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140808121805.jpg (13.25 KB, 下载次数: 665)
一汽-大众速腾后悬架断裂事件,伴随着一汽-大众方面一纸颇具挑衅意味的声明而变得愈演愈烈起来,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出现94起断裂案例,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提升中。 【速腾后悬架断裂事件调查:情况仍在恶化中】 一汽-大众:没有回应 在我们的调查开始后,笔者曾经多次试图联系一汽-大众方面相关负责人,但始终没有得到任何回复。此外,笔者通过个人关系和一汽-大众某经销商维修技师也进行了沟通,其所在的4S店目前并未接到断裂的车型,但也接到过很多车主针对一汽大众速腾后悬断裂事件的相关咨询,但由于厂方已经发表声明,因此4S店方面,目前跟厂方的说法需保持一致。 至于后期速腾是否会进行召回,或者有其它维修措施,亦或者一汽-大众方面继续坚持其产品无问题的观点,我们尚不清楚。 用户:**集会越发频繁 由于一汽-大众方面的声明激怒了大部分速腾车主,因此车主们开始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方式集结起来,进行集体**,并且这样的**行动已经在包括浙江、上海、山东、哈尔滨等多个地区展开。 同时,车主们也开始向包括质检总局、各大新闻媒体、一汽-大众、以及德国大众等多方进行了投诉,希望自身的诉求得到回应! 从目前搜索引擎的抓取结果来看,已经有多家媒体开始跟进此事,并且部分媒体,包括我们光明网汽车在内,已经开始对相关事情进行调查。 此外,我们所联系的相关车主,再一次向我们表达了他们的诉求: 1. 针对一汽-大众不久前发布的相关速腾车辆后悬事件的声明,要求一汽-大众方面公开速腾耦合式半独立连杆后悬架的测试、路试等真实数据; 2. 请一汽-大众方面公开相关评估机构名称,以及专家组成员组成; 3. 针对一汽-大众方面所表述的个案,要求一汽-大众方面公布后悬断裂事故车的实际数量; 4. 若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请一汽-大众方面及时实施车辆召回工作,让相关车主可以安全驾车。 意外:有黑社会强行干预**?! 就在笔者发稿前,我们忽然得到消息,8月3日在哈尔滨市,部分速腾车主在进行集体**时,受到当地势力干涉,出现部分车主的车辆被挡住,无法离开等情况,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尚没有人员伤亡! 至于对**活动进行干涉的人员来自一汽-大众厂商,还是当地的经销商,我们并不清楚,但从车主的表述看来,很可能是这些人群受到有关方面的受益才进行干涉的,对此事,当事车主已经报警,具体情况会有警方进行处理。 在我们之前的调查过程中,就有车主向我们表示过,在其进行**的过程中,曾受到过未知方的威胁信息,而部分经销商方面,也要求车主必须签订所谓“保密协议”的情况下,才会对车辆进行免费维修等等。 关于一汽-大众速腾后悬断裂事件的调查还没有结束,我们也在关注着一汽-大众方面是否会对相关数据进行公开,同时我们也呼吁有关方面能够尽早介入事件的调查,对产品进行一个公正、客观的判断,让消费者可以安心用车! |
近据《经济参考报》8月4日报道,近段时间,在销量排行榜一直靠前的一汽大众速腾,成为了投诉排行榜上的冠军。关于后悬挂缺陷的**越来越多。而查找“速腾**”QQ群,搜索结果高达80个。其中仅“全国速腾后悬挂**群”、“全国速腾后悬挂**2”、“全国速腾后悬挂**3”就分别有1999人、1000人、400多人。值得注意的是,后两个群的创建时间分别为今年6月29日和7月29日,均在不久前。 7月份以来,全国各地爆发多起速腾车主现场**活动。7月6日,在深圳车展现场,深圳速腾车主自发进行了一次集体**;7月13日,在合肥车展上,安徽速腾车主进行了现场**活动;7月20日,长春速腾车主也组织了一次**活动。其中,在深圳现场**活动中,车主们打出了“大众速腾 断无止境”的标语。 除了通过QQ了解最新**信息以及进行现场**外,车主们同时在“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缺陷信息采集系统”进行投诉。根据该系统披露的现有信息,7月15日~7月29日,仅反映新速腾后悬挂缺陷的投诉信息就多达86条。 根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的统计,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投诉数量排行榜中,一汽-大众速腾以893条高居排行榜首位。其中,5月1日~7月30日,仅反映速腾后悬挂存在安全隐患的就高达671条。 车主反映速腾后悬挂出现多次断裂,而且在同一部位断裂,属于明显的质量问题,强烈要求一汽公司召回问题车辆更换后悬挂,消除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进入“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缺陷信息采集系统”,并未发现有新疆车主的留言。针对新速腾半后悬挂频在网站繁曝出的断裂问题,新疆消费者为此会有什么反应呢?