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之后 新冠肺炎疫苗研制的消息 一直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现在 消息终于来了! 近日,一位叫小米(化名)的姑娘在微博发了条夸赞店主裤子的买家秀,还顺便提了一句,她穿着那条裤子,作为志愿者,接种了新冠疫苗。 微博发出后,评论区“炸了”,下边全是致敬和祝福姑娘的话语。 有人说,他们是人民和人类的探路者。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已有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 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上的公开信息,该试验的主办单位为军事科学院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康希诺生物股份公司。 小米正是第一批参加重组新型冠状病毒(2019-COV)疫苗(腺病毒载体)Ⅰ期临床试验的志愿者之一。 志愿者发出的图片,来自小米微博 试验的目的,就是测试和评价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是这样解释它的原理: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 Ⅰ期试验需要的志愿者并不多,仅限武汉地区常住居民,武昌、洪山、东湖风景区户籍居民优先,年龄18-60周岁。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之后的14天,为集中隔离观察期。 看到这里,必须为我们的科研人员和勇敢的志愿者们点赞! 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定期对志愿者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 测试疫苗有效性,是检测其体内是否产生了一种抗体,而不是去让志愿者和病毒硬碰硬。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御病毒于细胞之外。 来源|科技日报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