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他们是“矿工”,我倒觉得他们更像是一群“碳农”,或者说是煤炭的“搬运工”。而我们今天找到的这位主人公,与煤炭已经打了15年的“交道”。 ![]() (矿工:王先生) 王先生(化名)1985年出生,在2005年进入煤矿工作,目前在神木一家煤矿做支架工,月薪在一万元左右,好的时候可以达到一万五千元左右。 ![]() 能在煤矿工作15年,这份毅力已经非常人所能及了,当我们问到他是否考虑换工作时,王先生说因为煤矿有固定的收入,他想让孩子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所以会坚持下去。 ![]() 他说自己有两个娃,一儿一女,老大今年已经11岁了,为了让孩子上学的时候,能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所以他要在神木城区买房,而因为买房产生的经济压力,使他不得不在煤矿继续工作下去。 ![]() 每次看到矿难的时候,他们也会害怕,也想从井下调离,但是因为井下工作人员短缺,加之新来的员工技能不足,所以他如果想从井下工作转移到地面上,困难重重。 ![]() 而辞职就意味着失业,即使能找到工作,收入也会锐减到原来工资的一半,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只能硬扛。 ![]() 而长期在煤矿工作,患有职业病的风险也比较高,所以他们在平时的工作的时候,只能尽可能的做好防护工作。王先生说煤矿底下空气很潮湿,有时在地面上拔罐,到了井下工作之后,罐印就会变成黑青色的。 ![]() 像其它行业一样,他们在井下工作每个月也有需要完成一定的指标,有时也会遇到机器故障等问题,指标没有办法完成,绩效上不去,他们的收入就会减少。 ![]() 而在工作上让王先生比较知足的就是,工作的煤矿离家近,每个月有七天的休假时间,可以回去看看妻子儿女,相比较外地的“矿友”半年回一次家,王先生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小编说: 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是负重前行,大家都在在尘埃里求生存,也在尘埃中绽放,愿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可以前程似锦,一路繁花相送。 如果你愿意,可否把你的经历用文字写下来,通过我们的平台走进千家万户,让你与这座城市产生更多的关联。 “倾听城市的声音,寻找神木农民工”征文活动继续进行中,平台给你,欢迎来PK! 图片来源|王先生提供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