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车主朋友。 “我在网上看到了关于新速腾半后悬挂断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说实话看到后我大吃一惊,毕竟大众在我们车主心中一直是最皮实耐用的车型。虽然我的车还没出现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不管是哪个品牌的车型出现安全隐患问题,最受伤的是车主。希望本地一汽大众经销商能第一时间检测速腾车辆。我相信这只是个别现象,假如上述问题真的出现了,车商、厂家也会很好地解决。”车主张宁的话很有代表性。 B 回应 “尚未收到厂家消息,有少量消费者来店咨询” 回应方:新疆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新疆汇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带着车主的疑问,8月4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首府南湖友好汽车城的新疆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进行采访。 在记者向工作人员表明来意后,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去采访展厅工作人员。”而记者坚持本次采访是关于新速腾后悬挂断裂的问题,这个技术性问题要采访售后经理。 听完记者采访的话题,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新速腾后悬挂断裂的消息,目前也没有接到消费者的投诉电话,所以这个采访你没有必要采访我们售后经理,我们售后经理刚刚出去了。” 随后,记者在该店内找到服务经理,记者在对服务经理说明来意后,服务经理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于,新速腾后悬挂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服务经理表示,目前尚未收到厂家的任何消息,只有少量消费者在网上看到消息后,来店进行咨询。对于已售出的新速腾,截止目前没有消费者来店以及电话投诉。而对于来店咨询的消费者,该店工作人员会带领消费者对店内的新速腾新车进行全车检查,做到让消费者满意购买。 在采访结束后,记者问服务经理索要名片时,被服务经理委婉拒绝,服务经理称,“这种采访”就没必要留名片了。 下午3点50分,记者赶到位于北京路的新疆汇捷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展厅里看车以及咨询的消费者居多。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服务总监有事刚刚外出。 记者电话采访了该店服务总监,他告诉记者,目前没有收到关于新速腾存在安全隐患的任何消息,新速腾一直都是正常销售,对于已售出的新速腾截至目前也没有消费者投诉。 “不存在安全隐患” 回应方:客服热线 针对多家汽车论坛上曝出多起一汽大众新速腾后悬挂断裂案例,8月6日记者拨打了一汽大众客服热线进行了详细的咨询。 首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拨打一汽大众客服热线。工号为947的客服告诉记者,一汽大众速腾的后悬挂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近期有个别不明真相的用户和媒体,被互联网上一些有意散布的不实信息所误导。 随后,记者拨打一汽大众的客户服务热线4008-171-888,告知媒体身份采访。工号为743的客服接听了热线,该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针对近期汽车网站出现的极个别速腾产品后悬挂发生断裂的问题,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组织各方技术专家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和评估。根据最新诊断报告显示,新速腾的后悬挂断裂是没有存在安全隐患的。 C 记者手记 悬挂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是影响汽车舒适型的重要参数之一。一汽大众旗下每款车型,都可谓是市场的热销车型。自去年各大网站就发有关于新速腾后悬挂断裂的消息,时至今日已有两年之久,而截至目前,本地经销商没有收到厂家的任何消息。 从采访新疆庞大一众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态度中,明显可以看出,经销商对于新速腾存在安全隐患事件极为谨慎。事实上,新速腾后悬挂断裂在近期媒体、汽车论坛的爆料中已有20多起案例。近日,浙江又发生一起新速腾后悬挂断裂案例。新速腾如何面对并解决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
