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智慧神木
发新帖回复
湮染心~ 发表于 2020-4-30 08:00: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龙岭迷窟》中的古蓝县到底在哪?大鱼,迷窟,古墓,摸金,拍摄地都会是巧合吗?那么小说的原型究竟如何?请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知道这些——龙岭旧事
        今天我也看了由天下霸唱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龙岭迷窟》,估计大家看的时候都会被这玄奇诡异的剧情惊叹,但也会有很多疑问吧?比如古蓝县到底在哪?这故事有没有原型?   
我以前也看过霸唱的一部分小说,但《龙岭迷窟》确实没看过,直到看过电视剧才觉得这剧情与我所知道的某些旧事吻合度太高,便又翻阅的这部部电视剧的小说原著,实在不知道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天下霸唱在写小说时得知了这件恐怕少有人知晓的事情。
        首先事情发生地在陕西省神木县的高家堡古镇,没错正是电视剧《龙岭迷窟》的取景地,也就是电视剧中的古蓝县城,我觉得剧组或者导演也可能知道某些信息。
        首先胡八一到古蓝县城之前在河里遇到了巨型怪鱼,从后面鱼骨庙(鱼骨庙的原型小说中也交代了是以天津鱼骨庙为原型)的概念中可以看出这鱼的体型之大绝对是惊世骇俗,在当地被称之为河神。然而在曾经在高家堡古镇西边有一座名为桥名为“鱼龙变化”,如今桥的遗址仍在,清代名儒方镜堂在其附近乘船时曾遭遇河里巨型怪鱼攻击,脱险后询问当地村民,当地人称那怪鱼为龙王爷所化(与小说中村民称其为河神爷暗合)。后来方镜堂还在石壁上题下了“化险为夷”四字。所以胡八一遇怪鱼一段极有可能是由此而来。
小说中介绍古蓝县城的极少,只是写道在陕北。唯一的一段是“古蓝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保留至今的城墙是明代的遗迹,这地方历史虽然悠久,但是名气不大,县城的规模也小,很少有外来人。”高家堡古镇曾经一段时间是神木县县城所在地,古镇以东便是石峁龙山文化遗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五百年前。其古镇本身正好是明正统四年(1439),陕西巡抚陈镒所建。而且古镇规模也很小。小说中写道在古蓝县城西南方向有渡口,然而高家堡古镇的西南也正是秃尾河。
        据小说交代古蓝县大旱好几年,当地“打旱魃”挖出了明朝女尸,才有后来李春来进京卖绣鞋一事。然而我所知道的旧事便是发生在1960年左右正好与古蓝县几年大旱对应。接下来我所说的旧事到底与小说《龙岭迷窟》有几分干系,我也不知道。不过各位看官信也罢,不信也无妨,就权当怪异杂谈罢了。
1960年那段时间正是自然灾害严重时期,陕北本就地处贫瘠,有些村子一年颗粒无收也是有的。不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人总要想办法活着。幸好高家堡镇古墓奇多,以前当地也有些人做自祖上传下来的盗墓行当,(当然,没有小说里的摸金,搬山,卸岭,发丘这些门派,不过传承和规矩确实是有的,一般大部分都是舅甥相传。没错,不是父子相传也不是师徒相传,就是舅舅传给外甥,也不是必须要传给亲外甥,族中五代舅甥关系都可以,具体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建国之后就少有人做了,不过这些年闹饥荒,特殊时期也没有别的办法,好些人便重拾手艺干起这门行当。当地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管。最严重的时候当地甚至有“升玉易斗米、笼垛驮卖”的事实。石峁文物便是在那时大量外流。