津寺迎佛爷爷,早上要按方位迎喜神,还要去各庙宇、各路口设坛布道。下午要设坛布封报场地。晚上到各家各户迎火笼。马镇村子大,住的又分散,等把火笼迎完已是午夜时分。转灯又需2个多小时,转完灯后又到主家去“坐寺神”,直到拂晓。“坐寺神”很排场。一般至少有四五名和尚,有时人手不够还得请乐队帮忙。“坐寺神”由一位僧人主持念经,其它和尚附声伴奏。在念经中用笙、管等乐器配合,音乐十分动听。完了后还有人家专请和尚至家叫“迎茶”。
    乐队    乐队马镇人叫鼓社家或吹鼓手。过去是名符其实的吹鼓手,所有乐队都为两支唢呐服务。其中一支唢呐为领头,拿的份额是全部场费的一半,作用至关重要。过去马镇一带最有名的吹鼓手是山西兴县魏家滩的狗勒。现在虽然仍有唢呐演奏,但大部分时间被西洋乐器替代,特别是电子琴成为主导。所以称乐队或叭音队都是名正言顺了。乐队在平安胜会期间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初十这天,乐队要陪和尚进行完所有仪式。十一、十二两天就在槐树道摆一个大火笼,众乐队队员围坐火笼进行演奏。近年引进了女歌手。白天大部分时间就由女歌手献艺。演唱晋剧唱段和流行歌曲。现在马镇平安会期间已不用剧团了。十一、十二晚上由村文艺宣传队充当伴奏及参与演出。2009年的迎春晚会办的相当成功。观众在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坚持看完全部节目,观众有几千人,场地被挤得水泄不通。
   
    初十的平安胜会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早在初七村委会、平安社就布置村民采柏枝、搭牌楼、装彩灯。全村在主要街道搭设九个彩楼,初八在沿街和重要地段挂彩纸、贴喜联,把全村妆扮的十分漂亮,十分壮观。
    初十下午至晚上是平安胜会的高潮。在高潮中有两个亮点、四个插曲。
    第一个亮点是迎火笼。那晚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家大门口摆一个炭火笼。火笼大小由个人兴趣决定。目的是让佛爷爷到自家走一走,保佑自己一家一年平安、通顺。迎火笼先从麻湾最远处开始。最前面是一名会首(经常由焦区生担任)手执长千引道前行。这名会首必须熟悉全村路径,以最近、最快的方式指引前进方向。会首后面是身披袈裟的和尚,和尚后面是乐队,乐队后面是秧歌队。队伍所到之处,家家早已把火笼生的红红火火,在火笼旁边放一小桌,桌子摆供面食、点香烛。和尚到来后主人双膝跪地点表敬神,和尚在长千上撕一条黄表交于主人,在烛火中烧焚,就算佛祖已到此家。敬奉完毕放炮欢送。
    第二个亮点是转九曲。九曲据说是杨二郎杨戬的两个妹妹为阻止姜子牙讨伐商纣布下的“九曲黄河迷魂阵”。九曲各由十六条横、竖线,八十一个点、三百六十个点组成,阵内扑朔迷离,路径曲折多变,没有专人指引,不会顺利走出此阵。因阵分九曲,所以叫九曲阵。九曲阵必须提前三四天布完,在临近初十时,还需在阵内土堆上第二次培土。
    九曲阵有三百六十个土堆。初十晚上村民便要将灯放于各点上,称布灯。有时灯多堆少,一家便将几盏灯放于一处。布灯的人不去转灯,专司看灯,防止灯灭或被转九曲的人踩踏。灯灭是很不吉利,家家十分重视。灯场的灯有的粗糙,有的精巧,最简单办法就是在饭碗上糊个纸圈,也有买现成灯具的或找替代品。
    九曲阵除布灯场外,在入口处还用木杆和柏枝搭设彩门一座。在彩门入口两旁摆两个大炭火笼,供游人取暖。彩门外设有专门走道,游人必须经此入阵。在入口处有平安社的人和会首专卖红线和香火。游人入阵就把红线挂于脖子上,香火拿在手中。
    正式入阵之前,先放铁炮三声。执长千的会首在前开道,和尚、乐队紧随其后,秧歌队尾随。秧歌队后面才是游人。历代传闻,转了九曲的人一年之内平平安安,许多人便把自家孩子背上入阵转九曲。由于人多,路窄,和尚行进步伐缓慢,而且每到一曲还要念经祈告,所以人流显得特别拥挤。过去转灯的人多,每次都有好几千人,前面已转出阵了,后面还排好长的队未进阵。
插曲其一:二老爷的倒骑棍
    二老爷倒骑棍,马镇原来没有,是八十年代从邻村合河借用来的,并在原基础上发展。现已成为平安胜会的重要节目。二老爷倒骑棍(有韧性的湿柳椽),首先是选二老爷。当二老爷的人一般是婚后不育的男性青壮年。当二老爷要先报名,经平安胜会讨论决定。二老爷决定后再找两名抬棍人。抬棍人提前就必须砍一根新柳椽,因新柳椽既有弹性,又有韧性,不易折断伤人。在初十晚上,这三个人对柳棍加工,在棍中央搭设坐垫和马蹬。在迎火笼开始后,二老爷便粉墨登场。两人抬着二老爷、一名平安社人员在前引路,每到一处,二老爷便说这家的火笼太小,炭火不旺,乱找毛病。主人怕二老爷说不吉利的话赶快拿钱拿烟孝敬,平安社人收礼后,对两个抬棍人说:煽两煽。于是二人便使劲煽,将二老爷煽的上下晃动,左右摇摆。二老爷倒骑棍也有出过事的。