“新华社发布”客户端北京8月14日专电(记者袁军宝)今年以来,一汽-大众2012年初推出的装有非独立悬架的新速腾车不断被曝出后悬架断裂事故,但一汽-大众7月22日回应称“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然而车主的担忧并未消除,**活动不断增加。对此,国家质检总局14日表示,已对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启动缺陷调查。 多地车主曝出新速腾后悬架断裂事故 虽然已经过了几个月,但哈尔滨市何先生回忆起当时的后悬架断裂事故,仍然心有余悸。据何先生介绍,他的新速腾车是2013年7月份购买的,今年4月12日上午他开车行至一段有很多减速带的路段时,“突然感觉左后侧轮胎过减速带时异常硬,好像是车胎没气一样”,下车后发现左侧后轮已经偏移,可以看到后悬架纵臂断裂。 就在最近的8月9日,深圳的张先生也遭遇了新速腾车后悬架断裂事故。张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车购买于2013年5月份,今年8月9日他驾车从佛山赶回深圳,行驶到佛山南海区永安南路段时,“突然车身发生剧烈摇晃,不受控制”,下车后查看两侧悬架,发现右后方悬架断裂。 有的车只行驶了1000多公里就发生了后悬架断裂的现象。山东临沂车主张纪涛告诉记者,今年6月12日,他开着刚买了3个月的新速腾车行驶至临沂城南煤气站附近时,突然发生后悬架断裂事故。 除了上述车主,还有浙江、四川等地的车主向记者证实了其速腾车后悬架断裂事故。据了解,自2012年3月份一汽-大众推出新速腾汽车,由此前的独立悬架改为非独立悬架。而在今年5月份,新生产的速腾又改为独立悬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数据,2012年至2014年5月,我国速腾汽车销售量约50万辆。 隐患担忧投诉量居前 目前担忧新速腾后悬架断裂隐患的车主仍有增加趋势。记者发现“全国速腾后悬挂**群”“全国速腾后悬挂**群2”两个QQ群的人数就达到满员的3000人,此外北京、河北、山东、江苏、四川等地**QQ群的数量有数十个,有的群的参与者也都达到数百人。 据了解,在深圳、上海、哈尔滨、合肥等地一些车主已组织起来到当地4S店展开“**行动”。不少车主已向国家质检总局、消费者协会进行了投诉。 在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上,每天都有不少关于新速腾后悬架隐患的投诉。记者初步统计,仅7月25日至8月5日就有140余个关于新速腾后悬架问题的投诉记录,占到总投诉量的约50%。 一些车主表示想得到更权威的认定。“现在开车提心吊胆,心里很不踏实,希望能得到个说法!”曾发生过后悬架断裂的四川大邑县车主陈先生说。 国家质检总局已启动缺陷调查 此前,针对越来越多的车主**,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7月22日在官方微博上发出一份关于速腾后悬架的声明。声明称:“根据最新诊断报告显示: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 但对这一回应,不少车主并不认可。一些车主提出,一汽-大众应公开新速腾半独立连杆后悬架的测试、路试等真实数据;公布后悬断裂事故车的实际数量。记者通过一汽-大众客服联系采访,但一直没有得到一汽-大众的回应。 长期研究汽车理论与设计的山东交通学院汽车学院教授戴汝泉认为,如果某一辆适合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持续在矿区等特殊路面行驶,出现问题可能是个例,但如果出现多起在常规路况行驶却发生事故的现象,说是个例就不太合适。相关部门应给出权威的鉴定结论。 对于车主的不断投诉,国家质检总局8月14日发布公告称,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对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缺陷调查。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对消费者反映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一直关注,组织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跟踪监测,对消费者提交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可能存在缺陷的投诉信息进行技术分析,并组织专家对相关故障车辆进行了调查核实。约谈了一汽-大众公司,要求一汽-大众公司尽快解决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积极配合缺陷调查,切实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此前报道】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对一汽-大众新速腾 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启动缺陷调查 针对近期消费者反映较多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已于近日正式启动对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的缺陷调查。 