在电视剧中鹧鸪哨宋墓娶殓衣的时候用的是蜡烛,捆尸锁,和软尸香。不知道是南北传承不同还是天下霸唱所写有误,当地用的手法和《龙岭迷窟》中描述的手法还是大有不同的。在当地“寻山”也是先根据堪舆风水土色草木确定位置,“启山”之时先拜祖师,食红豆,取印信,再将黑山羊羊皮衣外裹,以御阴气。“入山”之时墓口要栓一条红鼻白狗,犬燥吠则不盗。“入山”后要先在棺木上打开一小孔,将烟熏入棺内,以防墓虎。(小说中鹧鸪哨将软尸香放在女尸脸侧,这香有没有软尸的功能我不知道,但直接放在脸侧我估计就算是有也起不到作用吧)北方没有僵尸一说,盗墓最怕的就是墓虎。所以一定要烟气充满棺内时,才能用“起官绳”开启棺木,如果一有情况就可以马上放下“起官绳”封棺。取物之时是宁可损坏物器也不能损坏尸身,而且尸身衣物也是绝对不能拿的。这些便是北方的基本规矩。
在镇东侧的土王山山内有一处纵横相连,宛如迷宫的巨大石窟。传说石窟幽深无比,可以直通到邻省山西境内。当地“寻山”好手瘦猴意外在石窟深处寻见一堵墓墙,从那墓砖来看,砖色清灰,砖胎厚实,估摸着怎么也得是宋元以前的“官轿子。”可是在这石窟内圈轿子的做法,瘦猴还是闻所未闻,一时也不敢动手。便请动族里的老舅爷“屈老仙”,帮忙寻了些行当里的好手搭伙。这屈老仙,在行里辈分极高,一般行里人都得尊称一声“老舅爷”,而且经验老道,且眼力非凡,过手的东西绝不看第二眼,一断便准。平日里在镇子上帮人看家宅风水,婚丧吉日,也是绝无纰漏。行里人称“遇事难断,仙人指路”。
   屈老仙又邀了烟锅子、铁栓、秀才三人,当晚便拜了祖师,纳了印信,各自带上趁手家什。屈老仙唤上了他那条红鼻老白狗,众人朝土王山石窟去了。这瘦猴,孙秀才都是屈老仙的同族外甥,孙秀才平时就在镇上教书,祖辈是从山西大槐树迁过来的,据说前清时还出过一位殿阁大学士,家学渊源,平时满口之乎者也、酸文假臭,只是仁义道德并不怎么样,娶了个自己的女学生。
这土王山石窟,入口平常无奇,洞前杂草丛生,洞口有两米来高,与普通山洞一般无二。进洞后大小石窟相连,错综复杂,若无熟识之人引路,纵使转上几天也可能是在原地打转。众人跟着瘦猴七拐八转后眼前终于豁然开朗,到了一地面平整,有数丈高低,奇形怪状的大石穴,石穴的一边与五六处石窟相连,甚至有些石窟里明显能感到有阵阵冷风吹出。屈老仙心里估摸着这石穴的入口估计不止这一个,等会出去时走走其他的道估计没这么绕路。石穴的另一边有一条巨大的石缝,石缝中明显有人工开凿过的石阶的痕迹,石缝斜着向上延深直入山腹,瘦猴带众人在这石阶上攀了一个多小时,在烟锅子大喘粗气,直呼不走了的时候,才终于看到了一堵青灰色的砖墙挡在石阶的尽头。瘦猴指着砖墙满脸谄笑说:老舅爷,您看,没骗您吧,就是这了。屈老仙走上前去,以指背轻触墙砖,缓缓从砖上滑过,深吸一口气沉吟道:嘶——,砖厚三掌,砖面紧实,这绳纹上又印莲花纹,确实唐砖无疑啊。
一旁的瘦猴听到这话更是高兴说:诶呀,还是舅爷您厉害啊,一眼就能看出是唐朝的大轿子,真是神啊。
屈老仙没理瘦猴,对正蹲在地上,喘粗气缓劲的烟锅子说到:烟锅,上来瞧瞧。这烟锅子一副病鬼模样,以前也家境殷实,后来抽片子给败光了,不过也因此躲过了打土豪,斗地主。让政府改造了几年,片子倒是戒了,可烟瘾比以前更大了。经常是满身烟屎味,一手拿着烟锅一手转铁弹,在大街上闲逛。可是这烟锅有一手绝活,“耳听为实”。只要能弄出声响的东西,给他一听就能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所以从来也没人敢跟他玩色子。
刚缓过来一些的烟锅子,扶着墙,直了直身子,说到:唉,舅爷啊,您就不能让我缓缓,您瞧我这身子骨,唉,真是的……。说着便从后领口抽出那根骨管铜锅的烟杆子,在墙砖上敲打。从右上第一块斜敲到左下最后一块,又从左上第一块顺边沿回字形滑到最中间一块。回头对屈老仙说:唉,舅爷,没问题么,里面就是个大轿子。
屈老仙闻言一喜,捋了捋那看起来还有几分仙风道骨的山羊胡子。道:嘿嘿,烟锅可听仔细了?
烟锅子拍了拍那好似一掌就能拍塌的胸脯道:咳-咳-咳-,唉,舅爷,放您一百二十个心吧,听的真真的。
屈老仙,微微点头,眼睛眯成了一条西缝说:嗯,好!
