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猪坚强”去世了。 2021年6月16日晚,活了14年的它因年老衰竭停止了呼吸。 图片来源:网络 13年前,5月12日这一天的下午。 以四川汶川映秀为中心,一场巨大的浩劫从天而降。 8.0,这个黑色的数字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噩梦。 杂志君至今无法忘却,当时四川卫视新闻女主播哽咽报道灾情时的场景。 大自然在这时展现出它残酷的一面。 灾难之后,留下的是一片片令人伤心欲绝的废墟。 破碎的瓦砾、扭曲的钢筋水泥,撕裂了无数在前一刻还幸福美满的家庭。 倒塌的教学楼,吞噬了无数孩子的梦想与未来。 这是一场每个中国人都铭记在心的灾难,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上刻骨铭心的伤痕。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地震发生后,灾区涌现出大量感人至深的故事。 每一件,都能狠狠戳中人们的泪点。 开头提到的“猪坚强”,就是其中之一。 时间回到2008年6月17日,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 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的一位战士正在帮助村民万兴明清理房屋废墟。 此时距离地震发生已经过去一个多月,没有人还认为此时的废墟之下还存在幸存者。 然而随着清理工作的进行,奇迹发生了。 在民居的猪圈中,一只身长超过1米的猪还活着! 一般来说,一头猪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最多能够活5天左右。 而它却在乱石瓦砾下靠着喝雨水、吃木炭硬生生扛了一个多月。 原本150公斤的体型,如今只剩下50公斤。 体重缩水足足三分之二,很难相信它能在这种境遇存活下来。
当时赶来为猪“体检”的兽医在检查完之后给出了这样的分析。 这头猪的事迹很快传开,当时的网友们因为它顽强的求生意志,给它取名“猪坚强”,并纷纷呼吁不要将它吃掉。 随后,四川建川博物馆买下了“猪坚强”,由饲养员专门照料。 它就此摆脱了成为人类盘中餐的命运,一直活到了14岁。 这个年纪对于人类而言,已是百岁高龄。 不得不说,它的“猪生”带着浓厚的传奇色彩。 02 “猪坚强”去世后,很多网友发声悼念。 据记者了解,如今“猪坚强”的遗体已经被冰冻起来,后期会被制作成标本以供纪念。 不过对于这件事,也有很多人表达了截然不同的意见。 “拿一头猪来做文章,有什么意义?” “现在的人都不如猪了吗?” “一头猪,也配用‘去世’这个词?” 图片来源:网络 诸如此类的发言不在少数。 似乎人们一切保护、纪念它的举动都是可笑的闹剧。 那么,人们把“猪坚强”捧得过高了吗? 这种观点其实不无道理。 以纯粹人类的视角出发,一头凭借生物本能而活动的猪不可能具备“坚强”、“努力”这种人类的品质。 “猪坚强”在出名之后也被人利用其流量、名气牟利过。 我们确实应该反对过度消费“猪坚强”,因为这无疑是“娱乐至死”的象征。 但是,这一切是否就能说明,大家纪念“猪坚强”毫无意义呢? 也并非如此。 私以为,“猪坚强”真正值得我们感动的并非是它“具有某种品质”,而是它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量。 它让我们看到一个生命在求生之时所迸发的巨大能量,看到了生命力的坚韧与顽强。 这一点,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呢? 知道汶川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之下独立生存最长时间的人坚持了多久吗? 整整179个小时啊!(注:某些媒体报道的最长记录为216小时) 这位幸存者的名字叫马元江,被人称为“汶川地震废墟下幸存的最后一人”。 他在头部被压,身体无法动弹且滴水未进的状况下撑到了5月20日,被救援队挖出。 获救后,他还接受了包括截掉左臂在内的6次手术,原本被医生判断“已经坏死”的头皮重新长了出来。 地震发生仅仅7个月后,他重回工作岗位。 众所周知,地震救援有“黄金72小时”之说,一旦超过这个时间,在理论上很难存活。 但事实呢? 102小时、139小时、150小时、172小时...... 顽强的生命一次又一次打破记录。 见证着这样的奇迹,如何不叫人热泪盈眶呢? 所以说,我们所纪念的从来都不是某个人、某头猪,而是生命所共有的坚韧与顽强啊! “猪坚强”,更多的是一种符号。 它象征着灾难之中每个不屈不挠的生命。 象征着为了活下去超越生理极限的精神。 长久以来,我们人类自诩“万物之灵”,比其他任何物种都更能理解生命的意义,为什么就不能承认一头猪的生命力也是可敬的呢? 停止对“猪坚强”的过度消费固然没有问题。 但对它冷嘲热讽则大可不必。 因为这种行为所展现的不是什么“理性客观”,而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内心的刻薄与无情。 03 当然,我们对“猪坚强”的纪念不能局限于“猪生伟大”这种浅薄的层面。 更不要随随便便就给它扣上“代表民族精神”之类好听的标签。 而是要以它的传奇经历为窗口,看到我们的人民、我们的老百姓在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敢与顽强。 要知道,在无数感人的故事里,“猪坚强”只是其中之一。 去年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给中华大地带来了伤痛与苦难。 面对新的危机,中华民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与执行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全国人民用了三个月,成功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而在与病毒斗争的过程中,在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同样看到了奇迹的发生。 老刘,一位广州新冠重症患者,创造了“全球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使用ECMO最长时间”的记录。 图片来源:网络 从2月到5月,在使用ECMO的111天里,老刘经历了严重出血、感染的危机,但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最终病情好转。 7月,他成功拔管,时隔数月之后终于能开口说话。 我们可以看到,创造这个奇迹的不仅仅是老刘顽强的生命力,更是背后医护人员几个月以来的坚持奋战。 是他们的努力,让奇迹成为可能。 在汶川地震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人民子弟兵不顾生命危险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如果没有各方救援队与群众坚持不懈地救援,还会有那么多顽强的生命吗? 总之,对待“猪坚强”最正确的态度,是将它视为一个时代的符号。 不要跟一头猪过不去,也不必紧紧盯着一头猪不断追捧。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