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暖人心,困难群众喜开颜。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确保全市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神木把危房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危房改造的重点对象,通过修缮加固和翻建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贫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用心用情筑起百姓“幸福巢”,圆了贫困群众“安居梦”。 “以前住的是危房,四处裂缝,每逢下雨都要担心房子会不会倒塌,如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都不敢想这辈子还能住上新房子。”日前,在西沟街道黑石岩村,村民刘曹栓和记者分享着住进新房的喜悦。 今年66岁的刘曹栓原本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原先的老房子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被鉴定为D级危房,后来只能暂住在兄弟家。2018年,在各级部门的帮扶下,他家建起了60平方米的砖瓦新房,新家卧室、厨房、家具一应俱全,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政府不仅帮我把房子修好了,而且房子宽敞明亮,水电齐全,住着舒心多了。特别感谢政府,让我住上这么好的新房,以后可以安心发展生产,让日子越过越好。”刘曹栓说。 近年来,神木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大力推进贫困户危房改造,为贫困户建造温暖舒适的“幸福屋”,让贫困户夯实了稳定脱贫的基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神木市争取中央资金2137万元,对全市的8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房屋进行了改造。目前,已经竣工验收,并且全部入住。 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为做好群众的住房安全工作,神木市还组织住建系统8个工作队160余名干部,对全市18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BCD级房屋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幸福感。”市住建局副局长袁强告诉记者。 今年76岁的赵玉怀是锦界镇乔巴泥沟村的脱贫户,家庭住房属于C级危房,一直无能力修建。镇村干部了解他的情况以后,多次入户与他商量制定房屋改造计划,2017年,对房屋进行了加固修缮,更换了玻璃窗户,老旧房子换了新面貌,圆了老俩口的安居梦。“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对我家的老房子进行了维修,让我们老两口也住上了安全放心的房子。”看着如今明亮的窑洞,赵玉怀感激地说道。 走进锦界镇枣稍沟村脱贫户王福明家,干净舒适的沙发便映入眼帘,彩电等家电一应俱全。王福明家也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修缮一新,明亮的房屋让王福明夫妻俩的心情舒畅了许多,干干净净的屋里养起了鲜花绿植。说起如今的幸福生活,王福明便打开了话匣子:“有了好政策的帮扶,不仅为我们家修缮了房子,这几年,政府帮我引种了10只羊,加上自家原来的几只,如今已经繁殖到了35只。政府还给我安排了公益性岗位,负责村里道路的保洁,每个月工资600元,老伴也有了慢保,治病、吃药基本都报销,如今我家已经脱贫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要不是政策好,我在有生之年怕都住不上这样的好房子。”西沟街道灰昌沟村84岁的呼光义老人笑道,他原来住在漏风漏雨的土砖危房内,后因无法居住,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彩钢房内。“彩钢房夏天热冬天冷,多亏今年政府帮我进行危房改造,新修了这一间房子,再也不用受冻了,圆了老汉的‘安居梦’。”呼光义说。 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如今,神木农村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一间间坚固整洁的新房遍布神木大地,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亮眼,困难群众住新房的愿望得以实现,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 在危房改造过程中,神木市先后制定相关方法措施,不仅仅聚焦贫困户,对一般农户家的危房也及时进行改造修缮,保证群众住房安全,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今年,神木市还以“三排查三清零”为契机,抽调市住建系统工作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参与村民大会、利用宣传栏宣传和入户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危房改造政策的宣传,对全市农村住房开展拉网式梳理排查,对1098户常年在农村居住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CD级房屋进行了改造,努力做到危房应改尽改全覆盖。 同时,对危房改造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强化监管,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切实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安全问题。“目前,我市已经圆满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实现了‘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的目标。”袁强说。 来源:神木新闻网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