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对消费者反映的一汽-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断裂问题一直关注,组织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进行跟踪监测,对消费者提交的一汽 -大众新速腾后轴纵臂可能存在缺陷的投诉信息进行技术分析,并组织专家对相关故障车辆进行了调查核实。约谈了一汽-大众公司,要求一汽-大众公司尽快解决 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积极配合缺陷调查,切实保护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 同时,希望已发生车辆故障的用户积极向我们反 映相关故障情况,配合缺陷调查,为进一步开展技术论证提供支持。用户可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www.dpac.gov.cn)提交车辆 可能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或拨打电话010-59799616,反映相关问题。 大众新速腾悬架断裂“迷局” 或因节约成本 今年4月以来,一汽大众速腾后悬架频频发生断裂,这一系列质量风波将这款紧凑型车中的“销量王”推上了汽车投诉榜的首位。全国各地的速腾车主举行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一汽大众沉默两年被迫发声,但强硬、傲慢的态度令车主们很失望 一汽大众速腾的“后悬架断裂”问题一直是汽车投诉排行榜上的“常客”。在全国众多车主前往一汽大众总部集体**后,一汽大众终于坐不住了。7月22日,一汽大众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声明,强调“速腾的后悬架断裂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并非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批量问题。同时,将后悬架问题扩大化的矛头指向“煽风点火”的互联网信息传播者。 对于一汽大众的傲慢、强势回应,车主们并不买账,纷纷要求返厂召回,统一安装独立后悬架。 疑因节约成本 作为一汽大众旗下的重要生力军,速腾一直扮演着销量支撑的重要角色——在一汽大众的产品体系中占据着25%左右的销量。数据显示,速腾在2012年的销量为20万辆,在2013年的全年累计销量为27.12万辆,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为15.54万辆,月平均销量在2.5万辆左右,在紧凑型车中稳坐前三名。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阅速腾的销量数据发现,速腾销量的“崛起”是从2012年3月全新速腾上市开始的。老速腾在月销七八千辆的水平上徘徊了3个月,直到全新速腾上市,销量突然冲到了9950辆,2012年7月销量更是首次突破2万辆,达到2.18万辆,此后速腾的平均月销便维持在2.5万辆左右。当时,速腾因其高科技含量、丰富配置和惊人销量被誉为“神车”。 然而,讽刺的是,目前市场上发生后悬架断裂问题的速腾都是来自2012年至2014年间生产的车型。一汽大众自2012年3月全新速腾上市以来,将后悬架由多连杆独立悬架改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后,用户频频出现后悬架断裂的现象,而且出现断裂的部位几乎都在同一个部位,且断裂时车辆并没有发生碰撞事故,也没有经过坡坎十分大的路段,有些甚至就是在平路上发生了断裂。因此,很多人给速腾这个“容易受伤的后悬架”起了一个极为形象的名字——“刀片悬架”。 诸多消费者感到非常疑惑,为什么同样采用扭力梁结构,同属大众的朗逸、新宝来没有这个问题,而惟独新速腾出现了这个问题? 对此现象,浙江省汽车消费**专业委员会委员表示:“这是因为朗逸、新宝来的底盘是为扭力梁结构的后悬架设计的,所以这两个车型的扭力梁结构为‘减震弹簧在前,减震筒在后’。而速腾底盘原来是为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的,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安装扭力梁的问题。” 上述专家表示:“老款速腾上市没多久,德国大众公司就想节省成本,把高成本独立悬架改成低成本非独立悬架,这时就遇到了‘困难’,只能把‘减震弹簧在前,减震筒在后’的结构进行反向布局,变成了‘减震筒在前,减震弹簧在后’。要知道,全世界扭力梁结构的车型,99%是‘减震弹簧在前,减震筒在后’,而新速腾的这种结构违反了业界悬架布局常规,后果就是车辆行进时,悬架摆动较大,悬架纵臂易产生金属疲劳,发生断裂。” 车主很“受伤” 或许是车主投诉过多的压力,今年5月,新款速腾又悄然回归了独立后悬架,并且价格不变,在配置方面也保持了原有功能。本来应该是好事,但是一汽大众这一“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举动,让车主和媒体更加确认了之前速腾的“非独立悬架”是存在安全隐患的。 