插曲其二:放孔明灯
    放朝灯也是从邻村合河学来的。朝灯就是用铁丝圈扎成像粮仓一样下圆上尖的一个模具。在铁丝外面糊一层纸,直径有1米。放朝灯时先在灯场周围选一个开阔平地。在地下挖一个1米大小的土坑。将朝灯置于土坑上,周边用土掩实,不让跑烟、跑气。朝灯中央放置一个盛油的器皿。朝灯放置到位后,点燃朝灯内的柴油,待灯内达到一定压力后,朝灯腾空而起,直飘云霄。有的朝灯能升高几百米。朝灯升起时,一片欢呼声,升到天空后像繁星点点,十分有趣。
插曲其三:偷灯
    过去有不会生育的适龄妇女,在初十晚上布灯场前去偷灯。偷灯人一般是外村妇女。在偷灯之前这名妇女早已提前摸清了被偷人家的底细和放灯位置。一般要选儿多的人家偷,转灯开始后,这名妇女便在马镇女亲戚陪同下去偷灯。被偷者并不阻拦。偷灯者偷到灯后便提灯匆匆离去。于是便有人高声:偷灯了。满灯场人都能听到和看到。偷灯者第二天把灯送回,并在灯内挂上酬金。
    不会生育的已婚妇女在初十晚上还有一招,去主家摸坐寺神和尚的头,或者拿钱买和尚的一个面人。和尚的头可不能白摸,要按定数给钱。所以说,和尚不爱钱——假话。
    封报活动在下午至傍晚进行。封报就是在一个专门场地,全村集中烧纸,请已故祖先回村赶平安胜会。为什么叫封报?因为每一位先人都单寄一封财礼,然后装入纸糊或纸折迭的信封里烧,故名。封报也可以说:报告先人,信封内寄有财礼,请收。为什么装入信封烧?因那天在坛里全村的已故先人都集中在那里等候领取财礼和请柬。有许多无人烧贡的孤魂野鬼见没有写姓名和装信封就去争抢。是人们怀念祖先的一种表达方式。至于孤魂野鬼争抢财礼和请柬,那只能看做是一种遐想和神话。封报的写法可根据各人意愿填写,但一定写清谁寄,谁收。如写信封一样。一般的写法是:左上角写:今,正月初十平安胜会祈望光临,中间写称谓(高祖、先祖、祖父母、父母等)姓名,收字。右下角写XXX敬奉,可以不写姓名,只写敬奉二字。封报内要装打印过有铜钱印纸张,可内夹纸元宝,冥币等,作为先人赶会的盘缠。封报与上坟做法相同。不同之处是在坛内随便找个空地划个圆圈即可。封报的地方主家提前选定,由和尚于初十上午布坛。所谓布坛就是由和尚将写在彩纸上的佛语彩带把一块空地四周围回来,作法念咒,这块空地便为坛。封报必须在坛内进行。如不封报也可直接上坟烧奉。原理一样。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20 无聊无聊
1061858949 发表于 2019-2-9 10:31: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卡卡龙 发表于 2019-2-9 22:09: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你若成非,蝴蝶 发表于 2019-2-9 22:50: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家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刘强 发表于 2019-2-11 09:3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粉汤里有红烧肉和丸子没?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涛鱼 发表于 2019-2-11 17:20: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好想去看看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嘻嘻哈哈1025 发表于 2019-2-11 23:2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没有!素的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嘻嘻哈哈102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1 23:21: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欢迎欢迎!我家招待你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嘻嘻哈哈102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2 10:5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来吧来吧!免费吃喝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