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人士预测,全球煤炭行业将“永远无法从Covid-19疫情中复苏”,因为这场危机已经证明,可再生能源对消费者来说更便宜,对投资者来说更安全。 在封锁期间,从污染严重的化石燃料转移的长期趋势加快了,这促使多个国家关闭了发电厂。人类对煤炭的使用,可能在200多年后终于见顶。 即使在疫情大流行之前,由于加强气候行动、撤资运动和廉价替代品,煤炭行业也处于压力之下。此次封锁进一步暴露了它的弱点,让全球最大的煤矿企业市值蒸发了数十亿美元。 随着电力需求的下降,许多公用事业公司首先减少了对煤炭的使用,因为煤炭比天然气、风能和太阳能更贵。在欧盟,最近几个月用于火力发电厂的煤炭进口骤降近三分之二,达到30年来的最低水平。世界各地都感受到了后果。 近期,美国能源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一份新报告预计,今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首次超过煤炭。行业分析师预计,煤炭在美国电力生产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会在五年内降至10%,低于10年前的50%。尽管Donald Trump在竞选时承诺“挖煤”,但与60年代Eisenhower担任总统以来,该行业现在的失业和停业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最新的举措是Great River Energy计划关闭位于北达科他州的一座11亿瓦的热电厂,代之以风力和天然气发电。 全球碳项目主席Rob Jackson表示,这场疫情大流行可能会证实,煤炭永远不会再达到2013年的全球峰值:“Covid-19今年将大幅削减煤炭排放量,以至于该行业永远不会复苏,即使印度和其他地方继续扩张。天然气价格暴跌、太阳能和风能的价格创历史新低,气候和健康问题已经永久性地削弱了这个行业。” 截至周五,英国国家电网已经连续35天没有烧过一块煤,这是自230多年前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Europe Beyond Coal最近报道,在葡萄牙,创纪录的无煤运行时间延长了近两个月。 上个月,瑞典关闭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部Hjorthagen的最后一座燃煤发电厂——KVV6,比预期提前了两年,因为暖冬意味着它甚至在大流行之前都没有使用过。奥地利随后关闭了Mellach仅存的一家燃煤电厂。荷兰表示,为了遵守法院降低气候风险的命令,将把火电厂的产能削减75%。 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第二大煤炭消费国印度,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疲软造成的电力需求下滑,政府优先考虑了廉价太阳能,而不是煤炭。这导致了40年来碳排放量的首次同比下降,空气质量改良,以及公众对更多可再生能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亚洲其他地区,情况喜忧参半。几年前,印尼、越南和菲律宾曾被认为是煤炭行业增长最快的地区,但由于疫情蔓延、可再生能源价格不断下跌,以及撤资运动愈演愈烈,一些大型煤炭项目被搁置。韩国总统文在寅(Moon Jae-in)因承诺逐步停止国内煤炭使用而再次当选,他领导的执政联盟中的许多人都在推动终止对海外项目的融资。在日本,三大商业银行和日本国际合作银行行长最近表示,他们将不再接受燃煤发电的提议。 随着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撤资活动人士和学校罢工者(如Greta Thunberg)对科学建议和运动的回应,其他资金来源也被关闭。 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气候变化投资研究主管Michael Lewis表示:“在大流行之前,煤炭经济就已经承受了结构性压力。”“走出疫情后,这些压力仍将存在——但现在由于大流行的影响而加剧。”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选择切断与煤炭的联系,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就是其中之一。该银行上周表示,将在2030年前加速退出煤炭融资计划,以使其投资组合更早与巴黎气候目标相一致。 同一周,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国家石油公司(Norwegian sovereign wealth fund)出于对气候问题的担忧,抛弃了大量许多煤矿和能源公司,包括嘉能可(Glencore)、英美能源(Anglo-American)、淡水河谷(Vale)和AGL。此前,贝莱德(BlackRock)、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宣布将煤炭企业列入黑名单。 在许多投资者眼中,化石燃料已经失宠,原因是人们对气候问题的担忧不断加剧、可再生能源价格更低,以及公众对空气污染的强烈反对。 Lewis说:“经过数周的封锁后,空气清洁对公众健康的益处将成为首要和中心问题。封锁让亚洲的大都市出现了蓝天和清洁空气。来自金融部门的这种压力只会加速增多,将煤炭项目的资金成本推得更高。” 甚至在疫情爆发之前,澳大利亚煤炭企业就表示,由于国际撤资运动,它们发现很难为矿山和港口设施融资。这并不是唯一的经济紧缩。近30%的电煤价格下跌已经使超过一半的生产无利可图,这促使几家公司发出关闭矿井和裁员的警告。 房间里的大象是中国,它消耗了世界上一半的煤炭,是亚洲和非洲最大的煤矿和发电厂的出资者——主要是为其国内的制造和工程公司提供一个出口市场。几年前,中国国内煤炭消费量下降,这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希望:中国承诺要摆脱高污染、高排放的发电方式。 但在封锁之后,政治上的首要任务是重振经济。各省政府正在建设一系列新的热电厂。但由于煤炭需求尚未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它们目前的开工率还不到产能的一半。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表明,中国和印度的建造超出了他们的需求。甚至在危机之前,它们就已经产能过剩。随着需求下降,你可以看到一切都一团糟。”国际能源署首席煤炭分析师Carlos Fernández Alvarez说。 Alvarez称,煤炭受疫情冲击最大,但他警告称,除非各国政府投资于可再生能源,以使经济摆脱封锁,否则煤炭产量下降可能是暂时的。“我们必须从结构上看这个问题。如果未来能源需求再次高涨,煤炭很可能会填补空缺,因为它是边际供应商,”他表示。 尽管没有人认为煤炭会在短期内消失,但全球能源观察(Global Energy Monitor)主任Ted Nace认为,这种平衡已经永久性地改变了。他说:“煤炭肯定在走下坡路,而这次大流行将加速这一趋势。明年需求应该会恢复到一定程度。但有一个非常有力的论点是,它不会只是反弹。”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