蹲在墙角下,摸了摸他那条老白狗的头。指在左下第五块砖上说:“铁栓,来,把这块启出来”。这铁栓人如其人,两条胳膊粗的像铁疙瘩,比寻常人能高出一个头来,以前在部队里是工程兵,现在是镇上的民兵。破土开山锹锹精准,就没有一锹是多余的,那活儿真叫一个没的说。
铁栓从一堆家什里掏出一把钢钎,众人退开。铁栓朝手上吐了两口唾沫,双臂运劲,猛一发力:“呀,哈—!”
“咚”一声闷响。
钢钎整好扎在了那块唐砖下的砖缝里,铁栓向上一翘,一把抽出钢钎,刚好把墓砖带出。
待土尘落定,并无异状,屈老仙拍了拍老白狗。说“去”。
老狗只是抬起那紫红色的鼻子,朝空气嗅了嗅,回头朝屈老仙“嗷”了一声,便准备埋头大睡了。
屈老仙见状,两眼瞪成铜铃,一脚踢在老狗屁股上,大骂“惰货。过去!”老狗这才抖了抖身上的土灰,极不情愿的朝那启开的口子挪过去,朝里面嗅了几鼻子,又挪回屈老仙脚下,朝屈老仙好似不耐烦的长长“嗷——”了一声。
屈老仙又捋了捋那山羊胡子,摆出一副高深的样子。说:开山吧。
铁栓便从哪口子开始,拔出了一个三尺长宽的圆洞。
烟锅子把手上两颗空心铁蛋朝洞内丢了进去。
叮—叮——
铁蛋子落在地上来回反弹,烟锅子俯身闭眼,以手搭耳。洞内金石之声连绵不断。这一手投石问路是烟锅子的独门绝活,那铁蛋子表面平平无奇,里面却是别有洞天,两颗铁蛋子据说其中一颗内刻纹路百条,另一颗内凿窍穴百处,而两颗铁蛋子中各有一颗以一种能发出笛子一般声响的细小怪蛇头骨所制,玲珑奇绝。洞内复归平静,烟锅子两眼睁开,目放精光,摇头晃脑,颇为得以。学那晋剧里朝屈老仙回身一拜,唱到:“禀老帅,吾已探得那城内,并无埋伏”。屈老仙手抚胡须点头道:“嗯,进山”。铁栓领头钻入洞内,众人鱼贯而入。
铁栓拨亮风灯,看清眼前景象后,诧异道:“这是个甚么轿子”?风灯照亮是一处宽阔石穴,石穴内上绘星斗云天,下建一间青瓦红柱,飞檐歇顶的阁殿。一条青石台阶直通殿内,台阶尽头立有一对形似雄狮却有龙须龙角的石兽。台阶两旁竟长有通体雪白,晶莹剔透的小花,花头垂地,透着丝丝寒意。铁栓道:“额咋看这不像个冥殿啊,倒是和那九龙山上的吕祖殿差求不多”。蹲身便要去摘那白色小花。
“别动”!吕老仙一声喝道,“那是幽冥草,以前在关中那边的山墓里有出现过,少见的很,没想到咱们这也能长出来,真是怪哩”。
孙秀才走到石兽下,细细端详,眉头紧锁,沉思道:狻猊?抬头望向门楣,果然有一匾额,秀才定睛细看,匾额上隐约刻有两字:镇—狱—。喃喃道:“难道真是个庙”?屈老仙,捏住下巴,一捋胡须,却是一副成竹在胸,轻笑道:“哈哈哈,是个庙,不过也是个轿子”。
我曾听说过,道门里有大真人,在功德圆满之后,会在名山大川里寻一处藏风纳水精气充裕的山洞隐踪,以待成仙,等大真人羽化飞升之后,弟子们便会在那山洞中建起庙宇,供奉飞升后留下的衣服,物品。
瘦猴闻言,四处观望,讪笑道:“诶呀,舅爷,就这土包包还藏风纳水,精气充裕呢?这啥的大真人眼瞎了吧,这土包包风倒是大的很,可这水,还真是一滴没有啊”。
铁栓附和道:“就是,就是,老舅爷再说了这也太封建迷信了吧,成仙!这在旧社会骗骗受压迫的穷苦人民倒还过得去,咱这都社会主义一片红了,谁还信这一套啊,我看就是那些老牛鼻子,怕人启他轿子,故意整出这么一套玄虚,我铁栓今儿就让让他看看无产阶级翻身做主人怎么干倒这些牛鬼蛇神”。正说着,便双手胸前一抱,朝殿内迈去。
屈老仙紧跟上前说:“古代道家幽微通玄者不在少数,铁栓小心些为好”。瘦猴也疾跑到铁栓声旁道:“来来来,栓哥,额帮你提灯,走走”。
一行人五人,铁栓、瘦猴并排走在最前,屈老仙跟在三步之后,秀才、烟锅,一左一右走在最后。铁栓瘦猴轻脚跨入殿内,提灯四照。只见殿内四根石柱耸立,正中放一口黑色方形铁匣,匣子四角分别立有四盏仙鹤踏龟,口衔仙草的铜灯,两侧墙壁皆绘壁画,正前方有供台,上立烛台香炉和一尊石像。见并无异状,铁栓才向殿外招手,示意众人进殿。瘦猴走近鹤灯,发觉鹤嘴所衔仙草上有众多细孔,寻思着:“这莫不是灯芯”?便划了一根火柴抬手点灯,火焰一触及仙草,便燃起一层银色火焰,分外耀眼,瞬间就盖过了风灯的光亮。当四盏鹤灯全部燃起,整间大殿被照的纤毫必现,如白昼一般。
瘦猴看的两眼发愣,惊道:“额滴个乖乖,这是个甚么灯?咋比电灯也明哇”!
