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的关崖窑村,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区,该村辖6个村民小组282户760人,总土地面积约10.26平方公里,村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有党员42名。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按照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让群众富在产业上的思路,充分发挥“两个作用”,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行便民服务,着力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党建基础 筑牢战斗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今年年初,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张雨上任后,走村入户,问百姓心声,听群众意见,带领村“两委”班子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把脉开药”,制定了一系列加强班子建设的措施,将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执行力得到有效提高。同时,党支部着眼加强党员干部自我管理和约束,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三类五星”管理制度,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模式按时开展党组织生活,每月组织党员集体学习讨论,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激发了党员干部自觉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支部引领带动 产业兴旺增收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近年来,关崖窑村党支部多次组织党员群众赴榆阳区赵家峁、米脂高西沟、武二洼学习,在借鉴先进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成立了关崖窑村种养殖合作社,2016年,流转土地2017亩,协调帮扶企业出资2000余万元,将流转到合作社的土地进行重新规划整治。兴修宽幅梯田,种植山地苹果1650亩,套种旱地西瓜100余亩,实施引水上山,解决了种植过程中缺水的后顾之忧;实施了沟道治理工程,将原本不足15亩的水地平整治理为350亩,并分为两个平面示范田,该水地已经和神木市农技中心合作,种植紫花白微型薯,预计年产值达百余万元。同时,建设了50亩养殖场,养殖肉牛100余头,羊子存栏700余只,种植苜蓿700余亩。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困难群众年收入增加至4万余元,10余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
改善基础设施 建设美丽乡村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过去的关崖窑,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出行困难、吃水用水难、文化活动少,针对这些问题,党支部积极统筹谋划,争取资金加固了堎坝,在原有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出水大坝,同时为村上新建水塔,将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确保户户有水吃,户户有水用。修复了3座水库,保证人畜饮水安全。为了方便群众出行,村“两委”班子又和多方争取资金,硬化村内生产道路20余公里,实施菖蒲湾、骆驼墕、王兴庄、瓦支墕等村民小组道路硬化项目。同时,为了增强群众生活的幸福感,新建农民活动广场,打造13.5亩花卉长廊,建设了休闲观光园、生态观光区、花草浏览区、苗木种植区、油菜种植区、生态防护林带、引水灌溉设备,观光休憩亭等,目前该村生产生活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如今的关崖窑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更加文明,治理更加有效,生活更加富裕。相信在迎宾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带领下,关崖窑村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陕ICP备13001875号-1 )