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就到2020年了, 这意味着,距离第一批90后离30岁只剩下了不到30天。 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 搜榜 ↓
微博截图 不知道从何时起,秋裤不需要妈妈提醒就自己穿上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点喜欢粉色了... 翻开网上热传的“90后变老图 鉴”,你是否找到了自己?
一、发型
近年来,我国脱发人群呈直线上升趋势,平均6个人中就有一位出现脱发的情况,而这其中20岁到40岁之间的人占据着较大比例。今年双11,陕西、河南、海南等地购买防脱发产品的人中,90后占比均超过58%。 秃如其来,90后开始朋克养生(一边熬夜一边养生的生活方式)。 比如,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啤酒加枸杞,蹦迪带护膝。今年“8·18”购物节期间,20-35岁之间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
1、早出晚归,加班苦干,挤地铁赶公交,全部生活被压缩到了“凌晨一角”。
“8·18”数据显示,青年白领成夜间消费大户,22点-01点为下单小高峰,其中,零食、酒水、宠物消费增长明显品类,分别增长76%、72%、1941.08%。 2、报复性熬夜、间歇性养生。
“8·18”期间,青年白领的枸杞、燕窝、保健茶饮等保健品消费分别增长365.1%、942%、2343%。但不少体育爱好者也成熬夜大户。 3、日化护肤消费方面,面膜成为当代职场的最爱。
根据苏宁易购数据显示,“8·18”期间,面膜销量同比增长173.7%。
二、睡眠
据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助眠类用品的成交量大幅增加,让人意外的是,购买这些产品的主力人群并非是中老年人,而是20-29岁之间的90后。 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19年1-8月,90后购买进口助眠类商品的增幅为118%,人数占总消费人数的比例为62%,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的总和。 来自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中国睡眠指数》,把睡眠质量分为甜美、舒适、苦涩、烦躁、不眠五个等级。调查显示,90后睡眠处在“苦涩区”“烦躁区”和“不眠区”的总人数占比达68.2%,总体呈现出“需要辗转反侧,才能安然入睡”的状态。此外,90后平均入睡时间为23:50,“睡得最晚”也是90后的睡眠标签。
让90后辗转反侧的原因是什么呢?据《2019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有54.3%的90后会在入睡前玩手机或ipad等电子设备,入睡前平均玩手机时间为50分钟。夜晚已经成为90后寻找自我、释放压力的窗口。此外,“宅”、缺乏运动、夜生活丰富也是原因之一。
三、吃饭
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餐饮外卖市场的整体交易规模达1952.9亿元,同比增长35%。换算一下,中国一天的外卖规模就超过了20亿。 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4岁以下人群是外卖订单的主体,其中24岁及以下用户在饿了么平台占比高达65.27%,美团外卖上则占比52.59%。“95后”“00后”实实在在地撑起了外卖订餐的“半壁江山”,成为外卖经济的主力。 事实上,年轻消费者的确越来越喜欢在外卖平台上消费,这也促成了交易规模的扩大。如今很多外卖平台不仅可以送餐,生鲜美食、代购送药、送花上门、便利店配送生活用品……当然,在肯定外卖给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由此带来的部分年轻人缺乏运动、“宅”过了头等负面效应。
四、AJ 随着慢慢长大,对90后来说,“AJ”这两个英文字母代表的物品也不一样了... 排队几个小时,只为能抢到一双鞋子,被抽上的鞋友被称为幸运儿,因为鞋子价格涨得太快,他们普遍认为买到就是赚到。 对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这或许是他们人生第一场资本游戏,难免暴富心切加了杠杆、或者把学费也押了进去,但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少底牌,能抵御鞋子价格的大起大落。 30岁,意味着什么? 这个话题,还让人不禁想起, 在2018年的一场90后的扎堆相亲大会, 大部分的90后就有意识地称:“不小了,我们都快‘奔三’了。” 过了一年多,有些网友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毕竟俗话说“三十而立”,他们也是立住了……
当然更多的网友是暂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的,纷纷表示:救命呀,怎么这么快,我不接受! 哪个瞬间,觉得自己已不再年轻?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