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神木市尔林兔镇组织四个工作站的包站领导和包村干部及纪检、民政、党建等领导干部先后对该镇12个行政村进行随机抽查检查,针对村内的防汛安全、村干部坐班、基层党建、民政工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工作进行现场评比查看。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坚固,成效更可持续,尔林兔镇明确思路任务,确立了“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旅融合发展”的发展思路,通过“全域党建”“向阳党建”等党建品牌引领,推动重点项目发展;通过整镇推进农业生产托管加快农业高质高效发展;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乡村宜居宜业;通过提升村集体经济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致富;通过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为百姓幸福生活兜底。
今年以来,为把工作做实,群众见到实效,该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现场督查检查,通过找问题,查不足,补短板,促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村组发展规划和村集体经济项目实施情况,提振干群干事创业的信心,吹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冲锋号”。
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添活力 近年来,葫芦素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动,实现新老班子更替,老班子传帮带,新班子有干劲,形成发展合力,为村组发展注入新活力。
今年以来,该村不断强化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加强党员的培训学习,提高为民服务意识,筑牢党建基石。结合书记讲党课,制定村组党员学习计划,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参与敬老院爱老敬老活动,开展村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党员到刘志丹东渡黄河纪念馆、贺家川革命纪念馆、神府革命纪念馆进行红色教育等。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处理村组地界纠纷,向上级争取资金,提标改造葫芦素敬老院等。
该村村支部班子结合村组实际谋划新思路,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成立了经济联合社,2020年修建了蔬菜大棚,引进湖羊品种,搞特色种养殖,今年计划依托全域旅游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加快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带动农民致富。
绿水青山入画来 美丽乡村展新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金山,这对于依肯特拉村来说是最好的发展指引,走进依肯特拉村,目之所及皆是绿色。
围绕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近年来,依肯特拉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和生态优先,从“绿水青山”中寻找“金山银山”,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整村被政府纳入环卫托管,为全村配备垃圾收集箱9个;2018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将6个村民小组的近6万亩未利用地收归集体所有;2019年对道路两旁的残垣断壁进行清理拆除,对主干道沿线的房屋民居进行改造,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也获得了群众的点赞。
庙壕村是该镇政府所在地,地理优势明显,全村总土地面积5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2000亩。一直以来该村主要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去年,该村充分利用自身特有的地理优势,根据种养殖大户多的实际情况,建立村集体畜产品交易市场,未来计划建成周边镇村农畜产品交易集散地。
产业扶贫不松劲 乡村振兴再出发 地处榆神交界处的吧吓采当村,是一个典型以发展农牧业为主的村子。从2015年开始,先后有2支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2020年吧吓采当村和全体贫困户一起实现了脱贫摘帽。
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吧吓采当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制定了详尽的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在突出“特色养殖和特色种植上下功夫,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上下功夫”。依托沙盖、沙葱等特色作物产业,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改良土壤,大面积推广种植土豆、玉米等耐旱作物,逐步提升现有草产业收益。结合现有昌吉兔海子规划,发展旅游产业,建设美丽休闲乡村,提升服务水平。计划到2023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尔林兔镇以党建引领,依托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现代农业,实行“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今年,该镇借助“百企兴百村”行动契机,通过组织搭台,企业唱戏,打造典型对接资本和市场,招商引资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主体,开启了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