一位来自北京的速腾车主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诉说了他的真实遭遇:“我在今年3月31日购买了2014款新速腾,当时对于‘非独立后悬架’的设计问题有些纠结,但最终还是购买了。在时隔不到2个月后,速腾就推出了独立后悬架车款,这让我情何以堪?如果‘非独立后悬架’不存在安全隐患,在非改款时间,厂家不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更改为独立后悬架,这严重损害了我们这些非独立后悬架速腾车主的利益。” “我们现在是独立后悬架的车和非独立的车同时出售的,但是非独立的要便宜1万元,主要是消化库存。”7月24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走访北京一汽大众4S店时,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时至今日,在“后悬架断裂”问题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一汽大众仍然采取两者同时销售的方法,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想要“蒙人”的感觉。 从2014年4月11日至7月29日,汽车投诉网共接到630余件速腾车主的投诉,其中90%以上都是指责非独立的后悬架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已经断裂。 事实上,随着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的增多,其问题也不断随之增多。今年年初爆发的上海大众“万春雷事件”(车主万春雷通过专业实验,证明自己购买的大众途观轿车发动机存在严重“烧机油”现象,并存在设计缺陷)也颇受业界关注。不过,与万春雷的单打独斗不同,速腾后悬架断裂是长期以来众多车主所反映的普遍质量问题,速腾车主多为“集体**”。 全国多个地区建立了以“速腾后悬挂**群”为名的QQ群,粗略估计有近百个,有些**群甚至达到3000多人的规模。深圳、合肥等地还率先开展了一系列的**行动,在7月6日深圳车展现场,深圳速腾车主组队拉横幅开车驾驶,打出标语“大众速腾,断无止境”。紧接着,在7月13日的合肥车展上,安徽的速腾车主也组织了大规模的“**”活动。 车主们态度坚决,坚持要求返厂召回,统一安装独立的后悬架。汽车之家的网友“真实的溜达”曾致电中国质检总局寻求解决办法,他还号召速腾车主们将自己真实的投诉信息填写在质检官网上,让政府来协助**。 **的最高潮发生在7月19日,长春的速腾车主到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楼前组织了一次关于速腾后悬架“断裂”的**活动,因为**车主得到消息称,当天有上级巡视单位到长春一汽巡视考察。也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活动,才迫使沉默了两年的一汽大众“发声”。 傲慢之路不好走 7月22日,一汽大众针对速腾后悬架问题发布了一份颇为强硬的声明,除表示速腾的后悬架问题属于极个别案例外,还提出保留追究散布不实信息者法律责任的权利。“近期个别不明真相的用户和媒体,被互联网上一些有意散布的不实信息所误导,将速腾的后悬架个案问题扩大化,从而对一汽大众的产品形象和品牌形象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现象,一汽大众表示遗憾,并对那些有意散布不实信息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此声明一出,网友一片哗然。有网友表示,一汽大众不去反省自身出现的问题,简单地把出现的后悬架断裂的情况都归结为“个案”,甚至将用户的反映称为“有意散步的不实信息”,非常不负责任。瞬间,这份声明被网民演绎成多个版本,甄嬛版、华妃版、本山丹丹版、泼妇骂街版,网民对这一声明的戏谑,体现的却是对一汽大众品牌的失望。 上述声明发布后,关于速腾“后悬架”的投诉依然有增无减,从7月22日到7月29日之间,汽车投诉网仍接到近40件有关后悬架的投诉。 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张志勇对媒体分析,一汽大众既然承认产品有问题,就应该列出一个数据,出现这个问题的轿车到底有多少辆,不能仅仅以“极个别”一笔带过。 如今,在华年销300多万辆的大众正坐享品牌红利,然而,面临越来越多的车主投诉,大众还能心安理得吗?分析人士指出,这一次一汽大众发表的声明是一次典型而失败的危机公关,大众的品牌形象在去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DSG事件之后再次遭遇危机,毕竟任何品牌的生存都要依赖消费者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贾新光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现在消费者和厂家各有各的说法,我觉得应该提交质检部门进行第三方鉴定,这样争论不会有任何结果。”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