屈老仙伸出手背缓缓靠近火焰,临近时又迅速抽回,说道:“居然是耀琅脂”?
秀才闻言说:“传说是东晋时期的道士在炼丹时无意中发现的,银豪白芒,水侵不灭,米粒之焰,亦放华光。其配方向来是道家不传之密,而且极难炼制,百不成一,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出现”。
烟锅连胜哀叹,搓手惋惜,“唉——,多好的宝贝啊,本来能值个好价钱,现在都让瘦猴给点了”。
瘦猴回头说:“感情是怨我喽?我没点之前你咋不说啊?”
烟锅气道:“你个败家子”。
瘦猴瞪眼道:“你先人的——”。
“行了,瞎闹啥呢?都过来看看这墙上的画”。老仙站在左侧的壁画旁,手撵须尖,锁眉细看。
众人看向两侧壁画,烟锅说:“这有啥好看的啊?不就是一个道士在朝拜皇帝,又站在城台顶上看罗盘,再就是有妖怪害人,让他带了堆兵给灭了,又在那向皇帝献了什么宝贝,之后这是在山上又弄了个这啥工程,最后成仙了,给弟子留下了个大印呗”。
老仙手指向其中一幅说:“那你看看这些清剿妖怪的军队有没有啥不一样的”?
烟锅说:“就是穿的黑不溜秋的,有啥不一样的”?
秀才,凝视所指壁画慢慢说道:“一只装备精良的骑兵部队,所有军士都着统一黑色甲胄,就连骑的战马也全身覆甲。所持的武器分别是长槊、横刀和角**,这盔甲的制式该是唐制明光甲。那会儿能穿的起明光甲的部队可不多,而且这人马皆胄,皂衣玄甲,估计就只有归大唐皇帝直接统领的玄甲军”。
老仙点头轻笑道:“嗯,不错,不错,这只骑兵可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啊,战斗力几乎是所向披靡啊,而且奇怪的是,只有唐初记载过这只骑兵的几次战役,后来只在一些只言片语里提到过,能直接指挥这只军队的道士,恐怕绝非等闲啊”。
烟锅子转头看向殿中那口铁匣,如馋猫嗅到腥味一般迫不及待道:“那感情这道士还是个大官啊,那铁盒子里铁定都是宝贝呗”。
秀才冷哼一声:“不过唐代那些道士大都生前讲求清净,生后也清净的很呢”。
烟锅子不以为意的道:“秀才我赌这匣子里面肯定都是宝贝,不然放这么大个铁匣子干什么啊,对不”?
烟锅走到铁匣边上轻敲边沿,“咚——”一声沉闷的声响从匣内传出,烟锅脸色怪异,道:“这是怎么个回事”?
屈老仙问道:“烟锅,这匣子有问题”?
烟锅蹲身下看铁匣与底座之间的缝隙说道:“问题倒是没问题,这是这匣子里面像是还有好多层匣子”。
屈老仙捏须凝目深思道:“好多层匣子?莫不是——”。
猛然间屈老仙像是想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暗沉的发黄的双眸骤然放亮,紧盯着铁匣慢慢道:“九层铁函”!
       好了就先更到这里如果有看官喜欢,再更后续,点击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点击量破万立马来更,各位看官行动起来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智慧神木立场无关。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推荐推荐6 无聊无聊
湮染心~ 发表于 2020-4-30 08:06: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不知道为什么图片发不出来,各位将就着看吧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